复旦车仁超教授Nano‑Micro Lett.:轻质高效电磁波吸收剂-MOF衍生的可调控NiCo@C微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nanomicroletters Author 纳微快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随着5G技术、军事隐身技术以及民用物联网电磁兼容、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吸波材料日益受到关注。功能材料的本征电磁特性和特殊的纳微结构对其电磁波能量转换产生重大影响。吸波材料与电磁波之间的作用机制仍是困扰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近二十年来,复旦大学车仁超教授围绕磁电协同微波吸收材料展开了系统研究,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和维度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同时在原位电磁场电镜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深入利用原位电镜解决了吸波材料的微观机制问题。
Lei Wang, Mengqiu Huang, Xuefeng Yu, Wenbin You, Jie Zhang, Xianhu Liu, Min Wang, Renchao Che*Nano‑Micro Lett.(2020)12:150
本文亮点
1. MOF衍生的多孔Ni₁₋ₓCoₓ@Carbon复合材料具备可控的微纳结构。2. 磁电协同的Ni₁₋ₓCoₓ@Carbon微球展现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能力。3. 基于电镜原位电磁场、洛伦兹成像、离轴电子全息技术阐明了微观磁耦合、磁增强、高频磁损耗机理。内容简介
图文导读
如图1所示,MOF衍生的多孔Ni₁₋ₓCoₓ@Carbon微球体现出演变的微球尺寸和微观结构。Ni@C微球的粒径为1.5 um,由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并在微球表面附着纺锤状颗粒。随着Co含量的增加,制备的Ni₁₋ₓCoₓ@Carbon复合物中纳米颗粒和微球的整体尺寸都在增大(图1)。
II MOF衍生的Ni1-xCox@Carbon微球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磁电复合的Ni₁₋ₓCoₓ@Carbon材料体现了轻质和高效的电磁波吸收特性,MOF衍生多孔Ni@C吸收剂最大反射损耗值达到-59.5 dB。为进一步提升电磁参数较低的Ni₁₋ₓCoₓ@Carbon材料的吸收效能和有效吸收频宽,可以通过增加吸收剂的添加量来增强微波吸收效能(图2)。III MOF衍生的Ni@C微球的磁特性和吸收机理分析
利用洛伦兹电镜和离轴电子全息技术,实现可视化地观察磁性Ni@C微球的本征磁特性和磁力线分布及作用范围。同时发现特殊的磁耦合效应有利于提升Ni@C微球的磁储存和磁损耗能力(图3)。
图3. MOF衍射Ni@C微球全息图(a, c, e)和对应的磁场线分布图(b,d, f)。
图4. (a)磁电协同Ni@C微球的微波吸收机理示意图,(b)多次反射,(c)传导损耗,(d)界面极化,(e, f)磁耦合和(g)磁共振损耗。
作为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剂,MOF衍生的Ni₁₋ₓCoₓ@Carbon微球具备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和突出的衰减能力(图4)。磁电协同的Ni@C复合材料作为微波吸收复合材料,其介电损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界面极化损耗,另一个是传导损耗。在MOF衍生的Ni@C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的异质结构界面。金属镍颗粒和石墨化碳组分构成了独特的接触界面区域。退火后的MOF衍生碳基体中存在大量的异质结结构,作为壳层的石墨化碳不仅包裹了Ni核,而且还与其他相邻的碳层相接触。高频微波作用下,驱动电荷逐渐聚集在形成的Ni-C和C-C界面的区域,累积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别位于界面的两侧,有利于增强的材料的界面极化和介电损耗能力。在碳热还原过程中,首先形成金属镍颗粒以提高电导率和介电常数虚部;同时,形成的镍颗粒或团簇起催化剂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含碳有机配体的石墨化转化,共同提高了材料的电子迁移能力,有利于增强传导损耗。
磁性Ni@C复合材料可以提供优异的磁性能、特殊的磁耦合效应和增强的磁损耗性能。MOF衍生Ni@C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最低的矫顽力值,有利于磁导率虚部和磁响应能力的提高。同时,强磁性Ni@C吸收剂可以从微球表面释放清晰的本体的磁场线和磁耦合现象(图3)。磁场线分布的区域远远超出了材料本身的体积范围,然而这在纯电介质微波吸收体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磁碳Ni@C吸收剂不仅具有微球结构的内部磁损耗,而且扩大了磁响应范围,证明了其作为微波吸收材料的优越性。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相关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0488-0
相关进展
江南大学胥传来教授/南洋理工陈晓东教授团队《AM》:基于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食品新鲜度可视化监测
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课题组Nano‑Micro Lett.:3D打印NiCoP/MXene复合电极材料
中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