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滴滴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举办云研讨会,共话交通大数据“战疫”
3/20 2020
近日,清华大学-滴滴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主办“交通大数据战疫,中国与世界心连心”云研讨会,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易华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交通中心、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就交通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的落地应用及国际化视野下交通领域的防疫实战经验分享展开了详细研讨。
「与会人员云合影 为抗疫加油」
研讨会由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滴滴出行副总裁郄小虎和联合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唐杰教授共同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吴建平院士则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大数据是如何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的。一是赋能疫情分析支持信息共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紧密配合,帮助人们及时了解疫情实时数据,为政府部门开展疫情筛查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多元交通数据融合支撑流行病溯源分析,为精准施治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也为高危地区和潜在高危地区预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三是疫情发生以来,滴滴等多家出行平台推出了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出行指南和防疫措施,也满足了用户特殊时期出行的需求。
吴建平建议,政府应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以支撑科技企业在大数据技术方面进行探索,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部门进行更多的融合和交叉,促进科研实力和产业实力的提升,同时,加强新基建,大力支持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鼓励中国企业掌握核心互联网技术。
邬贺铨院士的分享围绕“中国网约车对国家公共安全交通应急体系的支持”展开。通过对比出行大数据的获取方式、融合流程,及不同数据源优势,他对出行大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盘分析。 并表明随着5G技术的日渐成熟,出行大数据将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也将加速未来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到来。
邬贺铨指出,疫情期间,出行其实发生了很多变化。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积极组织应急车队,帮助解决了在武汉等地医护人员的出行难题,推出消毒、戴口罩、智慧防疫码等防疫措施,保障司乘出行安全。定制公交等点对点的交通的方式也成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强有力手段。疫情期间出行的减少也导致司机们收入受损,当下出行行业仍然困难,需要国家政策和金融贷款的支持。政府应为出行企业和个人给予疫情补贴,金融机构也要给予贷款相对宽松的还款期限,提供低息甚至免息的贷款,通过保险延期支付帮助恢复生产。
在“聚焦当下,聚焦国内”环节中,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指出,疫情期间,政府在维护正常交通秩序方面上做了很多的努力,整体基本保障了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利用电信、交通等大数据在追踪客流及研判客流发展趋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定位技术的健康码、乘车码等应用也得到广泛使用;北京等城市还创新了定制公交、地铁预约进站等精准服务。地铁预约进站通过使用“预约”方式,把乘客在站外等候乘车的排队过程,变成在家里等车,有利于高效利用交通资源,在精准控制人流、减少站外人流的聚集、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显示了出奇的效果。郭继孚认为,未来预约出行将在城市交通运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也会运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精准供需匹配,让用户更好地组合出行,高效出行。
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出现了蔓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Gauden Galea(高力)博士认为,当下亟需更好的机制来支撑大数据技术以控制新冠的全球化蔓延趋势,实现智能预警追踪。他通过分析现今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分布,2020年2月以来确诊数字增长趋势和病毒的传播速度,认为很多国家、地区的卫生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治疗能力无法满足需求。高力博士提出要根据大数据来追踪疫情潜在的传播踪迹,完善疫区卫生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全球范围内医护需求的大幅增长,尤其在救治分诊、医疗物资供给和医护人员防护等方面,做好长足准备。
高力博士的演讲也给未来基于大数据实现潜在社会风险预警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例如利用互联网数据对疫情的爆发提出预警、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建议未来交通大数据可以与交通、电信多元数据整合,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中落地,丰富预警功能,加强应用能力建设和应用经验积累。
易华录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张琦则分享了易华录在成都金牛区的疫情防控实践案例,并展示了易华录开发的复工复产应用小程序。张琦表示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助产要务实与创新相结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童咏昕教授与参会人员分享了“面向共享交通的联邦大数据疫情分析”,以联邦学习打破数据孤岛、保障数据隐私性和安全性为例,讲述了北航和滴滴在城市公共交通在疫情防控方面合作的心得。
深圳交通中心北京分院高永副院长则分析了“疫情期间互联网响应式交通特征”, 指出,疫情期间包括网约车、定制化公交等多模式的交通出行服务在公共安全保障工作发挥了很显著作用,显著丰富了城市交通运营系统面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的供给能力。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模式、响应式的交通将会提供更便民的服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研究员认为此次疫情中显现出来的泛智慧城市技术,对改善城市的韧性有非常大的帮助。面对新冠肺炎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智慧化技术,为城市提升了“免疫力”。
滴滴出行政府事务高级总监陈楠介绍到,疫情发生后滴滴立即启动全球应急响应机制,将中国实践经验与海外实际相结合,也欢迎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提供指导和帮助,与国际社会齐心协力抗疫。
世界经济论坛(WEF)汽车与无人驾驶领域中国区负责人何鹏则介绍了WEF在全球范围内为抗击新冠疫情做的尝试和努力。他鼓励科技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应对新冠肺炎行动平台”,积极地把中国一些成功的经验向世界各个国家分享。
清华大学-滴滴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在2019年10月15日揭牌成立,联合中心希望在共享出行、出行安全、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城市交通等领域,通过产学合作,推进前沿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阅读原文】进一步了解中心!
更多阅读
· 打造大学企业创新双引擎,滴滴网约车CTO郄小虎应邀出席清华大学首届学术产业论坛
· 联合培养 | SQLFlow走进清华经管学院 清华-哥大商务分析双硕士项目课堂
· 滴滴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SDG Hackathon@Tsinghua并指导队伍获得第二名
做学术界最值得
信赖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