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卷云书| 王熙凤教你如何“拒绝”

2016-03-20 赵鹏 检事微言
红楼一梦未成尘,百年迷醉无数人,蕴含万千真宝藏,引来后世苦钻研。我非红学发烧友,只爱辩论与言诠,轻翻经典寻芳迹,习得技巧奉君前。
拒绝是一门艺术,尤其是拒绝那些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先要说明一点,我所说的拒绝,不是硬生生的把别人的要求噎回去——那叫刺儿头,是情商低的具体表现——而是一种既能坚持自我,又能顾全感情的社交能力。首先,你要有勇气,不然只能应声附和;其次,你要有说服力,不然会把对方惹毛;再次,你要有判断力,知道适可而止;最后,你还要有灵活性,懂得用变通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不是一个善于说“不”的人,可能是因为面子太薄,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所以我对这方面的做法比较关注。如果你和我是一样的人,我们不妨来看看王熙凤的做法。今天我找的这段儿,是王熙凤少有的没能“奏效”的劝说,不过其逻辑层次和理由选择仍值得学习。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中,大老爷贾赦看上了老太太的丫鬟鸳鸯,想娶过来做小老婆,便着大太太邢夫人去办理此事。邢夫人对大老爷的话言听计从,不敢怠慢,但又摸不准老太太的脉,估计也觉得自己笨,所以找王熙凤来商量,想让儿媳妇给出个主意,把这件事办成。书中原文:“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可见,王熙凤对婆婆的要求,上来就拒绝了。她的理由是:

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哪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听,很喜欢咱们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反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免有点儿背晦,太太劝劝才是。比不得年轻,做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就算凤姐儿再看不上邢夫人,也终究是人家媳妇,不能把话说得太露骨,所以这段理由略有隐晦。我把这段话可以总结的套路梳理一下:
1多角度论证,充实理由王熙凤这段话表达的都是拒绝的理由,但却从三个角度分别侧重:第一,这件事难度大——老太太不舍得;第二,这件事不该做——这么大年纪一房房娶,耽误别人,毁自己身体,不利于仕途;第三,这件事影响差——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闹起来没脸见人。这三个理由分别从三个角度出发,即应不应做,能不能成功,效果好不好。需要说明的是,在应不应做(即理由二)中,为论证不应这样做,凤姐儿用简短的话又细分了三点理由:对别人不负责,对自己不健康,对事业无益处,这三个具体理由囊括了人们做很多事情所需要考虑的要素。
2排好顺序,增强说服力上述三个理由,如果按我的逻辑,可能会这样排序:这件事不该做,做了影响不好,况且也做不成。但凤姐儿的排序不是这样。而是将难度大放在了第一位,将影响不好放在最后。我觉得这样排序很有道理。首先,该不该是价值判断,而能不能成功是技术判断,人们都不太喜欢听价值判断,把这一点放在最先,会引起反感;而把难度放在最先,则有可能令人“知难而退”。此外,凤姐儿排在第二位的理由,既是不应该做的理由,也是难度大的理由——这些话是老太太说的,老太太既然都这么认为,也必然成功不了;同时这一点还是影响差的理由——做了会让老太太对你们有意见。等于第二个理由兼具了难度大、不应该、影响差这三个要素,放在中间,承上启下,顺序非常合理。
3借别人之言,表达观点

王熙凤对着自己婆婆说话,碍于地位差异也要注意分寸,所以她说了一大堆,表达了三层含义,却没有一点是自己直接的看法。第一点难度大就不用说了,判断的是老太太的态度;第二点说的是不该这么做,表达的应该也是自己的观点,但却以“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做引子,借由老太太的嘴把观点说出来;第三点影响不好,预测的是这件事闹起来别人的态度。这样的做法好处有二,一是整个论证没有直接体现自己的看法,不怕被人说成妄议公公;二是进退自如,万一对方不能接受,还可以用自己的观点修正。


4为对方考虑,少谈自己

还有一点必须要提,那就是整体看来,王熙凤拒绝邢夫人的大思路是为对方着想,而不是强调自己不行。拒绝别人有两种思路,一是强调自己不能胜任,不会办,办不好,让他另请高明;二是强调这件事本身就不该做,言外之意不仅别找我,你也别做。两种思路各有利弊,第一种可能给人感觉你在推脱,不肯帮忙,但毕竟没有否定他的想法,对抗性不强;第二种直接否定了他的想法,对抗性会强,但如果你言之有理,一旦对方接受,会感谢你的提醒,因为毕竟你是在替他考虑问题。王熙凤使用的就是第二种思路。我觉得这种思路更好些。


套路总结最后,我再完整总结一下王熙凤拒绝的套路:我觉得不要这样做——首先,这件事难度太大,恐怕做不成;第二,这件事不该做,(听某某说)一是对别人不道德,二是对自己不健康,三是对事业无益处;第三,这件事容易产生舆情,社会影响太差,弄不好颜面无存。 当然,王熙凤的这套拒绝并没有奏效,不过之后她还有更精彩的应对,我们以后继续探讨。
(完)
《红楼梦》中人说话之道其它文章
  1. 王熙凤教你如何规范答辩
  2. 王熙凤教你如何自证清白
检事微言本号坚持原创转载注明出处图片来源网络版权作者所有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并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