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河记忆“专栏】姜敬东:大运河,你与我毗邻而居

2016-08-22 姜敬东 山石榴


大运河,你与我毗邻而居

文/姜敬东


大运河,你与我毗邻而居

作者:姜敬东

 大运河,你与我毗邻而居,在我懵懂的童年,尚不了解你这位老邻居。那时的你,低眉敛目,干渴地匍匐于齐鲁大地之下,没有水流,无声无息。我在你身上来回奔跑,在河坡爬上爬下,采摘野花,尝食野果,追捕蜻蜓和蝴蝶,搜寻指甲盖大小的贝壳。那时的你,瘦弱,寂寞,寒酸,可你却能满足我一切的索取和任性,你是我童年的乐园和亲密的伙伴。

天天厮守玩耍,却不知为何一过大码头向西就开始转向。从闸口到聊城一中去上学,走了整整六年,无论阴晴,转向六年,奇怪的是却不曾迷路迟到。上了中学就不大走河道了,慢慢也有了知心朋友,一起搭伴走在上下学的路上,也就是大运河的两岸,唱歌,讲故事,说电影,议论诗歌,说上课时那些有趣的事儿,赞美心中的英雄,咒骂无耻的小人,有时也争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无论我们争论得多么激烈离谱,甚至把日记本撕碎了扔向你,你从不插话反驳,只是用长长的手臂揽着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前行。

 直到有一天,我在历史课本上发现了你——京杭大运河,着实吓我一跳!当我知道了你的不凡来历和真实身份,查出你的古老年龄和悠远的过往,了解了你的精彩故事和民间传说,尽管你已低到地平面以下很深的位置,没有了流水和舟楫,远离了喧嚣和繁华,被野草和尘埃埋没,但我内心却对你充满了敬畏,我开始仰视你了。时日越久,越是依恋,尤其外出他乡归来之时,看到运河就像看到了家,就像看到了守护家园的父母和兄姊,大运河已由一件客观事物,变成了我生活于斯的这座历史古城的一条主动脉,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

 记得上高中时,周末,几个要好的同学常相约步行去四河头玩。穿过校门口的运河小桥,走过山陕会馆,沿运河岸一直往南走,那时岸上是一条窄窄的凹凸不平的羊肠土路,路两旁荒草杂生,鸟雀纷飞。我们边走边畅谈,想起什么说什么,理想、人生甚至美妙的幻想,无所顾忌。毕业时一群女生还专门在山陕会馆门前的草地上照了张合影留念。如今,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同学们天南地北,有些已失去了联系,但我的好朋友们却依然彼此牵挂,我们谁都无法淡忘那些一起走过的运河之路,在河岸上一起吟唱过的歌曲至今仍犹然盈耳。


1988年与好友刘庆荣(右)在山陕会馆前留念

 京杭大运河、闸口、东关街、聊城一中、山陕会馆等等,这些关键词与我个人的交集已临近半个世纪之久了。我蓦然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我的童年、青年甚至中年,几乎都是在运河岸边度过的。那些杂货店、果子铺、菜市早已拆没了,却都永久留下了烟火味浓的过往。如今,运河风景带已成为聊城市地标式风景旅游区,运河与我家仅一路之隔,相距几十米而已。运河两岸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仅我家周围不出一公里,就有宋代铁塔、千年古槐、大码头、小码头、山陕会馆、傅斯年纪念馆、仁义胡同、清真寺、光岳楼、范筑先纪念馆、海源阁藏书楼等等,我们常常如去邻家串门一样造访,一草一木恪守着四季的轮回,一砖一瓦浸染着岁月的沧桑。

 站在我家阳台上俯瞰,大运河四季风采尽收眼底。春风拂柳,夏花怒放,秋雨绵绵,冬雪皑皑。春、夏、秋季,常见游艇在河面上疾驰而过,把河水从中间冲击分开,碧波骤起。每天早晚,我们都会沿着运河风景区散步,边欣赏美景边锻炼身体。不开心时去河边走走,不一会儿,烦恼就烟消云散了。遇到高兴的事儿也不免去河边逛逛,河里的鱼儿也似乎在与我同乐。

 我与运河朝昔相处,亲近无间。我就是运河里的一滴清水,一尾小鱼,细微但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希翼。我亲眼看着运河由昔日的干涸破败、无人问津,发展建设到今日的碧波荡漾、游客如织,更值得欣喜宽慰的是2014年6月22日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运河成为刻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块巨大的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活化石,我的这位源远流长、德高望重的老邻居,将会带给我更多弥足珍贵的岁月记忆!

 

与好友张淑静(左)在荷香亭留念


作者简介


姜敬东,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星星》《散文百家》《东方女性》《赤子》《极光文艺》《聊城晚报》《中国建设报》等报刊,与诗友合集《一三·一四》,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近期作品

【诗歌】生命之断章(组诗)

【散文】遇见那一树繁花(外一章)

【散文】荷月,拾得一袖香

【散文】长岛之旅

【散文】风蚀的门牌(组章)

【散文】岁月拾零(组章)

【散文】指甲花开

【散文】梦回故园

【散文】风中的蔷薇花

山石榴微信公众平台:ssl201601(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

山石榴原创文学平台理念:荐精品  推新人

【投稿须知】“山石榴”属于您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