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光合成的重要途经之一,光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技术。钒酸铋(BiVO4 )的能带结构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吸收和水的氧化,且具有载流子寿命长及成本低等优势,因而成为一类倍受关注的光阳极材料。但未经修饰的BiVO4 通常存在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表面水氧化动力学过程较慢、光腐蚀等问题。氧空位的引入通常能从多个方面对光阳极的性能进行提升,如拓宽吸光范围、调整能带结构、增大载流子迁移率、增加载流子浓度、提高表面析氧活性等。另一方面,以FeOOH为代表的铁基催化剂可以作为BiVO4 光阳极的析氧助催化剂来有效改善其光电化学性质。近期的研究表明,氧空位和铁基助催化剂的结合,能够显著提升BiVO4 光阳极的性能,但它们往往需要两个步骤来分别引入,所实现的光电解水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最近,北京大学齐利民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颖的一步光电化学还原沉积法,将氧空位和FeOOH助催化剂同时引入到BiVO4 体系中,实现了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将沉积于FTO表面的BiVO4 作为光阴极,在含有Fe3+ 离子的硼酸钾电解液中进行光电化学还原,该过程中BiVO4 内部的部分V5+ 被还原为V4+ ,同时生成氧空位,得到富含氧空位的re-BiVO4 ;与此同时,BiVO4 表面产生的OH- 离子与溶液中的Fe3+ 离子结合,使得FeOOH沉积在BiVO4 表面,直接得到re-BiVO4 /FeOOH,从而实现了氧空位和FeOOH助催化剂的同时引入。
图1. 通过一步光电还原沉积将氧空位和FeOOH助催化剂同时引入BiVO4 体系。
对于含有氧空位但未沉积FeOOH的re-BiVO4 光阳极,在1.23 VRHE 处的光电流密度可从原始BiVO4 光阳极的2.88 mA/cm2 提升至4.32 mA/cm2 ;而对于通过光电沉积引入了FeOOH的re-BiVO4 /FeOOH光阳极,1.23 VRHE 处的光电流密度进一步提升至5.35 mA/cm2 (图2a)。偏压光电流转化效率(ABPE)测试结果显示,BiVO4 、re-BiVO4 和re-BiVO4 /FeOOH的最大ABPE值分别为0.49%、0.76%和1.72%(图2b),进一步表明氧空位和FeOOH助催化剂均有利于光电化学水氧化性能的提高。光电转化效率(ICPE)测试结果表明,BiVO4 、re-BiVO4 和re-BiVO4 /FeOOH在400 nm处的IPCE值分别为21%、32%和56%,并且在400˗650 nm的较宽波长范围内其IPCE值均依次提高(图2c)。值得一提的是,FeOOH助催化剂层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BiVO4 的光腐蚀,使其获得了较高的光电化学稳定性(图2d)。结合阻抗谱分析结果,提出了三种光阳极性能差异的起因如下:对于原始BiVO4 光阳极,其体相和表面均具有较大的阻抗,导致存在严重的电荷复合情况;对于存在氧空位的re-BiVO4 光阳极,氧空位的引入减少了光生载流子在体相的复合;而对于同时存在氧空位和FeOOH助催化剂的re-BiVO4 /FeOOH光阳极,可以通过水氧化活性的提高而显著促进表面处的电荷分离(图2e)。
图 2. BiVO4 、re-BiVO4 和re-BiVO4 /FeOOH的光电流密度(a),ABPE (b)和IPCE (c)曲线;(d) re-BiVO4 /FeOOH在1.23 VRHE 下的稳定性测试曲线;(e) 三种光阳极水氧化过程中的光生载流子行为示意图。
在之前的工作中,他们曾报道硅酸钴(Co-Sil)是一种可以显著提升BiVO4 光阳极性能的高效析氧助催化剂(Appl. Catal. B-Environ. 2020 , 277 , 119189)。因此,他们进一步在re-BiVO4 /FeOOH光阳极负载了Co-Sil助催化剂,获得了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非常优异的re-BiVO4 /FeOOH/Co-Sil光阳极,它在1.23 VRHE 处的光电流密度达到6.10 mA/cm2 ,同时其最大ABPE值可达2.25%(图3)。这里位于re-BiVO4 和Co-Sil之间的FeOOH起到了空穴传输层的作用,而具有优异催化水氧化性质的Co-Sil可以迅速地从FeOOH层提取空穴,从而进一步提升表面的空穴利用率,获得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图 3. re-BiVO4 /FeOOH/Co-Sil的光电流密度(a)和ABPE (b)曲线。
该研究工作近期以“ Boosting Performance of BiVO4 Photoanodes by Simultaneous Introduc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and Cocatalyst via Photoelectrodeposition ”为题发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 2 , DOI: 10.1021/acsami.2c10741)。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孙琦,通讯作者为齐利民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10741
https://www.chem.pku.edu.cn/qilm/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