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撞机|比特汹涌 · 未来已来

付梅溪 零壹Lab 2022-10-08


2017,尤其年末,提起“比特”二字,人们想起的大抵会是在国内被禁,而在国际交易市场上一路飘红的比特币,以及朋友圈广为流传的比特币后悔药段子。尽管为数不少的人完全不清楚比特币背后的算法与交易机制,却无碍大家铺天盖地的转发;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人最终保持了对于“比特”二字的熟视无睹。自然,也就少有人会去留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空气一般存在的比特和昂贵的比特币这一看起来颇为矛盾的共生或一体两面。

 

此时此刻,翻读W.J.Mitchell教授写于1995年的《比特之城》于我而言,纯属个人阅读习惯造成的偶然。更加偶然的是,我选择了一种颇具超链接特征的方式来翻读:在读完第一章后,我立刻跳到了名为《比特业》的第六章,直到第七章读毕,又再返回阅读自己单从章节目录名有最多预设和联想的第五章,第四章。

 

正是基于以上阅读,我深信,Mitchell的《比特之城》对于不少人来说将是枯燥和乏味的。以我最先读到的第六章而言,它更像是一份当下互联网经济的早期纲领性论述。你会读到Mitchell竟然在展望我们如今已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生活日常:从有形商品到知识产权(IP)的变迁,从实体交易到电子交易的变迁,电子货币的出现,电子政治与民意调查。换句话说,Mitchell当年预判的大部分趋势如今已然成为了现实。作为预言,它早已失去了其最宝贵的核心价值。

 


那是否意味着可以将这本书弃之如草芥了呢?不妨让我们来读一读Mitchell对于比特业的定义:“(在未来的比特之城里)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比特业——数字信息的生产,转换,发行和消费”。而在最终章,他更是如此写到:“……新的城市模式正在形成,我们有了对既有观念进行重新思考的契机:建筑和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建造它们,它们的真正用途是什么。挑战在于要把这件事做好——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比特”。

 

如果把比特业直接替换为互联网业,我们会发现该论述完全成立。可问题在于:作为数字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我们,是从什么时候起,以及为什么被转换和发行这两个环节扼住了咽喉呢?而在被转换和发行这两个环节扼住咽喉之后,我们还能为未来的建筑和城市提供优质的比特么?又,什么才是优质的比特?国内的BAT,国外的苹果,微软有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比特么?如果Google Glass 和Apple Watch都可算作优质比特的话,那么作为AI的阿尔法Go呢?有没有可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我们能重新把控自己生产出和消费的比特呢?

 

是的,正是由于Mitchell那些枯燥的预判都成为了现实,上述这些看似抽象的提问才恰恰关乎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未来的日常城市生活。

 


比特会如何关乎于城市生活呢?在右派的托夫勒看来,“随着通勤上班意料之中的式微和换工作不用换住处的可能性的增加,我们可以期盼‘社区更大的稳定性’和‘譬如教堂,妇女组织,会所,俱乐部,运动员和青年组织这样的志愿者组织的复兴’——显然,托夫勒设想的是社会的温情的回归。而在彼时的左派理论家看来,SOHO鼓励没有规律的长时间工作,阻碍劳工成立组织,家庭空间变成血汗工厂。在由此而来的电子反乌托邦社会里,”地标有可能就是些与凋敝,破落的内城居民区隔离开来的金融机构建筑群和电子摩天堡垒‘,而更多有钱人的私宅和公寓则“被复杂的监视和安保系统封闭起来,与周围的社区相隔绝”。

 

面对如此截然的预测与推断,95年的Mitchell在《比特之城》里选择了各不相帮。换言之,在他看来,技术或比特本身是中立的,他真正想宣告的仅仅是比特之城的来临这一必然,而至于城市里的生活究竟是走向社区复兴还是滑落为贫富区隔,Mitchell也许无力,也许没有动力去展开探讨。那么,这反过来也就意味着,等待着我们的未来比特之城既可能温情亦可能罪恶。

 

作为任教于MIT的建筑学与媒体艺术教授,Mitchell本是向我们描述描摹未来城市生活,预判现实的城市空间将如何与虚拟的比特之城对接的最佳人选。可是,在阅读中你会发现,Mitchell教授所给出的总是趋势性的论述,总是试图去呈现比特的涌现所开启的理论空间,而并不给出任何具体的描摹性质的生活图景。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对比具体城市生活图景的方式来讨论:当下的城市生活距离Mitchell抽象描述下的比特之城还有多远,以及它究竟更可能变得温情还是疏离?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去比对那些在Mitchell看来对于构建比特之城十分关键的因素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许,这才是这本《比特之城》对于我们的真正意义所在。

 

从书里,我们读到Mitchell所预判的多数微观细节都已实现:手机已成为我们眼睛和耳朵的延伸,大脑与电脑已经开始互联,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倾向于融入我们的身体,物联网或智能家居的兴起亦是比特对于建筑的改造(只有当人体和建筑都经历了比特的改造,比特才能更加顺畅地流动)可即便如此,在大多数人的想象当中,一个纯粹的虚拟的比特之城依旧是难以想象的;似乎在VR技术真正成熟之前,我们始终难以感同身受地步入一座虚拟的城池。

 


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法进入并不意味着城之不存。事实上,在我看来,Mitchell笔下的比特之城早已在虚拟的世界里蔚为大观,只是由于无人可进入,又少有人能想象和描摹,才始终位于大众的视野之外。因此,真正令人担忧的恐怕应该是:当有一天,我们都能轻松出入了,却发现等待着我们的是一座地狱之城,且进出的权利还不在自己手中。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最初:今天的你我有在生产和消费优质的比特么?基于上一个答案,我们又该拿什么来建造一座温情的比特之城呢?


END


主编 / 付梅溪

责编 / 陈静 顾佳蕙

美编 / 傅春妍


零壹Lab

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

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