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领域,三产融合型的观光工厂在台湾地区和日本已有很多案例,但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亚洲国际精酿啤酒展览会上认识了口袋精酿——国内第一个尝试创办精酿啤酒观光工厂的品牌。展会上,他们除了像其他厂牌一样,用印刷物料和产品品鉴来展示自己之外,还立起一台电视机,播放着啤酒厂生长在福建乡村里的模样。对于精酿啤酒爱好者和乡村建设工作者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没过多久,怀着好奇和期待,我们拜访了口袋精酿位于福州市闽清县塔庄镇茶口村的观光工厂。一下高铁,闽地5月底的热浪就扑面而来。目之所及,是连绵不断的葱郁山丘。一出高铁站,宽阔的闽江铺展开来。闽清多水,有“三宝”闻名于世——橄榄、糟菜和茶口粉干。我们要去的茶口村就是茶口粉干的产地。茶口粉干加工生产约始于南宋嘉定年间,已有800多年历史。相传郑和下西洋就带着茶口粉干,既作为日常口粮又馈赠沿途异域友人。随着产业发展,粉干业逐渐成为茶口村乃至整个塔庄镇的支柱产业。开往茶口村的一路上,到处是大兴土木的场景。房地产开发的浪潮早已波及这个小县城,丘陵间稀缺的平原地带树起一栋栋高层住宅。车子拐入小路,乡村的形态让视线清新起来。不过茶口村并不是想象中茶园连绵的模样。原来,茶口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一口井,井水的味道清甜可口,似有茶香。这里优秀的水质没有孕育出茶叶,却孕育出了粉干,远销海内外。茶口村里的房屋建设得高大宽敞,基础设施完备有序,到处是美好的田园风光。看来,粉干让这个小村庄生长得挺滋润。2018年,口袋精酿的创始团队偶然与这座粉干厂相遇,工厂外的一大片农田让团队下定决心在这里开始精酿啤酒厂的新事业。之前,他们在福州的精酿啤酒吧已经小有成就。茶口村是一个东南地区典型的聚族而居的村落,宗族的力量比较强大。口袋精酿的几位创始人作为异乡人,一进村就是改造老厂房的大动作,这让一些村民不明白在做什么。“一开始肯定有障碍,这很正常。”回忆起刚进村的艰难,口袋精酿创始人孙世海一笑而过。改造历经14个月,团队各成员都亲身参与设计和搭建。一个集种植、生产、体验、科普、实验、休闲为一体的观光型啤酒工厂诞生了。一走进酒厂大门,就是一面介绍啤酒历史的科普墙,酿造啤酒的四种基本原料:大麦、啤酒花、酵母和水就展示在旁边。穿过吧台区,就进入了一条狭长的走廊,透过左边的玻璃窗,可以直观地看到啤酒生产车间的全貌。工作人员指了指右手窗外一台不起眼的庞然大物,介绍说这是废水处理设备。酿造产生的废水经由这台机器,可以直接灌溉农田。不仅废水得到了循环利用,酿造产生的麦芽废渣也被变废为宝。附近的村民早已掌握时机,到了有废渣排出的日子,他们会早早等在门外,装了废渣回去喂牲畜。厂区的尽头还有一间小小的实验室。口袋精酿会和高校合作,邀请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来这里进行啤酒酿造的科研工作。孙世海早在2016年就开了第一家精酿酒吧。那个时候的福州,精酿还是一件非常小众的事。“很多时候客人走进来,并不想听你跟他讲什么是精酿啤酒。”孙世海热爱精酿啤酒,胳膊上的纹身就是大麦和啤酒花的图案,他也想把这份热爱分享给更多人。在口袋精酿啤酒观光工厂,孙世海用体验式教育的方法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在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做一些电影、烧烤、酒厂参观的活动,了解一些啤酒文化,客人是乐于接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厂房外的农田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生长中的啤酒花。奇异的果穗反射着阳光,散发出神秘的气息。在福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啤酒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少量开出的啤酒花,主要用于展示和科普。另一边,大片的茉莉花也正在绽放,微风拂过,带来缕缕幽香。在啤酒展会上第一次与口袋精酿相遇,那款“一田茉莉小麦”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茉莉花的香气被完全融入酒体,每一口都回荡着浓郁的芬芳,宛如置身茉莉花田,清新宜人。将自己种植的茉莉花融入产品,这也传达着口袋精酿的初心。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融合在地特色,使用落地食材,这就是精酿啤酒的精神。“我们不管在哪里,都一定要挖掘当地文化,做有特色的东西。”口袋精酿的团队不想做复制粘贴的事情。啤酒厂开办之后,当地政府投资整修了酒厂附近的一片公共活动区域
三年过去了,口袋精酿这个外来户,孙世海及团队这些异乡人,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了茶口村。酒厂里雇佣了8位当地村民,市里省里的领导来了一波又一波,新一期的规划开发计划也在酝酿中。连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开始说:“你们那个啤酒厂不错的,我要经常去坐坐。”这一切发生得是如此自然,就连孙世海自己都是后知后觉:原来自己做的事情叫做“乡村振兴”。最近,口袋精酿又在琢磨新项目,他们想把茶口粉干厂里做粉干的米浆水加到精酿啤酒里去,研发一款全新的特色精酿。不知道在不远的未来,“茶口精酿”会不会成为闽清三宝之后的第四宝,名扬四海。
乡村探索总有无尽的惊喜,这一次我们在浮梁茶园里逛艺术展
她回国后搬进贵州村寨,卖5000斤古法紫米筹建儿童图书馆
她和法国丈夫在云南“牛粪村”盖庄园,还当村长让整个村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