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化学所侯剑辉研究员与天津大学叶龙教授Aggregate:高性能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聚集态结构调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ggregate 聚集体 Author Aggregate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章简介


基于共轭高分子材料的有机光伏电池(OPV)由于其质量轻、柔性、可卷对卷大面积溶液加工等优点备受关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器件制备工艺的创新,在器件光伏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然而,如何同时实现高PCE和优异的稳定性仍然是OPV面临的挑战。在OPV中,电荷载流子的产生、传输和收集均受到高分子各级组装结构(从分子尺度的单链形态到介观尺度的相分离结构)的影响。由于共轭高分子兼具柔性和刚性分子的自组装特性且分子间存在复杂的p-p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使得表征和调控共轭高分子及其共混薄膜的多级组装结构极具挑战。因此,为实现兼具高性能和优异稳定性的光电器件,亟需加深对多尺度聚集态结构的理解并构建全面的“结构-性能”关系(图1)。

图1. 有机/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分子结构、薄膜聚集态结构和OPV器件性能之间的相互关联

在该综述中,作者首先运用高分子物理的观点描述了由单个聚合物分子链演变至OPV活性层本体异质结形态的过程,跨越多个长度尺度,包括多链结构/分子聚集体、半晶结构、相分离结构、本体异质结形貌(图2)。重点阐述了纯聚合物和共混薄膜多级聚集态结构的特征及相应的特征参数,并总结了表征聚合物光伏共混体系微观结构/形貌的关键技术。随后,作者从聚合物:富勒烯共混体系和聚合物: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共混体系两方面详细讨论了多种代表性光伏体系(特别是创下效率记录的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调控策略,阐明了聚集态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而归纳了OPV的结构-性能关系和一些普适性规律。最后,作者对于调控和优化聚合物光伏材料及其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提出了见解,并对其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建立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器件性能/稳定性的相互关联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2. 不同尺度下共轭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及相关结构参数

本文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高梦圆,共同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文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侯剑辉研究员和天津大学叶龙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gt2.46


相关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江西科学院李韦伟教授CCS Chemistry:光伏电池界面修饰新材料——基于钛氧簇和苝酰亚胺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华南理工黄飞教授课题组:基于萘二并噻二唑的高效厚膜活性层材料的光伏性能研究

北理工化学学院在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