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物馆首届“青年策展人”项目成果发布与评选结果揭晓
“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青年策展人项目”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继2017年成功举办以“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为主题的首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后,持续搭建国内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平台的举措之一。其以积极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为主要途径,以推动博物馆人类学在国内的深入发展为宗旨,积极鼓励青年学子在民族地区开展富有深度的专题性田野调查工作,并参与进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推动民族博物馆展览、研究的创新性发展。
2019第二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专门设立了“青年策展人特别单元”,邀请入选2018年度“青年策展人项目”的六名入围者在会上发布其项目研究成果并进行现场评选。
北京大学博士生孙静
《天地入一舟:泉州的王船仪式与地方世界》
以“船”这一与福建泉州地方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殊物件为核心,以船的意象为设计思路,展示了泉州的历史、地方社会与仪式生活,展现了一舟之间勾连的天、地与人。
∨
日本千叶大学博士生王建明
《祖先的御史:苗族“百鸟衣”守护与传承文化大展》
通过深厚的田野调查,设计了这个展览计划,试图以百鸟衣为切入点,展现苗族村寨的生活智慧、群体生活与村寨共同体意识。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赵婧含
《新媒介语境下馆藏民俗器物的实践转变:以山东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五行八作”器物调研为例》
通过对五行八作博物馆藏品进行再分类,认为在器物进入到博物馆中与原有语境割裂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将物及其背后的社会生活在博物馆中“再语境化”。
∨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宁
《时间的轮转与身份的回归——东部蒙古族萨满教的衰与兴》
通过萨满服饰、法器、道具、文献、视频,试图展现东部蒙古族地区萨满教的变迁与萨满社会境遇的变化。
∨
云南大学硕士生潘娜
《不忘最初 寻找未来——章朗村布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策展计划》
以动静结合的形式,通过展品、景观、影像、歌会、表现布朗人特有的文化价值。
∨
中山大学硕士生杨圆媛
《度•量:唐卡画师的神圣与世俗》
突破了展览语法,拆解并重组与唐卡有关的材料和记忆,以现场装置、多媒体作品、绘画、摄影、互动空间等艺术形式、重新营造宗教与世俗之间的模糊地带。设计了“回归根性”、“佛国世界”、“记忆与技艺”三个并置的词库,吸引观众以个人体验,感知唐卡这一传统技艺在当下面临的特殊境况。
随后,由具有策展经验的资深博物馆工作者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界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主评委和研讨会所有与会专家学者组成的大众评委进行投票评选。
选出优胜奖两名
1 | 中山大学杨圆媛 | 《度·量:唐卡画师的神圣与世俗》 |
2 | 日本千叶大学王建明 | 《祖先的御史:苗族“百鸟衣”守护与传承文化大展》 |
1 | 北京大学孙静 | 《天地入一舟:泉州的王船仪式与地方世界》 |
2 | 中国传媒大学赵婧含 | 《新媒介语境下馆藏民俗器物的实践转变:以山东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五行八作’器物调研为例》 |
3 | 云南大学潘娜 | 《不忘最初 寻找未来——章朗村布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策展计划》 |
4 | 中国社科院海宁 | 《时间的轮转与身份的回归——东部蒙古族萨满教的衰与兴》 |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Michael Rowlands、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教授王嵩山、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长按二维码 ▲ 关注中国民族博物馆
中国民族博物馆
微信号 : icnmuseum
保护和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