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雜談◇梁冬:為什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很少有變態自殺的?

2016-10-24 喜歡就點- 致中文化


梁冬 正安中医创办人,原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后来加盟百度,担任副总裁。从百度离职后,投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社会公益事业,之后创办正安中医。代表节目有《凤凰早班车》《国学堂》《冬吴相对论》,著有《欢喜》《无畏》等书籍。


摘要

为什么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很少有变态自杀的,因为他需要出来做官的时候,他会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他被皇帝老子撸下来的时候,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来源:《处处见生机》,梁冬著


又说到我的小故事······


| 我一度特别相信:你是谁,你就会碰见谁 |


我是谁▲


从2004年我立志要去学中医到今天,这个过程里面,我的心路历程很有趣。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见到很多很厉害的人:这个人针灸很厉害,那个人踢一脚很厉害,这个人点穴很厉害,那个人开方子很厉害······每一次都跟朋友们说:“啊,我今天又看见高人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也不然,也不究竟,好像他也有治不了的问题,甚至他连他自己的问题也没完全解决,就是郭德纲老师说的“山外青山,楼外青楼”。


然后就很困惑,后来发现不光是身体有问题,原来还有心性的问题,或者说以前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对现在的影响问题。


自己的心一打开,我又碰到很多另一个层面的老师,以前好像这些老师不存在似的。一旦你自己的境界上去了,这些老师全来了。所以我一度特别相信:你是谁,你就会碰见谁。有些人根本不适合去读EMBA,砸锅卖铁,非要混进这个圈,最后连班费都出不起。同学们众筹五个亿的资金,在微信朋友圈发红包,出手就是三千起,他也不知道是抢还是不抢。所以我常常说,也不必攀缘或者刻意穿透你所在的层面,否则必然面临穿透所遭遇的困境。


再然后又发现,原来这些老师讲得这么好的同时,如果你真的和他很熟,你发现他也很郁闷,当他烦恼起来的时候他也真的挺烦恼的,一点也没有像他讲的那样:各种得道的神仙能够随时“菩提”。于是我又产生了新的困惑,这个新的困惑就是:哎,他们到底这样说是干吗呢?还有意义吗?既然他们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听他讲呢?然后又开始困惑。


| 孔子如此大的圣人,他一定很多时候也挺苦的 |


烦恼▲


后来发现,你有意识和没意识还是有区别的。就是说,这些讲授心性之学的老师,虽然他们有的时候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面会陷入他们各自的烦恼里面,但是因为他们有这种知识,有这种修为,他们还是比常人要更快地走出来,或者显得更快地走出来,这也是一个很让人觉得钦佩和羡慕的事情。


于是我自己又到一个境界,就是对那一些讲得很好,但是做得也不够好的人突然产生了由衷的尊重和理解。起码他在“口吐莲花”的时候,那一种真诚和喜悦仍然带给其他人以信心。


前几年我和吴伯凡老师一起出了两本书,包括《欢喜》和《无畏》。这两本书连我的爸妈,我的舅舅他们看了都说:“哎呀,写得太好了!”有时候我看也觉得真的挺好的。但是我很了解我是什么人,也比较了解吴伯凡老师是什么人。如果当你不认识这两个人,不认识梁冬,不认识吴伯凡的时候,你看那本书会觉得那两个人太厉害了;但是当你知道的时候,你也知道他不是假的,他也是在某一刹那很真诚地去表达了他最好的那一部分想法,所以一下子就穿越了。


哪怕你在看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大圣贤的书,一下子也能理解孔子如此大的圣人,他一定很多时候也挺苦的,他一定也觉得自己挺苦的,甚至也挺烦恼的。


后来又有机会真真正正接触到一些我们所有人都认为是大德的人,我心里一下子就释然了,我就知道我不是在等着抓他不高级的部分。他很高级,大家都知道他很高级。有些人就在等着:“你看,我终于发现他其实也是凡人,他也放屁,他也打嗝。”


其实你不是要抓他,而是什么呢?你是要一下子觉得那个东西也是他的一部分,甚至是成就他伟大的那一部分的另外一部分。没有这个东西他也不会有那个东西,没有木棍也不可能点燃一团火,没有阳中的阴也不会有阴外的阳。坎中实,离中虚,离卦中间是阴,外面是阳,如果没有中间的阴怎么会有外面的阳呢?所以它们是全然一体的。火锅店用的甲烷喷到手上,感觉是很冷的,但燃烧起来温度又很高。还有,如果你用手去碰干冰,会造成像火灼伤一样的结果,热总是包含在冷里面的,热和冷本来就是一件事。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接受一些东西了,于是就释然了。


| 为什么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很少有变态自杀的 |


悠然见南山▲


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怎么说都是对的,怎么说又都是错的。胡兰成就说过,任何一个成语对面都有一个也符合道理的成语,比如聚精会神是对的,兼容并存也是对的;格物致知是对的,难得糊涂也是对的。再比如说,什么是佛法?他就说吃茶去。禅宗赵州和尚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呢?你要一门心思研究什么是“是”的时候,它就告诉你什么都不是,那就是那个“是”。


所以你会发现,为什么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很少有变态自杀的,因为他需要出来做官的时候,他会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他被皇帝老子撸下来的时候,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要田园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是又不能太远,就住在郊区,可能皇上还会让他付出。他怎么都合理,入世有儒家的一套体系,出世有佛道双修,老庄和佛家给他带来了很多释然。


请问,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继屈原之后还有谁是主动自杀的?在我印象当中,西方的很多哲学家,最后不是自杀就是神经病,包括狂躁症,抑郁症,最后疯掉的。艺术家也是,比如梵高。屈原是因为和庄子是同时代的人,佛法没有传入。


老庄之后,中国人的心灵里面就已经装上了五套以上的系统,随时可以拿来切换使用。老庄和佛法这两样东西直接造成中国人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这个民族屡次遭到凌辱,屡次都能够活下来。元朝和清朝是很典型的例子。当时本质上来说,所有的汉人都变成了亡国奴。可经过几十年以后,这些外族人又提笼架鸟,写书法。我就没见过满人书法家的满文书法作品,他全是汉文书法作品,他创造了一种不那么会被消灭的可能性,他不自杀。但是当这种生活文化特征过度市井化之后,就会变成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处处见生机》,梁冬著。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编辑整理:致中文化。




白岩松:你为什么总是不高兴?

梁冬:欢喜的秘密

梁冬:儒释道三家如何理解生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