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来宜昌的第20天,有一名重症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即将转入轻症病区。看到他一天比一天好,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再辛苦都是值得的。”3月1日晚,从医院回到驻地的丁海波写下简短的日志。
丁海波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也是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的一名医务人员。“我有20多年呼吸与危重症临床经验,又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让我先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要抽调医护人员支援宜昌,丁海波第一时间报名。
丁海波说,他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湖北是他的第二故乡。相比其他医护人员,他对故乡多了一份牵挂与责任,危急时刻,更应该站出来。 2月11日下午,丁海波随队友们一起抵达宜昌,战场就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病区。
重症病房,是抗“疫”战场最危险,也最关键的地方。在这里,丁海波和队友们并肩作战,胸外心脏按压、惊心动魄的气管插管、争分夺秒地注射肾上腺素……这些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与死神较量的画面,几乎每天都在他的病区里上演。
2月24日凌晨0点30分,丁海波像往常一样,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到位于医院一楼的危重症病区。这是个深夜班,他将在这里坚守到次日早上8点。
虽然宜昌的夜间温度接近0℃,但厚厚的防护装备把他裹得严严实实,不到一个小时,他已经汗流浃背。
“病人情况危急,需要给病人气管插管!”凌晨4点,丁海波来到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和死神抢人。“给予镇静、镇痛、肌松,准备好去甲肾”,丁医生一边调整呼吸机参数,一边指挥抢救病人。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插管是最危险的抢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在肺部,插管的那一刻,呼吸道呼出的病毒量最大,插管医生被感染的风险极高。麻醉科梁敏医生和丁医生熟练的配合迅速完成了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和生命的珍贵比起来,这些危险都不算什么。”丁海波说,只要有1%的希望,他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查看病人,整理医嘱,书写病历……丁海波和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通力合作,规范工作流程,全力救治病人,尽最大可能给患者更好的治疗和关爱。 “他的意见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程爱国介绍说,丁海波的话不多,几次提出的建议都被医疗组的治疗方案采纳。
丁海波在宜昌一线抗击疫情。在千里之外的福州,他的妻子扛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丁海波父亲患有严重肺气肿,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在宜昌,他只能通过手机与父母视频聊天,让老人放心。他说,为了更多的家庭,他不胜不归。
疫情犹如暗夜,来自宜昌的“希望之光”依然每天点亮。丁海波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说,因为时间匆忙,来宜昌没有带双合适的鞋,每次穿脱防护服都很不方便。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李刚知道后,到超市排了1个多小时的队,买了一双板鞋送过来。在酒店门口,两个20多年没见面的老同学,戴着口罩完成了一次温暖的交接,他们互道尊重,然后各自转身,投入到抗疫战场。
打赢抗“疫”阻击战,丁海波是黎明前的那束微光,带来希望。
来源:三峡新媒
摄影:王昌明
编辑: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