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最后五十年,他们在做什么?
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
这一年大明王朝四海升平,虽然各地偶有旱涝,时疫流行,山西还有地震发生,但既然没有影响国本,就算不上什么大事。
倒是五年前,也即公元1582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辅政十数年、位高权重的元辅张居正因病过世,得年57岁。
过世前,他正忙着改革赋税,重新丈量全国耕地,这场意外的重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也中断了这位元辅大人雄心勃勃的改革。
年轻的万历皇帝对此感到真切的悲痛,元辅张先生在他幼年即位之后忠心辅佐,十数年来尽心尽力,既为良臣,也是恩师,万历对他一向敬重有加。
然而这一年年底,张居正去世还不到半年,按捺多年的文官集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一点点去皮见骨,年轻的皇帝终于发现了他最敬重的首辅的另一面。
原来这位元辅大人不但言行不一,满口节俭却生活奢侈;而且还玩弄权术,多年来任人唯亲,打压异己。最严重的是据说他还有造反的野心,总兵戚继光的精锐部队就是他谋反篡位的后盾。
总之,生前威风赫赫、令人不敢逼视的元辅张居正,死后被定性为一个欺君罔上、十恶不赦的人物,家产全数被抄,三个儿子官职被夺,长子不堪严刑拷打而自缢身亡。
清算张居正的时候,万历皇帝才19岁,他曾怒不可遏,就像那些奏本说的那样,他觉得张居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以辅政之名行欺君之举。
几年后他才逐渐明白,清算张居正,真正获益的人并不是他自己。
万历十五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这一年张居正已逝去五年,只留下一生的污名。24岁的万历皇帝独坐深宫,这天忽然降下谕旨,询问张居正生前的府邸,被抄后是如何处理的。
已经彻底长大成人的万历皇帝,偶然想起当年的首辅,大约多少有些心绪复杂。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1587年,是明朝万历十五年。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特别的史书,作者黄仁宇以人记史,围绕着万历十五年这一时间节点,讲述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以及李贽等人物身上发生的一些事件。
乍一看,这些人物似乎没什么关联,这些事件似乎也都微不足道。
首先登场的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他9岁登基,自幼受到张居正教导,读书刻苦,偶尔顽劣,总体来说是个当皇帝的好苗子。但是好苗子还没意气风发几年,就被张居正清算一案闹得疲惫不堪,又因为立太子一事被文官怼得太狠,心灰意冷之下,性格敏感细腻的皇帝干脆不干了,从此三十年隐居深宫,不郊不庙不上朝。
万历名相张居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辅政十年来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也颇有成效,只是这一过程得罪人太多,死后不可避免地遭到文官集团的清算。不仅连累家族,还殃及党羽,受张居正提拔过的官员大都倒了霉,这其中就有总兵戚继光。
戚继光是抗倭英雄,但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功离不开政治上的谋划,精锐勇猛的“戚家军”,是靠着张居正、谭纶等人频繁开后门才得以练就的。张居正遭到清算后,戚继光就跟着遭了秧,被革职在家,一贫如洗,几年后孤独凄凉地死去。
申时行是张居正、张四维之后的继任首辅,他牢牢吸取张居正的教训,始终秉持中庸之道,竭力调和文官内部矛盾,不搞事不折腾,力求安定。这位稳重的首辅对万历皇帝的怠政无计可施,最后还是遭到文官们的弹劾,解职归田。
至于海瑞和李贽,一个是刚正不阿的清官,一个是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两人都不为文官集团所喜,最终海瑞名声扫地,李贽在狱中自杀。
暂且不谈别的,单从表面上看,这些人有着一个很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好下场。
似乎有一张巨网套住了他们——巨网之下,无论是挣扎、求索、改革、退让,都无法打破这间森罗密布的囚牢,逃出这场注定倾覆的灾难。
万历十五年,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然而大明帝国已经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它的尽头,只等有人从外面将网撕破。
这张巨网是什么?又是怎样将整个明王朝套牢的呢?
来源:书房记
无限极,立案调查!
我的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蹭到中国来的?
啥是佩奇,别问!问,你就是佩奇!
向领导敬酒的三种话术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