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二批对口支援宜昌医疗队已平安到达!“我们拉勾了,你可一定要平安回来!”
医疗队出发的匆忙还有很多来不及细说的不舍和担忧我们都细细整理了一定替大家转达
行政第一党支部书记、保卫处副处长吴锦艺:我衷心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和队员们一起早日平安回来!
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潘伟毅:
潘伟毅是此次出征队伍的领队,曾经参与2003非典及2008年汶川地震支援,有着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听到单位的号召,他第一时间积极参加报名。
儿子得知父亲要去援驰湖北,很自豪,还反过来安慰母亲说,“没事,爸爸是老将了,出征没问题。”
健教所林本翔:
“这没什么,我们只是换一个战场继续战斗!”
艾滋病性病防治所刘美增:
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疫情防控工作,刘美增坦言,自己还是有点紧张。他跟女儿开玩笑,说要去打怪兽,女儿听完特别兴奋,一直喊“爸爸,加油!”
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副主任医师陈建明:
曾经参加过03年抗击“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带领科室同志组成“抗疫突击队”,很有经验。
此次驰援湖北,他没有犹豫,希望用自己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抗击疫情献上一份力。
医疗市场监督科一级主任科员黄海龄:
黄海龄曾经是一名军人,他说:”任何时候,我希望能第一时间到最危险的地方,到最需要的地方,为抗击疫情做出一份贡献。“
临行前,他专门叮嘱大儿子,作为家里的小男子汉,一定要听妈妈的话。懂事的孩子说,“爸爸,你放心,你要早点平安回来”。
“我给妻子准备的行李,结果自己用上了。”医务部副主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家卫笑着说。
“我和老公是大年三十晚上一起报名的,一直待命中。今早原定了我出征,他帮我收拾行李,还买了一些常用药,后来要求有管理经验的人员,就换了我老公。”蔡穗珍笑着笑着,突然哭了起来,说,“本来想我们夫妻一起去,院领导考虑到我们的孩子还小,就让我留下,方便照顾家里。”
“我儿子看了新闻知道湖北疫情,他说湖北需要医生,你们都去吧,给我准备充足的泡面就行了,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的。”说到儿子,她破涕为笑。
希望爸爸消灭病毒,平安回来
麻醉科吴炜清医生的儿子在他出发前为他画了一幅画,希望爸爸消灭病毒,平安回来。
副队长、呼吸科主管护师刘丽敏——穿上这身防护服,就背负守护健康的使命
肺功能室连秀华护士
她的孩子,大的11岁,小的才一周八。
孩子舍不得妈妈,抱着妈妈问:“我会想你的,怎么办?”
连秀华告诉孩子们:“当你想妈妈时,就打开电视,看看那些穿着防护服的叔叔阿姨,妈妈和他们是一样的!”
彭婷——我女儿说妈妈是超人,一定可以打败怪兽,平安归来
32岁的彭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两个孩子我都交给我爸妈了,他们都很独立,有空我也可以和他们视频聊聊天。”彭婷虽然这么说,但仍难掩语气中的不舍,“我女儿说妈妈是超人,一定可以打败怪兽,平安归来……”
彭婷的手机上存着一家四口的合影,出征的日子,这是她最暖心的念想。
今年22岁的陈鉴,是医院里唯一的男护士,年轻的小伙儿,充满活力,无论在重症医学科、外科还是急诊科,都能和哥哥姐姐、前辈们打成一片。
2019年还作为重症医学科参赛队的队员之一,荣获全院护理岗位技术练兵一等奖。
(陈鉴代表科室获奖)
谈起这次主动报名支援湖北,陈鉴带着年轻人的坦率和洒脱:“我个人尚未婚,无子女,无家庭负担,比起其它同事更适合加入这场战斗。力虽小,愿尽绵薄(之力)。”
(梁小平与孩子)
梁小平,今年26岁,是个新手妈妈,有一个6个月大,尚需哺乳的孩子。
“家里人知道我报名后,都很支持”梁小平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国家发出疫情信号时,我就想着能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做什么?后来有这个号召,我马上就去报名了。没有国哪来的千千万万的家?”——梁小平。
这是出征前,这位新手妈妈,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也是她许下的战疫承诺。
(林秋兰与父母)
“我们90后这一代人,经历过非典,也经历过汶川地震……虽然都没有直接接触,但每每从新闻上了解实地情况时,内心都很震撼,不论是前线的实地情况,还是赶往前线路上的人,还是守在后方的保障人员,他们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为人民服务”
这是,27岁的90后姑娘林秋兰分享的一段话。
她对记者说,自己特别喜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在我们90后的眼里,可能觉得初心不易守,使命易忘记,但在国家危急时刻,会让你明白,初心一直都在,使命不曾忘记。
(傅晓玲出征前接受穿脱防护服培训)
郑茵和傅晓玲是两名来自呼吸科的护士,她们觉得作为呼吸科的护士,理应走在前头,义无反顾。
离开前,护士长郑茵给大家打气,“我相信,我去武汉之后,科室里的其他护士姐妹、同事们会一如既往,努力守好医院,等待我们凯旋。 ”
出发前,阙秀琴不敢把去湖北的消息告诉父母,她第一通电话打给了10岁的儿子。
电话那头,儿子没有哭闹和反对,令她有些意外。懂事的儿子在电话那头叮嘱说“:妈妈,你要做好防护,我在家等你平安归来!”廖廖几句,阙秀琴哽咽难语,匆匆挂断电话。
“我是一名党员,有一份光,就要发一份热。我已经准备好了。”阙秀琴说,她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本来早该去的,但医院前段时间刚成立发热留观病房,人手不足,走不开。现在,病房工作已平稳运行,她也可以安心过去支援了。
今年28岁的兰树华,是呼吸科的一名中医师,接到通知后,兰树华叫来同事帮忙理发,同事从家中带来为小孩理发的剃刀,很快给他剃好。
看着镜中圆圆的板寸头。他说:“希望大家能给予医护人员更多些支持和尊重,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战。”
80后的吴长娟,是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17日中午,得知自己即将出征湖北宜昌,她激动不已。
傍晚,吴长娟与林敏医生以及护士姐妹们交接班完毕,骑车来到急诊科与值夜班的“闺蜜”黄莹护士告别,她们拉钩约定:“抗疫顺利,平安归来。”
“要好好工作,胜利回来。”得知孙女要去外地帮助病人,96岁的奶奶嘱咐吴长娟。
“当年汶川地震,长娟的大哥主动报名去汶川抗震救灾,家里没有一个人反对。现在她主动报名去支援宜昌,都是为祖国做贡献,祖国需要我的儿女,我们都支持。”母亲李文姬说。
“圆圆满满保平安啊。”出征前,母亲将煮好的“平安蛋”交给吴长娟,让她与同行队员一起分享。
出发前,吴长娟给同事们发信息说:“我一定不辜负你们,我会好好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 龚特丽(左)、王运水(中)、王玲丽(右))
今年,是呼吸内科副主任护师龚特丽工作的第30个年头,出发前,她将所有病房都巡视了一遍。
王玲莉是感染科的一名主管护师,爱人也是邵武市立医院骨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这次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两人心有灵犀,为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做好准备。
王运水,是邵武市立医院的一名男护士。“爸爸你是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平日里,5岁的女儿总这么对他说。是啊,这一次,王运水冲到了疫情前线,真正成为了女儿心目中的“大白”。
(王晓莹(左),陈志信(右))
去年12月,呼吸内科医生陈志信因外伤致耻骨上支骨折,休息了两周就拄着拐杖回到科室上班。
疫情爆发后,他更是心里焦急,新伤才愈,刚扔掉拐杖就交了请战书,要驰援湖北。
今天上午接到科主任的电话,问他能不能出发,他立马答应,上完上午的班,就赶回家收拾行装。
面对家人也有不舍,但妻子告诉他:“放心在前线,别担心,我会照顾好儿子、爸妈、我们等你回来!”
感染科医生王晓莹接到出征通知时,还在科室忙碌着,她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答应了。
作为女儿,面对母亲的担心,王晓莹安慰母亲,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同行医生和医院支持,她也经受过专业的防护知识训练,可以保护好自己,别太担心。
作为母亲,王晓莹心里最割舍不下的还是五周岁的儿子。孩子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总是不在家,她只能告诉儿子:“妈妈在打怪兽,很快就回去陪你。”
“我们勇敢,不是因为不害怕,而是明知道自己害怕还能坚持前进。”重症医学科范菁医生说,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每个医护人员都是坐不住的,我们一定要冲到第一线,让疫情早日结束。
当得知范菁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叶凯医生要前往湖北支援的消息,一热心群众发来信息相送:
范(患)难与共,菁(净)胜而归。
一叶轻舟,凯旋而回。
x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霞:
在出征仪式现场,陈晓霞的家人都来送她,母亲一说到女儿两次冲往一线就哽咽,她说:“起初不让她去,她哭着说要去,说这是她作为呼吸科医生的职责,我们只好支持,但一天都会和她视频好几次,要知道她平安才放心。”
现场,父亲不发一言,但360度给女儿拍照、拍视频,母亲一次次地给女儿送暖宝宝、送鸡蛋,生怕女儿冻着、饿着。
一个都不能少
请一定平安凯旋
等你们团圆
END
编辑:加士伯
福建卫生报记者:邓剑云、刘伟芳、张帅、游章友、张鸿鹏
通讯员:李阳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潘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鹭、木子(龙岩人民医院),陈雯(南平市卫健委),郑艺姝(南平市第二医院),吴美香(邵武市立医院), 林众(福建省卫计监督所),伍世军(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张春妹(三明市永安总医院),林艳(武夷山公立总医院) ,谢富珠(建阳第一医院),赵娜娜(福建省疾控中心),杨德鸣 ,徐陆锋(南平市人民医院)
综合:三峡广电
●快讯!福建新增确诊病例2例,疑似2例,累计确诊292例,治愈出院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