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正确回应活案例:辽宁特教生“大学梦破”事件解析
舆情概述
2月26日午11:22,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客户端以《辽宁一特教学校突然被取消高考资格:“等了8年,大学梦破了”》为题,报道了辽宁朝阳市建平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因当地教育政策的调整,该校的高考生(今年约10名)不能再参加高考。2月27日,辽宁省教育厅对此进行了回应。
相关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截至28日,中国经济网、观察者网、网易等媒体报道数十篇,澎湃新闻网、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网民相关评论数千条,主要为批评朝阳市教育局决定草率,耽误学生青春。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局1月24日回应表示,虽然相关的特殊教育学校无高中办学资质,但并不意味孩子无学可上,家长可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一是选择报考中职专学校的高中部,就读三年后参加相应升学考试;二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考取辽宁省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博爱学校校长李家华曾对此表示,学校不涉及高中教学那些东西,学生是无法参加高考的,(学校)不具备那个资质,也没有对外承认。我们听市教育局的,就按照那个答复(指市教育局在政府官网上的回复)办。
近日,网络媒体上出现了“辽宁一特教学校突然被取消高考资格:‘等了8年,大学梦破了’”的相关报道。我厅高度重视,立即调查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 2018年,我省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经教育部评估确定,2019年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为适应改革需要,2018年10月,我厅研究决定,中止执行《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中同等学力资格认定的通知》(辽教办发〔2017〕75号),并及时通知到省、市招生考试部门。
2. 我厅要求朝阳市和其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解决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及学籍问题,做好高考报名服务等相关工作。
3. 我厅要求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1.媒体点评
(1)澎湃新闻:特教生无法参加高考,当地教育部门要自问几个为什么
相关部门在回应家长质疑时给出的“出路”未免过于牵强、过于轻飘。更关键的是,此事不仅涉及博爱特殊教育学校,还包括朝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北票市特殊教育学校。波及几百上千学生的大事,岂可不重视?
一直是以跳级修改学生学籍的方式使得学生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冒着风险去钻规则漏洞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教育部门人工审核学籍“放水”的同时却对特教学校学生没有电子学籍的这一问题选择性失明才是关键。
无论如何,相关部门的缺位和特教学校的失职,后果不应当让学生来埋单,问题的解决亦不应当以特殊群体学生的高考机遇的丧失为代价。
(2)新京报:特教学校失高考资格,不妨为残疾孩子“特事特办”
改进政策、加强学籍管理,本是教育部门职责所系。当地教育部门“照章办事”,面向学生整体从严掌握,也无可厚非。但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也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残疾孩子的受教育权利予以“特殊保障”。那十多位残疾孩子难参加高考,责任本也不在他们,而在于学校学籍管理方面的力度切换,他们也不应成为“遗留问题”突然得以清理的代价承受者。
鉴于此,不妨对其参加高考的权益加以保障。如果一时间难有妥善的解决方法,不妨参照过往经验,对特殊学生适当沿用人工审核资质的老办法。实际上,给这十来个残疾孩子高考“开绿灯”“特事特办”,伤害不了制度的完整性和严肃性,相反更体现出教育的温度。
2.网民主要观点
(1)批评决定草率,耽误学生青春
@每天跟猫打架有益于身残志坚:胡闹一样的建议……
@痞子里里:教育局的说法太草率了,把孩子的青春都耽搁了。
(2)批评教育局,关联当地政府,认为是政府的责任
@贵阳微新闻:教育局脑袋有包啊!
@贰锅锅1218:政府就是不干人事,干人事的都被政府干了。
@房地产后时代:在政府眼皮底下办了这么多年,难道不是政府的责任吗?
(3)关注学生能否参加高考
@横行沙漠:应该可以作为社会考生参加高考。
@享受无奈:学生是无辜的,你可以让他们这届考,然后安排其他年级的学生转学!
(4)认为问题在于学校
@奥贝斯坦:这个学校明显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办学资格,但为了赚钱故意招生,出了事就掀起舆论让政府解决,左右都是赚。
(二)辽宁省教育厅回应后
1.媒体视角
上游新闻:辽宁官方回应“特教学校被取消高考资格”:各地要做好特教学生高考报名工作
环球网:辽宁教育厅回应特教学校被取消高考资格:积极解决学籍问题
界面新闻:辽宁教育厅回应“等8年突然被取消高考资格”:改革需要
2.网民主要观点
(1)大多批评朝阳市教育局说法耽误学生青春,缺乏过度、温度,官僚做派
@Mickey萝马C丝:再读三年高考?或者直接读中专?谁有这么多三年耗?
@河马:那应该针对2018年入学新生,而不是在读学生。
@我是一个内存条:不想着怎么服务,就想着怎么管理。
(2)部分关注无办学资质问题
@别删哥的号了:无办学资质怎么还能办学这么久。
(3)部分关联“不回东北”等话题
@FlySnow:孩子,将来千万别再回东北了。
事件矛盾解析:就事件本身来讲,虽然不大,但全国类似问题也应该不止一校,想高考的特教生可能更多,此事件矛盾易扩大。约10名学生能否参加高考决定学生及其家长幸福,如不能妥善解决,其学生及家长很难说“放过”,此事件矛盾具有尖锐性、顽固性。博爱学校、落实政策的市教育局、制定政策的省教育厅均牵涉其中,还存在以往学校修改学生学籍、钻规则漏洞等问题,此事件的矛盾复杂、有升级潜在风险。
对全社会来说,该事件叠加教育公平、特殊人群公平两大社会公平问题,易引发全社会深层大矛盾。经历过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以及各类人群的感受、立场不同,很难说能得到一个各方完全满意的结果,此事件矛盾具有变化性。
报道效果观察:此事件报道中,极具情感的、夸张的、采用热词的题目《辽宁一特教学校突然被取消高考资格:“等了8年,大学梦破了”》既吸睛又易引起舆论同情偏向。文章中大量描述学生的努力、不易,来对比有关部门的回应牵强、轻飘、政策不一,进行情感渲染,叙述事件同时引导舆论同情、猜疑、偏向,忽略对事件真相的关注,并最后落脚到特教学生不能参加高考这一核心。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作为地方官媒,本具有一定阅读群体,使得此事件首轮传播度较强。随后,央媒中国经济网等报道使得舆情影响力开始提高,流量媒体澎湃新闻网等的评论文章使得舆情扩大、事件问题要害被引出。
官方回应评析:该事件舆情发生后第二天,辽宁省教育厅进行了回应,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舆论的扩大和恶化。
回应时机上看,回应时机恰当。此舆情事件并非颠覆性舆情事件不一定要马上回应,既未回应过早,让舆论情绪得以宣泄、舆论观点得以清楚,从而有针对、有准备的回应;更未回应过晚,避免了舆情无序升级、负面情绪加重;形成了舆情阻断效果。
回应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先表回应态度、行动,给舆情降温,争取舆论变为理性,方式得当。第二部分,还原事件本身——是为了推进教育改革、而不是突然取消高考资格,消除负面炒作效果使舆论进一步冷静、占据道德高点争取舆论理解,具有很好的舆情缓解效果。但还原事件本身只能让舆论走向理性,平息舆情还需要解决事件矛盾,此处“为适应改革需要”这一过于强调原因是失分点,舆论回应要避讳“解释”。第三部分,以“要求”形式,既不直接承认和定性问题、刺激舆情追究,又不否认问题从而表明了立场和态度、回应舆论关切,巧妙地进行了舆情阻断、矛盾回应;最后一句“做好高考报名服务等相关工作”更是起到了解决矛盾、平复舆论情绪的作用。第四部分,则是从根本上、全面地平复舆论,解决问题。
回应形式上看,遵循网络舆情网上化解的原则,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回应;遵循哪里产生哪里化解的原则,原报道媒体上游新闻来积极宣传报道;回应形式得当。
来源:中正舆情管家
▼
往期精彩回顾▼
“同仁堂”金字招牌被砸给我们的警示
史上最有诗意的离婚答辩状:你我容颜都在渐老,何苦半路分道扬镳?
党媒突然大动作连发三文痛批“吓尿体”等“浮夸自大”风,寓意何在?
机关事业单位生存现状!
第91届奥斯卡完整获奖名单,《绿皮书》不负众望获得最佳影片!
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
槟榔致癌!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暴是怎样刮起来的?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