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拗九节,30位70岁以上老人同天接受手术!高龄手术不再是禁区

福建卫生报 福建卫生报 2022-09-15


今天是福州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

当大家纷纷为长辈送上

浓浓拗九粥表达敬老关爱的同时,

在福建省立医院手术室

今天,有近30位70岁以上

高龄患者接受手术,

其中80岁以上有10位

年龄最大的87岁。

就在上周,

一名99岁骨折老人刚刚

在省立医院顺利完成手术。



根据年龄大小,老年患者手术风险递增,80岁被认为是手术难度跨越的一个分水岭。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给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动刀子是件很冒险的事,不少医生也望而却步。可如今为何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禁区?


近年来,

福建卫生报报道过

很多关于高龄手术的新闻↓↓↓













技术 | 微创技术快速发展









“过去,一些药物控制不了的心脏问题都得开胸动手术,可由于伤口愈合难、后期易感染等因素,很多医生对高龄患者的手术都望而却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肖国胜此前接受福建卫生报记者采访时说,而近20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经验丰富的医生纷纷跨过了年龄禁区。


例如,在胃肠外科领域——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薛芳沁表示,近些年运用了腹腔镜技术,医生只要胃癌患者腹腔打5个1厘米左右的孔,就能窥探整个腹腔,在保留脾脏的前提下完成原位脾门淋巴结清扫,减少了体质较差的老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在骨科领域——

有些老人虽然年纪大,可内脏器是好的,仅仅因为骨科问题导致无法行走、瘫痪、生活无法自理。


“现在有了新材料,对于腰椎管狭窄的老人,我们只要通过微创手术在坏掉的椎管处替换新的‘椎间盘’在磨损的膝关节处换上人工关节软骨,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患者1~3天就能出院。”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立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杰说。


创新材料的运用,让高龄老人迎来了不一样的人生。











战术 | 整体协作能力提升









高龄老人身体素质较弱,术中稍有不慎,心、肺、肾等功能都会急转而下,手术风险成倍增加,因此,现代医学强调总体“作战”。


手术前多学科专家的会诊,手术时麻醉师和各科医生的密切配合,运用多种手段,减少了高龄患者心肺肝肾功能的损伤。


高龄老人手术后的管理也极为重要,实力强大的重症监护室以及内科、康复团队是良好恢复的有效保障。


肖国胜举例,在心血管病人术后用药方面,不少患者要使用抗血栓药物,但这种药服用后容易出现出血反应。术后康复的医生在给高龄老人用药时会特别注意用药量、用药时长以及搭配的药物,密切跟踪随访,减少意外的发生。


“我们现在不是一个人在‘作战’,在我们的后方还有大批的友军让我们信心倍增。”薛芳沁说。



前不久,省立医院麻醉与围术期临床医学中心就成功为三位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创造手术机会。在手术医生的娴熟操作、麻醉医生的精湛水平密切配合下,这些高龄患者成功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其中年龄最大的99岁的高奶奶因不慎摔伤,致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辗转多地就诊,最终在省立医院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三天即出院返回家中进一步康复。



“能为病人的康复获益,即使再多艰难都值得去努力。”省立医院麻醉与围术期临床医学中心团队带头人郑晓春教授说。











患者 | 寿命预期值提升









《“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提出,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达到80岁左右,比2015年全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04岁提高3岁左右。


过去多数人认为活到70多岁已经够了,没必要再冒风险做手术,也因此放弃了治疗机会。如今人们对于寿命的预期值不断提升,不少高龄老人和家属对于手术的看法纷纷发生改变。一些高龄患者宁愿冒着风险尝试手术,也不想让余生在痛苦中度过。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我国消化病学科奠基人张孝骞的这句话,道出了医患信任的重要性,为高龄老人做手术更是如此。


“手术不是一纸买卖,医患之间应该是一种信托关系。医生给患者做手术好比背人过河,脚下暗流涌动充满风险。只有患者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对医生有充分的信任,医生才能心无旁骛地挑战医学的禁区。”薛芳沁说。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回顾
#

周五,“健康社区行”首站在台江开启!这么好的福利,竟是真实存在的!

#

556公里!“移动医院”开赴三明巡诊!行走的医生与患者“双向奔赴”

#

全国80余位神外医生齐聚福州!共探脑出血外科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新模式

#

坏消息:我国超3成已婚育女性有漏尿症状!好消息:非手术就能治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