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师首届博士毕业生的故事,了解一下?

重师大新闻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
2024-09-09


他们跨越山川河流

探寻深埋地下的秘密

他们运用现代科技

为考古研究注入新的生机

他们就是我校首届博士毕业生!


三位博士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

用数年的时光

在古老的遗迹中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看看他们在重师

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考古梦!


何其有幸,学在重师

刘晓亮,我校首届博士毕业生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实践,包括13次考古发掘、9次考古调查勘探、1个国家级课题项目、3个省级课题项目、9个导师横向课题项目等。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发表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并获得了“2021-2022年度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入围奖”等荣誉奖项。


“我很感激,求学之路有良师指引”

2017年,刚跨入研究生生活不到半年的刘晓亮在导师蒋刚的带领下,迎来了第一次田野考古实践。尽管当时正值元宵佳节,但他仍选择坚守岗位,将个人的情感暂时搁置。那天他收拾好行囊,早早从学校出发,搭着绿皮火车一路向西南前行,一到达西昌李家湾遗址,便投身到现场考古勘探中。


此时的他还是个“考古小白”,总是默默跟着老师一起布探方、刮地层、做遗迹、拼陶片、写记录……有老师在的地方就有他在,旁人便开玩笑说,他就像蒋老师的“尾巴”一样。但蒋老师却很高兴有这样的“小尾巴”,总是不厌其详地给他答疑解惑。


长达半年的发掘与整理工作,让刘晓亮收获颇丰。西昌李家湾遗址是当时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参与发掘的最大遗址,实际发掘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其中近500平方米是由刘晓亮发掘清理的。


“是蒋老师带我入门,也是蒋老师鼓励我深入研究。要不是他拿我负责的第一个探方为地层样板方、一点一点指导我,我后面可能也不会那么有底气继续坚持下去。”这次考古发掘为刘晓亮的专业学习打下了系统性而坚实的基础,让他真正感受到“田野是考古人的生命,是考古的根、考古的魂”

刘晓亮(右一)在蒋刚教授(中)带领下进行相关调研


正是蒋刚老师在这次考古发掘中指出了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诸多空白,激发了刘晓亮进一步研究该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兴趣。依托此次发掘的全新材料,刘晓亮在其博士论文中系统探究了安宁河流域先秦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演进与互动关系。


“我很幸福,艰难之时有同袍相助”

读博期间,刘晓亮担任了成都市温江区老坟地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发掘期间,恰逢该地区遭遇了自新中国成立来最严重的降水过程。


连日的雨情使得考古驻地外河水暴涨,阻断了外出的通道;驻地内考古队员和民工们的生活物资难以补给,房间内漏雨、渗水严重;加上临近的湖水漫出,倒灌入遗址探方;考古发掘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诸多压力落在了刘晓亮和考古队员们肩上。


如何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考古发掘工作,保护好文物与文化遗产的安全,成为队员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在老师、同学和民工们不懈努力下,大家 “拧成一股绳”,相互扶持,团结互助,最终顺利完成了遗址的田野发掘与后期整理工作;并在此后多次专业验收与工作汇报中,得到了行业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我在重师待了七年半,这里给了我幸福,也给了我力量。”回忆起校园生活,刘晓亮总是忘不掉与同门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既是彼此成长的支持者,也是生活中相互记录的好伙伴。刘晓亮的微信头像便是师弟在一次出游时的抓拍。照片里的刘晓亮站在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前,张开双臂,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川渝大地的热爱和对考古文博事业的坚定信仰。

刘晓亮在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前的照片


虽然刘晓亮不是重庆本地人,口中的“川渝方言”听着也很是蹩脚,然而每当他和考古队员们身着“重师考古”的“队服”时,当地人都会很热情地支持工作,甚至邀请他们吃个便饭再继续。渐渐地,队员们往返于川渝各地跑调查、做发掘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能迅速融入当地生活,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这均得益于川渝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开放包容的态度,让一个外乡人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心与真诚,并发自内心地为本地的考古文物事业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我很期待,未来之行和同志相伴”

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晓亮所有社交账号上的签名都是“考古,篮球,一道光。”背景则是他对比安宁河流域地理区位的板书草稿。博士生活相较本科和研究生来说,更加简单、孤独,科研与生活两点一线。这些签名和背景,就是他博士生涯的缩影。“考古”是他热爱的研究方向,承载了对未来事业的向往;“篮球”是他业余的爱好,也使他的身心能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心中始终确信的黎明“一道光”,照亮了他如黑夜中茫茫探索的前路,给了他前进的力量。


刘晓亮对比安宁河流域地理区位的板书草稿


博士毕业不是句号,而是新的开始。现在,刘晓亮在成都体育学院历史文化系执教,在继续研究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学到的考古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能够把我从先生们那里学到的知识和在重师学到的考古人的精神都传递给同学们,用自己对专业的热爱感染更多的年轻人”,刘晓亮笑着说,“未来是属于新一代年轻人的!”


他期盼着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身考古文博事业。无论是深耕考古、保护文物还是致力于博物馆的运营推广,都是文化复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脉相承、不可或缺,也只有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进来,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看着自己剪辑的短片《重师博士的故事(第一季)》,刘晓亮满怀感慨地表示,“第一季”意味着这一届仅仅是一个起点,重师博士的故事不止一季,重师考古的篇章也远远不止一季。未来,重师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学海泛舟,梦启未来

周浩,我校首届博士毕业生之一,在科技考古(动物考古方向)的研究中展现了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不懈的奋斗精神。他4次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动物骨骼材料整理,2次担任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现场负责人,2次作为主要人员参与旧石器调查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深入的研究,成功发表了多篇学术期刊论文,为考古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行远自迩,良师引路

周浩在研究生阶段主修的是历史学,谈及为何在博士阶段选择转向考古学领域深造,他说:“我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了历史学与考古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历史学研究中遇到的部分问题需要借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解释,渐渐地就对考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浩坦言,在考古学研究中会面对大量的考古材料,如何深入发掘考古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准确地表达这些信息是他在攻读博士时遇到的最大困难。由于周浩所选择的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尚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同时科技考古还具备跨学科交融的特性,这要求他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解析考古材料中的信息。


要做到这些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学习,更离不开导师的适时点拨和帮助,导师更高层次的科研经历和思维方法为他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四年半时间里,他的博导武仙竹教授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科研条件,每当他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武教授总是耐心地为他答疑解惑,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难题。


从历史学跨专业进入考古学这一相对比较陌生的领域,周浩多少会感到迷茫和不安,是武仙竹教授不断给他鼓励,让他树立起信心,在考古学领域坚持了下来。而他的硕导喻学忠教授,更是他学术生涯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喻教授在研究中给他推荐了大量书籍,帮助他规划未来的研究方向,让他能够顺利地从一名历史学师范生转变为科学研究者的角色。“总之,没有学校的支持和导师的悉心指导,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周浩笑着说道,“我会始终心怀感激,时刻铭记导师们的教诲,不断追求卓越,用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和导师的栽培之恩。”


克难解密,锐意创新

周浩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沿海海产动物遗存研究》,当谈及为何会选择这个选题时,他耐心地解释道:“目前,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牛、马等哺乳动物上,相较之下,海产动物研究是该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的研究能够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丰富动物考古学的内涵。


周浩在实验室


然而,正是由于海产动物研究这一领域基础薄弱,考古材料稀缺,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他提到,在写作时,他的思维时常会陷入僵局,没有思路。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他笑着说:“我采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耍两天。”此外,他还会看一些貌似与论文撰写毫无关联的书,以期通过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来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这种以轻松的心态和策略方法应对难题的方式,让他能够用平和坚定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学术挑战,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自信。


在研究过程中,周浩惊喜地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古人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智慧。他们不仅能够有选择性地捕食易采集、肉食量丰富的海产动物,还能根据海产动物的习性制定捕捞策略,进行捕捞,这一发现让他感到十分惊喜,也让他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这正体现了考古和考古学独有的魅力——跨越时间的洪流与古人对话在这场对话中,窥见历史的深邃,感受人类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融会贯通,教研相长

高中历史教学与考古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资料作为连接古代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周浩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他观察到当前高中历史课程中运用的考古学知识相对较少,他提到,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未来历史教学中将更多的融入和运用考古学知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这种改变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考古资料,帮助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段教学经历为周浩的科研带来很大帮助。作为一名老师,他深谙如何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形式,便于学生掌握。这种简化知识的思维方式,在他的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他能够将自己对科研问题的见解以更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迅速获得同行的认可和理解。这种表达能力正是源于他作为老师时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思维训练,为他在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征途漫漫,行而不辍

“希望我所从事的动物考古研究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新的突破和成绩,同时我也热切期盼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够加入这一领域,壮大我们的队伍。”周浩对动物考古学的发展抱有有很高的期待,他希望随着动物考古学的深入发展,其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能够日益显著,推动中国考古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对此,他也对想要进入考古学领域的同学们给出建议:对考古学的热爱是踏入这一领域的重要动力,只有真正热爱考古学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挖掘、整理、研究中找到乐趣,做出成绩;同时,考古学并非一蹴而就的轻松事业,尤其田野考古条件非常艰苦,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风吹日晒、蚊虫叮咬,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考古面对的是墓葬和出土的器物,因此,考古学的研究是比较枯燥的,“能不能坐得住冷板凳”也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进行考古研究的重要标准。


周浩(右)和导师武仙竹教授(左)在考古工地


“非常感谢重庆师范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平台。”周浩激动地说道。在我校建校70周年之际,他衷心祝愿重庆师范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越来越好!




不忘初心,探索不止

王照魁,我校首届博士毕业生之一,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现为省级考古研究院馆员。在校期间共有10项科研成果,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等项目,参与编写专著《洋澜湖志》,发表多篇学术期刊论文,2019-2022年连续3年获得重庆师范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


兴趣萌发,实践生根

“我本科时学的是历史学专业,相较于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更偏向文献资料的分析和解读。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对需要很多实操的考古学产生了极大兴趣。”从这份兴趣开始,王照魁与考古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是在硕士阶段选择了考古学专业进行研究,硕士毕业后,又前往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工作,实地锻炼了两年。这段时间的锻炼帮助他积累了大量的考古基本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是边工作边考博的,工作非常忙碌,平时还要下工地搞勘探、发掘,所以我就随身带一个小本本,空了就学,空了就看。”两年的艰苦磨炼,不仅让王照魁的内心更加沉稳,也让他对考古有了更深的见解。他认为考古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探索精神,他坦言,自己很喜欢这种探索未知,极深研几的过程,也希望自己能为考古学领域做出一定贡献。

王照魁(左)在考古现场认真记录


科研探索前路漫漫,对王照魁而言,考古学已经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学术之旅,并非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前行。在博士生阶段,王照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术压力,不仅要完成繁重的课题研究,还需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提升动手和实践能力。


相较其他领域,考古学研究非常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对田野考古的重视,在王照魁看来:“考古研究离不开田野考古,田野考古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因此他常常通过下田野考察等实践活动了解现实情况。


2017年,在河南省新乡市平原新区凤湖汉墓群的发掘活动成为了王照魁学术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田野考古经历。那是他第一次跟随考古队伍进行考古发掘。王照魁回忆到:“当时负责人把保存最完好的三座墓葬分给了我,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锻炼学习机会,也说明工地负责人对我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当遇到动物遗存出土的时候,现场负责人感到十分惊讶,在他们以前的发掘中,对动植物遗存并未过多关注和重视,突然有一个学习过动物考古的学生清理出这么多的动物遗存,让他们意外不已。


“在提取动物标本的过程中,新乡市考古所的技工同志还专门在边上观摩交流。我们顶着七月的炎炎烈日,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在欢声笑语中挥汗如雨、酣畅淋漓,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细致、严谨、科学的探索着未知的地下古代遗存。发掘结束后,我顺利促成了重庆师范大学考古系和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合作。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实践能力,也为他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


王照魁形象地比喻道:“从本科到博士,就像是爬楼梯一样,一步一步走实;就像登金字塔一样,一层一层踏深。学知识要学得更扎实,搞研究要搞的更深入。”从课堂争鸣到会议发言,从田野调查到报告撰写,从技能学习到项目负责,从材料整理到论文发表——每一次进步,都是他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结果。如今,已经毕业的王照魁回首读博期间的生活,依然十分感谢那个刻苦勤奋的自己,正是那段经历塑造了今天的他。


波澜壮阔,不负初心

王照魁用“波澜壮阔”四个字来描绘自己的博士生涯。他说:“每个博士生能够毕业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波澜壮阔”四个字不仅道尽了他找材料,做研究,实地考察等过程的艰辛,更意味着他心境的不断开阔。“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研究,我的知识面更丰富,思想也更深远了。”他表示,自己的初心就是在考古学这个领域读博,于是本着目标潜心钻研,最终在重师这个平台上,才能排除万难,成功毕业。


王照魁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他认为,“科技考古是考古界的特种兵。在高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很多材料研究能够更快推进。”相较于传统的考古研究方法,科技考古需要用各种仪器对器物进行实验检测,并运用各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详尽的记录和分析。


在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后,王照魁巧妙地融合了传统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动物骨骼进行精确的测量、鉴定、统计。

王照魁整理出土材料


论文的撰写需要收集大量一手材料并以丰富的文献作为支撑。因此,王照魁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整理从北京运来的44箱北京路县故城材料。时至今日,那些整理材料时的细节仍历历在目,他回忆到,那段时间里,他一个人前往老校区的实验室埋头研究,甚至在实验室里摆放了一张小床以应对长时间的研究工作,日常洗浴就在公共卫生间里。正值炎炎夏日,实验室在九楼,但因电梯故障维修,长达半年时间无法使用,每天他都需要爬上爬下好几个来回,然而,这些并未阻挡王照魁的研究热情,一旦踏入实验室,他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研究之中,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疲惫。

王照魁整理出的骨骼材料


饮水思源,感念师恩

“没有武老师的精心培养,就没有现在的我。”王照魁感慨地表示自己的顺利毕业离不开武仙竹老师的悉心指导。在学术道路上,武老师不仅传授给他专业知识,更在迷茫时为他指点迷津,帮助他逐步成长。


“武老师的存在就像是一盏明灯,在黑暗困顿之时指明我前行的方向。”王照魁真诚地说道。在求学过程中,他曾多次遭遇困难和挫折,但每当这时,武老师总是及时出现,用他的智慧和经验为他解疑释惑,让他能够重新找回信心,继续前行。


他深切感恩导师,也感谢重师,培养了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让他能够以博士身份步入社会,因为每一次的举步维艰,都离不开导师的挺身护佑,每一次的悬之一线,都离不开导师的力挽狂澜。王照魁清晰记得,在一次师门聚餐上,导师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毕业后,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干事业。”这句话时刻激励自己,让他凭借自身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去勇敢面对学术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合影


博士求学生涯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新征程的开启。


如今,王照魁在考古研究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动物考古学研究。虽然工作琐碎,但他深知这是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好机会。王照魁感慨地说:“重师这个平台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与经验,让我在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时可以从容应对。”他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培育和支持,因此他表示自己将永远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进步,与同行们共同推动学术发展、共同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


在我校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他衷心祝愿母校的考古专业能够日益壮大,蓬勃发展,也期待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引领重师考古文博学院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导师寄语




李禹阶 博士生导师、考古学学位点负责人、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学科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学科质量、队伍建设、教学层次、科研成果、学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形成考古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各个培养层次,确立了四个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方向。下一学科发展阶段, 我们的重点是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争取在更多学科方向上形成全国影响力。正是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历史学科才能脱颖而出,在重庆地区建立第一个考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非常感谢重庆市及西南地方各级文博单位的支持、帮助。学科由小到大,学生的考古实习,教师的培养锻炼,都离不开各个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无私帮助为我们的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各位学科教师,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科研与教学上不断拓展新思路、发现新方法,才使学科建设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在人才培养、科学科研等方面不断进步。

第一届博士生的顺利毕业,不仅仅是学科建设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历史学学科发展的新起点。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各高校、 各文博部门都在抓紧时间,推动考古事业蓬勃发展。考古学已经从小众学科成为历史类学科中的显学,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我们只有不断苦练内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研究,争取获得更好成绩,才能在当前的竞争态势中不断前进。




蒋刚 博士生导师、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2018年,我校获批考古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今年,我们迎来了首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对于学院而言,首届博士研究生的顺利毕业是对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肯定,是学院5年努力最鲜活、最动人的印证,更是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要成果。对于毕业生们而言,亦是对自己数载刻苦钻研的总结,是意气风发再向前的起点。


5年来,我们一起走过许多考古工地,走过许多调查现场,翻过的每一页书,讨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我难忘的美好回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与大家一起,不断夯实了专业基础,完善了知识结构,客观上讲,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和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学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看着你们一路走来,我欣慰于能够同行,也欣喜于大家的成长。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你们肩负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考古学发展需要你们,“中国梦”需要你们,希望今后你们无论是在考古一线、博物馆展厅还是其他工作岗位,都要牢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教诲,终身学习、终生奋斗、胸怀大义、自信征途,不辜负自己的寒窗苦读,不辜负自己的一身本领,去书写属于自己、属于重师人的辉煌。




武仙竹 博士生导师、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博士生承载着学校的期望,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从开启博士生涯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学术的探索者、学科的建设者。回想起博士生和导师们一起承担北京路县古城遗址、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贵州牛坡洞遗址等多项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项目研究;回想起他们顶烈日、洒汗水,奔波在川渝考古调查发掘一线。唯有与导师一同攻坚克难,瞄准科技考古前沿结成的科研成果,不断探索学术奥秘、付出辛勤努力,才能创造出多项考古界新纪录,为长江上游历史文化传承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这不仅为个人的成长积累了宝贵财富,也必将成为学校创新发展和川渝地区学科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博士身份步入社会,需要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凭借自身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去勇敢面对学术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博士身份的获得,也意味着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征程,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坚守学术信仰和事业追求,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永远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与同业共同推动学术发展、共同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努力为学术界和社会建设做出杰出贡献。



对待学术,他们时刻充满热情

对待学习,他们永远保持坚韧

亲爱的CNUers

让我们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写 | 葛伊玲 祝鑫嫄 干杰 蒋欣文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封面 | 谭钧

排版 | 蒋欣文

执行编辑 | 谭钧 李钤 桑嫣琪 葛伊玲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声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推送内容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5362723。



往期回顾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