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四周:现象教学起始课
文卫星,上海市特级教师。践行“生态课堂”,做到“两尊重”----即尊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两个度”----思想(哲学或数学)高度和文化厚度。
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近50家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或文章约330多篇。
专著(代表作):《超越逻辑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2009)、《文卫星数学课赏析》(2012)、《挑战高考压轴题
近年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贵州、河南、河北、四川、云南、新疆、宁夏、安徽、山西、重庆等地师生讲学。
欢迎朋友们来稿!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特别欢迎原创文章。只接受word版式的电子稿,文责自负。投稿邮箱:wwxwxh@163.com
现象教学起始课
——以《弧度制》为例
孙四周
内容提要:现象教学强调“回到问题本身”,它的起始课主张从真实的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和思考,形成学生自己的表达(知识)。对于概念和结构,应当着眼于自然生成。现象教学不排斥讲授法,但只能讲授学生无法生成的内容;现象教学也不排斥情境教学,真实的情境就是现象。
关键词:起始课 现象教学生成弧度制
起始课除了引入课题、介绍核心概念以外,往往会呈现对课题的整体看法,以及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给后面的课程定下基调。因此起始课素为教材编写者所看重,也往往是教师着力最深的地方。
课题怎么引入?核心概念从哪里来?这就从牵扯到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了。现象教学主张直面真实的世界,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思考而形成心理表征和符号表征,即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简单灌输。下面就以弧度制教学为例,谈一谈现象教学视角下的起始课教学。
1问题本身
“回到问题本身”是现象教学的唯一口号,研究什么就直接面对.当然这要求教师对课程有个明确的定位,即“它究竟是什么”。
“弧度制”是什么?可以说它是知识,但是作为教师不能止步于此,还应当明白它是什么性质的知识,比如要认清它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
弧度制有两个内容,一是弧度制的定义,二是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如果把弧度制的定义当作陈述性知识,讲授就就太容易了,“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如果把弧度制和角度制的换算当作程序性知识,根据此前多次进行的不同度量制的换算,学生掌握起来也不会觉得太困难.这么说来,本节课似乎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以往常见的教法也是先说说定义,再训练一下换算,然后记
用现象教学的观点看,将与上面截然不同. 这节课的“问题本身”不是弧度制,而是“角的度量”,弧度制只是“度量”方式之一. 要让学生面对一个几何实体——角,而不是面对一个知识点——弧度制.如此一来,学生要做的事情就很多了,比如:明显可感觉到角是有大小,但什么是“角的大小”?怎样进行角的度量、有哪些可能的度量方式、为什么要引进弧度制,以及什么是弧度制、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说穿了,“角”是一种现象,“角的度量”是人类活动,“弧度制”是人类活动的成果.这节课的最终成果就是:用“1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比较简单,更容易被应用,因此就更为重要,也就被当做了一个重要范式,并被上升为科学或文化,如是而已.
【我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我们来画三角形.
生:(准备).
师:先随便画一个三角形.接着,画一个小一点的三角形、再画一个更小的、更小的、小到看不见……(学生一直在画三角形)。
回到第一个三角形,现在来画一个大一点的、再画一个更大的、更大的、大到超出纸面的……用手在空中比划一个,它可以超出这个宇宙……
师:这些三角形小到看不见,大到超出宇宙,它们的内角和——
生:都等于180°.
师: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为什么?
生: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边是射线.
师:所以,我们度量角并不是度量角两边的长度.那是度量什么的?
生1:度量角对边的长度.
师:那么是不是对边越长,角就越大?
学:不是。
生2:度量角所对的弧的长度.
师:是不是所对的弧越长,角就越大?
生:还不是。
生3:是度量角所对弧的度数.
师:什么叫弧的度数?
生3:就是看那段弧含有多少度.
师:那么,1°的弧是怎么定义的?
生:就是一个圆周的360分之一.
师:很好.我们回到了角度制的定义,就把问题看清楚了.“1°角”是指圆周360分之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那么,这里定义的1°角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系吗?
生:没有,都是把圆周360等分,每个圆的每一个份所对的圆心角都相等,都是1°角.
师:那么,给你一个圆,你会把它360等分吗?
生:不会.
师:如此说来,要得到1°的角并不容易.
生:用量角器.
师:量角器也是人造出来的,又该怎样制作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呢?……实际上,人类需要测量的东西很多,最容易测量是什么呢?
生:是长度。
师:那面积呢?体积呢?
生:面积、体积等都不是直接测量的,是通过长度计算出来的.
师:是的。就算是温度、重量、电流强度等,这些与长度无关的量,也都转化为对长度的测量,比如温度计、杆秤、电流表等。就是对时间的测量,也是转化为长度的。这些都不奇怪,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的就是长度。那么,角的测量是不是也这样呢?
由此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圆里,弧长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大小相等.这个角很特别,我们就称它是1弧度的角,记为1rad.(写出完整定义(此处略))
师:定义1rad的角,是想干什么?
生:可以用这个角区度量其他角.
师:你能画出2rad的角吗?
生:(两个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用半径长的漆包线截取两次即可)
师:3rad的角呢?
生:截3次.
上述的教学过程,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1rad,而是从“怎样度量角”开始,把这个当作问题的起源,也是活动的出发点.很自然地发现可以用“手里已有”的半径作单位,于是引进了一种度量形式.或许有人会说,如果用半径当弦,不是也可以定义一个圆心角(这个角是60°)吗?问题是,如果用“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当作1个单位”,长度等于2个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就不是2单位,这不符合我们的几何直观.当然,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不必要主动涉及(为了保了保持生成的流畅性).类似的,大圆和小圆中,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这一点也是不去证明的.利用人的直觉,在教学中不但是可以的还是提倡的,只要直觉符合逻辑就不必生硬地转到逻辑上。
2联系与结构
任何一个独立的概念都是没有价值的,也是不容易记住的.在新的概念形成后,就要和原先的认知体系建立联系,向着结构化方向发展.布鲁纳的观点是:教授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结构。
【我的设计(续1)】
师:我们来画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角,6弧度的.
(说明:上面已经画过2弧度、3弧度的角,可是在画6弧度的角时学生犹豫了起来.原因是:“6弧度的角”有没有超过1周角?这不是能用眼睛看出来的,必须经过精细的计算).
3 背景与展望
一般来讲,起始课会介绍知识的产生背景、逻辑演进并对应用前景作出展望,这其实是哲学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具体化.现象教学的起始课同样要关注这三个问题.介绍历史事实,容易找到知识的固着点;理解逻辑顺序,容易建立知识结构;展望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我的设计(续2)】
师:总结出下面的对应关系(板书):
师:当我们把角的弧度数当作实数看待的时候,对它的运算、求解等等都会带来很大的便利.相信同学们对度分秒运算时的困难已有所体会,那样的困难在弧度制里已经消除.是谁那么机智,发明出用弧度制来度量角呢?
4 知识拓展
接下来是历史介绍,从度分秒制、弧度制、密位制,谈角的度量演化史,让学生了解人类不停的探索历程,可详可略,大致如下:
1弧度这个单位太大,虽然理论上方便但在实际中用起来不便于精确度量(特别是在军事上),于是毫弧度(mRad)就应运而生。“毫”通常是指一千分之一,显然:1Rad=1000mRad它的意义为:在半径为1000的圆周上,1个单位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1毫弧度。对于360°的圆周,就有:360°=2πRad=2000πmRad≈2000×3.1416mRad=6283.2mRad.因为6283.2不是一个整数,人们便将它取整。俄罗斯人将其取整为6000,它的优点是计算方便。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其取整为6400,它的优点是在制作机械罗盘时,进行6次二等分后它为100,是个整数,容易画刻度。也有的国家将其取整为6300,这个取法的优点是与毫弧度最为接近,不过意义不大。取整后这个角度单位就不能称为毫弧度了,于是给它取了个新的名字叫mil。有人说它最早是由德国人创立的,估计该角度单位最早应该用在航海上。mil翻译成中文叫密位,可见密位是由毫弧度转化来的,二者非常接近。于是就有:360°=6000mil(俄制)或360°=6400mil(法制).
咱们中国呢?大陆采用6000 密位制,台湾采用6400密位制。在角的度量上,咱们中国早就实行了一国两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在有计算机的系统中不再使用密位作角度单位,而是直接用毫弧度了,因而自动在新观念下实现了统一。
在谈背景与展望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人类思想进步的脉络,略去琐碎的细节,对细节的过分关注有害于对事物的整体理解.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强调领先世界多少年,那种廉价的虚荣心不需要.即使从“爱国主义”角度看,如果在领先的某个点上大肆渲染,在不领先的地方便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在世界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不能给学生留下这样的潜意识:我们要和全世界比高低.应该融入世界而不是征服世界,这是价值观也是胸怀.
(2)描述前景时只能向学生介绍能听懂的,或者稍加解释就能听懂的部分,完全听不懂的不能介绍.人不是因为看见而知道,而是因为知道而看见.人只能看到所懂的那一个层次,超出这个层次的,凭口头告知没有效果.比如在弧度制这节课上,就不适合介绍炮兵是怎样用“密位”瞄准目标的,尽管它很有趣.
(3)起始课上要不要介绍整个课程(一整章或一整节)的概念图?我认为没有必要,除非学生能懂.当然,概念图在总结课上是很有价值的。
结语
鉴于起始课为后续教学“定了调”,故尤其要“以学定教”.
老师对知识的了解肯定远远多于教材所给予的,因此要注意别把课堂变成知识的展示.弧度制这节课,“我的设计”及“续”里反复让学生画图,就是要让他们充分活动,以获得切身体验,体验过的才能被感悟. 现象教学不排斥讲授法,但只能讲授学生无法生成的内容,比如学术名词、人为约定、专用符号等;现象教学也不排斥情境教学法,真实的情境就是现象。因此,现象教学可以吸收以前诸多教学法的优点,使得学生在真实的现象面前进行真实的思考、获得属于自己的实在的知识。
给予学生知识,他们能学会,路径是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评价;给予学生现象,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它、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它。虽然最后都能得到知识,但后者才关乎核心素养。如果进行层次上的区分,则现象是形而下的,知识是形而上的。当把知识当作现象对待的时候,就可能产生高于它的知识,人类的文明因此而进步。所以,现象教学与知识教学的区别,主要是观念上的而不是技术上的。现象教学着眼于人的发展,而不是让人去继承或记忆(知识)。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呼吁教育变革,显然是对教育现状的不满。那么,改什么?肯定不能停留在技术、手段和技巧上,必须有观念上的转变。如果用先进的技术、娴熟的手段、高超的技巧,去落实旧有的观念,那就不是“变革”而是“强化”。
教育的变革从观念开始,教学的变革从起始课开始。现象教学的起始课,确有变革的意味。
参考文献
[1]何睦,罗建宇,高中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5.
[2]孙四周,现象教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9.5.
[3]水菊芳,从情境到现象:再进一步的数学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3(10-14)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7(33-35)
[4]孙四周,现象教学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3(5-9)
[5]李宏铭,数学现象教学的实施及评价概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