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坐几小时公交去打卡,农村大集有多好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湃客工坊 Author 有数工作室

逛大集的快乐,

逛商场、打麻将替代不了


寻找性价比的年轻人,把要物美价廉、又要体验的追求带到了大集里。

以往,城市里的年轻人预算只够逛逛 B1、B2 层。但现在,赶大集在年轻人里火了。

一个短视频平台上拥有 89.2 万粉丝的美国博主“我的兄弟叫雷哥”,他是山东女婿,在日照生活了 18 年。去年以来他拍了多条赶集视频,经常带着 100 元在农村大集里买了海鲜和肉菜以后,就地开火做饭。

越来越多人带着一张 100 元的现金就去赶集,有人吃到“扶墙而出”,有人能买够一家人的伙食。


来源:花二Strange


赶集,原本是诞生于乡土社会的一种周期性交易活动,为了方便周边百姓的生活需要,在南方也被叫做“赶场”“赶圩”“赶墟”“赶街(方言里读作gāi)”等。

但现在,传统意义上的赶集,怎么就突然吸引了年轻人、城里人去扎堆了?



没有人会跟便宜过不去


大集对年轻人的必杀技,是超低的价格、极致的性价比。

B 站 UP 主“花二Strange”是东北人,在她的一条赶集视频下,最高赞的评论表示:“别的我倒不是太羡慕,草莓 15 一斤🍓哎。上哪说理去。”

年轻人早就习惯被各种“消费刺客”伤害,如今才发现大集“真香”,甚至愿意早上 6 点起床,再坐几小时的公共交通去赶集。

我们在抖音和 B 站上,用“赶大集”“赶场”为关键词搜索,按热度排序,选取了 131 条样本视频,并整理了明码标价或在视频里被提问过的价钱。

大集诚不欺我,绝大多数食物的单价都在 10 元以内。

在北京、山东的大集上,有机会获得 10 元/斤的草莓自由;在青岛的泊里大集,曾经的“水果顶流”阳光玫瑰,曾便宜到只要 5 元/斤;最近被发现是云南“隐藏特产”的夏威夷果仁,在云南普洱大集上只要 10 元/斤,但买一袋某零食品牌 150 克的风味夏威夷果仁,就要接近 20 元。




“拍大集 vlog 一年,

体重涨了 10 斤”


一入大集深似海,没人能出美食关。

B 站 UP 主“ExploreChina漫步中国”在成都赶集的一期视频里说,从 2023 年 3 月拍摄第一个集市开始,体重已经涨了 10 斤,“长时间站在锅边,所有与食物有关的感官,都让人没办法拒绝。”

与全国各地长成一个模子的美食街不同的是,大集有丰富的品种,还处处藏着最浓郁的本地特色。

南方集市秀气,不比谁数量多,更比谁新鲜、稀罕。姜饼瓜、南瓜花、慈菇、聚果榕、藤藤菜、茴香根、苦苣菜、香椿......这些南方大集上的蔬果植物,南方人自己都不一定能叫出名字来。B 站 UP 主“花二Strange”在云南玉溪的农村里赶集时,说“自己直接打开了一本鲜活的云南百科全书”。


篆新农贸市场里的蔬菜,图源东方IC


但在冬天,最不缺“显眼包”的,还得是北方,特别是东北的大集。

山东章丘大葱堪比人高、冰淇淋放在露天的纸箱里就能卖、各式面点花样百出。除了火出圈的冻梨,还有冻草莓、冻柿子、冻黄桃、冻豆腐......南方人来了,都需要经历一些震撼。


“这个大葱比我还高,这不是树吗?”素材源自抖音博主“韩国人梨梨”


在东北大集,万物不仅皆可冻,还皆可“笨”。“笨”用于强调食物天然的样貌和制作过程。因此,大集上不仅有笨鸡蛋、笨鸡、笨猪、笨烀肥肠,还有笨大碴子(大颗的玉米粒)、笨酱油......

哪些食物在南北方大集上的存在感和待遇差别最大?

我们从视频样本里整理了南北方大集里出现频次最高的食物,猪肉自然是中国人日常必需的食物,还有单卖各种部位的,猪头、猪蹄、大肠......哪样都少不了。

在北方大集上,一定不会缺少的还有流动车上的冰糖葫芦。专卖羊肉汤的摊位也是北京、山东等地大集的专属特色。而贵州、四川等一些南方集市上会出现的鱼腥草(也叫折耳根),即便多数人都接受无能,但爱它的人爱之如饴,它可以出现在凉拌菜里、炸洋芋里、豆腐块里,甚至煮在火锅里。



但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大集,没有人可以拒绝碳水美食。

你永远不能想象,饼也能有这么多花样,山东煎饼、筋饼、烧饼、鸡蛋饼、肉馅饼、锅饼、火烧、粘饼子、海鲜烩饼、酱香饼、梅干菜扣肉饼、千层饼、油饼、玉米面饼、葱香饼......

但各种饼又各具特色。比如:带芝麻的,叫烧饼;不带芝麻的,叫火烧;烤出来的,叫烧饼;烙出来的,要叫火烧。




以前的“土里土气”,

现在是“烟火气”


如果你以为大集只是吃吃吃的地方,那可就小瞧了它。

这里藏龙卧虎、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老百姓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的春联、大花棉袄、各种竹编篮筐都只是标配,不时还会看见假发、农具、粘鼠板、收音机、修锁匠等。有的集市甚至还有浓重的“展销气息”,“科技算命、保健治疗、植牙采耳、古玩名表”,一应俱全。


素材源自“试物所”


我们抓取了小红书上 2023 年 1-10 月间的 420 条相关笔记。这里有大学生“不赶早八赶大集”;有年轻人过年返乡,去寻找小时候的赶集记忆;有人在疫情后重新去寻找人群涌动的热闹感觉。

为了欢迎来赶集的大学生,贵阳某个集市甚至贴心地面向集市商人们,发布了摆摊提示。


图源小红书用户“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全国大集 PK:

南有云南,北不止东北


如果要给全国大集评选一个榜单,很多人心目中的选择可能是:南有云南,北有东北。

我们以“地名+赶集/赶场/赶圩”为关键词在数说聚合平台上检索发现,2023 年抖音和小红书上相关帖子数量(网络声量值)最多的,是山东,超过 5 万条。其他最具竞争力的则是云南、贵州和北京。

因此,从“网红程度”来说,山东大集才是全国第一。难怪小红书网友“Moira西桃-”说:“山东,我永远的纯元”“出走半生,归来仍最想在山东赶大集。”

可是,短视频上年味最浓的东北大集呢?

我们找出了这些数据才发现,黑吉辽三兄弟本身的集市数并不算很多。但短视频里壮观的大集场面、独特的产物、热情的老板,已经大大满足了外地人对东北的想象。“东北大集”,凭实力成为流量密码。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人类学教授施坚雅对中国的研究中,一个典型的基层集市,是一个约有 18 个村和 1500 个农户的核心点,是小农社会生活的圈子。

几十年以后,我们的许多大集仍然服务于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依然位置偏远、环境朴素。但同时,也等到了更多的年轻人来打卡和探索,买买吃的,拍拍视频,再唠唠嗑,等一声爆米花炸裂的声音,然后说一句:新年快乐!


作者| 张铃媛

编辑| 吕妍

设计| 纬帆

封图来源| 视觉中国


“湃客·有数”栏目是“澎湃·美数课”的姐妹栏目,关注数据叙事,致力于连接和扶持具备数据挖掘与可视化能力的创作个体或团队,欢迎第三方创作者投稿或入驻。

投稿邮箱:zhangly@thepaper.cn(投稿请附上姓名和联系方式)



参考资料

1.吃货研究所:在东北,一切“笨”的东西都要被吃掉!https://mp.weixin.qq.com/s/qpwwqQoKfiKlScKq3kfzFg

2.试物所:南方赶集体验!成都天回镇上大分!https://mp.weixin.qq.com/s/A2QUF6KlQPzCkl5IYULguQ

3.山东热搜:山东生活18年,洋女婿“雷哥”很地道https://mp.weixin.qq.com/s/dUt2YSaWgyjol41p3mQmNg

✧✧


10 元 1 斤的草莓、5 块钱就能买一大袋东西,这么多性价比满满的大集,看完你是不是心痒痒了呢?

别说你,下面的龙兄都兴奋地蹬起了小脚。所以今天的文末照例有红包封面可以领,祝大家新的一年,龙光焕发,烦恼少少!

点击图片领取龙年专属红包封面

除了以上这一款,我们还寻觅了博物馆里多种多样的中国龙(链接),并一共准备了四款会动的龙龙红包封面,并将把我们的祝福包进了红包当中。

                           

                           


                           

                           

更多红包领取机会请关注我们澎湃美数课公众号,我们会在春节前多次推送红包领取文章,限量领取,先到先得!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年轻人坐几小时公交去打卡,农村大集有多好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