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的脸,5毛一份
作者 张栋
昨天,一则新闻冲上微博热搜版,经新华社记者走访发现:网络黑市存在大量打包贩卖人脸信息的行为,且一份只要0.5元。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还远不及此。在某线上交易平台,通过搜索特定关键词,还能找到贩卖“照片活化”工具的店铺。有人问:什么是“照片活化”?比如说,你在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时,手机会提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操作,这个操作大致分为两步:“突然好难过,我这张帅气的脸原来只值5毛钱!”
这两步的作用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机器在判断你就是你。重点来了,利用“照片活化”这个工具,别人就可以拿着你的静态照片执行“眨眨眼、张张嘴、点点头”这样的动态动作。有意思的是,假如买家不知道如何操作这个“照片活化”工具箱,卖家还支持35元将软件加教程统统给到的教学服务,付款后就得到一个教学链接。某IEEE Fellow接受AI掘金志采访时提到,这类“技术”的实现并不难。通过3D打印出来的模具可以骗过大多三维人脸识别系统;通过GAN生成的视频可以欺骗大多二维人脸识别系统。1、需要你用手机摄像头对准自己,拍下正面静态照片,进行系统审核。 2、系统要求将摄像头再次对准自己,按照指令作出眨眼、摇头、张嘴等动作,完成认定。
2
不法分子通过这些虚假人脸信息,可以利用系统漏洞骗过一些平台的人脸识别机器,然后做一些虚假注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某卖家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甚至夸下海口,“只要熟练使用工具箱,还可以用这些人脸数据帮解封微信和支付宝的冻结账号。”这意味着,当你还在岁月静好时,你微信、余额宝里的钱有可能已经被转走了;当你在外happy时,你家的指纹锁可能就被开了、你的快递可能就被取走了。工具箱之外,去年岁末,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圣地亚哥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Kneron用一个特质的3D面具,也成功欺骗了世界多个著名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完成了购物支付程序。1、假设你被泄露的仅仅是人脸信息,这种情况问题不大; 2、假设你的人脸信息之外,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敏感数据也同时被泄露,那就需要时刻警惕了。
遗憾的告诉你,也有可能出现问题。“如果人脸识别这么不安全,那就改用指纹识别吧!”
去年9月,某行业协会专家称,拍照时如果镜头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可以将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还原出来。“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能100%还原指纹,在1.5米-3米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50%的指纹,只有超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而指纹被提取后通过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可被不法分子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
4
文及至此,不少小伙伴应该会仰天长叹。其实也不用过多担心,如果想要做到这类金融安全级别的信息破解,冒着进局子的风险不谈,且程序异常复杂。譬如上面谈到的3D面具,制作3D面具之前:“难道我们就要一直做个“透明人”吗!”
首先需要使用高精度的3D扫描仪,对人脸进行扫描,得到三维数据; 其次需要使用高精度的3D打印机,打印出人体头部的主体结构; 最重要的是,需要人脸特征的毫米级还原,包括肤色的高度还原。
显然,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盗刷手段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再来看这个指纹识别安全问题,业内专家九滴水表示,“根本不用担心。”1、采集到支付宝用户头部高精度3D模型; 2、不计成本完成毫米级精度面具制作,力求完美; 3、在支付宝用户开通刷脸支付的情况下拿到用户的手机,或者直接获得支付宝用户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
1、使用手机拍摄指纹,即便是超近距离,也拍摄不到指纹的细节特征。目前指纹锁、指纹识别设备的原理,都是识别指纹上的9个细节特征,如果细节特征拍不清楚,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2、细节特征需要用特殊镜头捕捉,但这种镜头必须贴近被拍摄物体,必要时还需要借助特殊光源多次调焦,否则根本拍摄不清楚;而且指上的细节特征只获取一两个根本没有用,手机上的指纹识别都需要记录大部分指纹的细节特征才可以使用。 3、没有比例尺的指纹照片没有任何用处,如果把指纹上细节特征放在平面上,不仅需要记录他的个体形态,还需要的是它固定位置上的二位坐标(因为成年人的指纹基本保持不变,所以细节特征也相对固定) 。 譬如指纹中第几根纹线有个“小眼”特征,他到XX纹线的距离是多少,只要数据有偏差,也不可能被认定。 4、指纹比对是一 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利用特殊的仪器及专业人士参与方可完成。
5
同时,对于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AI技术,我们或许也应该给它们一些试错与改正的机会。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目所能及之处,皆是人类科技精华的成果。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恐惧的,却又逃脱不了它们的诱惑,因为人是贪婪的。因为贪婪,人类总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一切都是辩证存在的,高速发展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技术本身并无没错,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个体事件去否认全部。正如人脸识别一样,这项技术的落地生根,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便捷与极佳的体验。毕竟,没有绝对的安全,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深圳最硬核「视觉×城市」论坛1、时刻重视自己的个人隐私数据安全; 2、大型科技公司需要更有责任与担当。
田奇,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IEEE 院士 张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AI中心副主任,IEEE 院士 梅涛,京东集团技术副总裁、AI研究院副院长,IEEE 院士 王井东,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IAPR 院士 姚志强,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 王孝宇,云天励飞首席科学家
申省梅,澎思科技首席科学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