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




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

顾海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阐述,包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多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特别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意蕴上作出多方面的新的论述,极大地拓展了新发展理念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意蕴。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政治经济学的标志性成果。在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从治国理政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2012 年底,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新发展理念是以“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为内在定力的,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的。2015 年底,在进入“十三五”时期节点上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改革“工作总基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就是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方针的。党的十八大五年间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以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发展理念为国是衡论的中心议题。

       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问题时,强调经济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首要的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新发展理念在实现近五年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谋划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指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

       新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和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新概括,对发展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新的要求,发生着全局性的变化,要求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在发挥其“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作用过程中,无论在发展旨向和方法要义、还是在发展路向和实践指南上,都要以处理和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新发展理念在其绩效评价上,要更加注重评价的整体性,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上的整体绩效。新发展理念的绩效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单纯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为标尺,而要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进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为主要标尺,因而是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尺度的。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要义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义的阐释中,强调了基本方略中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突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方略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内涵和指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有机的整体合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和“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着力,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整体推进力量。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观点,特别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将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创新”要着力于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协调”既要坚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以及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绿色”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开放”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共享”要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发展理念还是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的论述中,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问题,其中强调的“科学发展本领”,就是“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这里提出的“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首先就体现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的本领。要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要实现精准脱贫,着力于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 要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发展本领”要在打胜三大攻坚战中得到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得到人民认可、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过程得到体现。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不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世界发展问题的探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困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难以摆脱传统增长模式的“窠臼”,探寻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更成为迫切课题。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包含着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得失成败经验教训的内容,特别包含着针对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各种增长和发展困境问题的探究。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关于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步骤、发展着力点和发展绩效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实践路向,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必然产生重要启示。新发展理念作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将进一步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转自《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