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东北大学伊廷锋教授团队《CEJ》综述:混合电荷存储机制驱动的高性能碱金属离子电池用Sb2Se3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这篇综述首先从Sb2Se3基负极材料的储能机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它在锂、钠、钾离子电池中的反应机理。其次,通过对不同改性策略的综述,总结了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Sb2Se3基负极材料的构建和优化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并指出了存在的挑战以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相关成果以标题为“Design of Sb2Se3-based nanocomposites for high-performance alkali metal ion batteries driven by a hybrid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第一作者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胡丽娜。通讯作者为聊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军红副教授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伊廷锋教授。
概要图.(a)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三种不同反应机理示意图,(b)提高Sb2Se3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策略,(c)碱金属离子电池Sb2Se3基阳极材料的代表性实例和发展时间表。
图1.(a-c)Sb2Se3的分子结构,(d)Sb2Se3在嵌锂(钠)/脱锂(钠)过程中的相变机理,Sb2Se3@C纳米纤维的(e)循环伏安和(f)恒流充放电曲线,(g-k)整个嵌钠过程的非原位选区电子衍射图像,(I)Sb2Se3首次嵌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相变化的结构模型。
图2.(a,b)Sb2Se3纳米线首次充电过程的非原位电子衍射图像,(c)完全脱钠状态下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d)Sb2Se3纳米线充电过程示意图,(e)Sb2Se3@C阳极的循环伏安曲线和(f)充放电曲线,(g)Sb2Se3阳极嵌钠/脱钠过程反应机理示意图。
图3.Sb2Se3@RGO阳极的(a)循环伏安曲线,(b)恒流充放电曲线,(c)非原位拉曼光谱和(d)Sb3d的非原位XPS图,(e,f)Sb2Se3/NC/rGO阳极的原位XRD图和(g)循环伏安曲线及相应的充放电曲线,(h) Sb2Se3的储钾机理示意图。
图4.(a)Sb2Se3纳米线合成路径示意图,(b)Sb2Se3纳米线的倍率性能和(c)循环性能,(d)Sb2Se3和(e)Sb2Se3@20%AB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f)Sb2Se3和Sb2Se3@20%AB的循环稳定性和(g)倍率性能。
图5.Sb2Se3@CNF在不同温度下的(a)循环稳定性和(b)倍率性能,(c)Sb2Se3@CNF-600电极的循环稳定性,(d,e)Sb2Se3/C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和(f)循环性能,(g)循环过程中囊状碳壳内Sb2Se3结构变化及反应机理示意图。
图6.(a)Sb2S3NDs@C和Sb2Se3NDs@C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b)碳包裹的Sb2Se3阳极(c-c/SS)改进后的K+嵌入/脱出过程循环稳定性机理示意图,(c)c-c/SS阳极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和(d)恒流充放电曲线。
图7.(a)a-Sb2Se3/CNT材料的合成示意图,Sb2Se3的(b)钠吸附能和(c)钠扩散动力学的结构构型,(d)Sb2Se3与其他金属硫族化合物钠离子扩散势垒的对比,Sb2Se3@RGO复合材料的(e)循环性能和(f)倍率性能,(g)Sb2Se3/h-rgo薄膜的制备工艺示意图,(h) Sb2Se3@h-rGO阳极和(i)Sb2Se3阳极50次循环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j)Sb2Se3@h-rGO和Sb2Se3在100 mA g-1下的循环稳定性。
图8.(a)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b2Se3纳米棒(NGS)阳极中Na离子和电子的转移示意图及电化学反应机理,(b)NGS的透射电镜图像,(c)不同位置Sb(012)和Se(101)平面的结构优化(T代表顶部位置,H代表空心位置),(d)不同Sb2Se3基阳极复合材料在0.1 A g-1时的循环稳定性。
图9.(a)Sb2Se3/Sb/C纳米纤维的合成工艺示意图,(b)制备的Sb2Se3/Sb/CN在不同温度下的倍率性能和(C)循环性能。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6121
作者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进展
东北大学伊廷锋教授团队《J. Energy Chem.》: 高性能非水系铝离子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东北大学伊廷锋教授和孙挺团队《J. Energy Chem.》:高性能的负极材料 - 钠离子电池钴基金属硫化物的构建与设计
东北大学伊廷锋教授团队《CCR》:追求高性能的正极:水系锌离子电池钒氧化物基材料的设计及其储能机理
东北大学伊廷锋教授团队在构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