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广东医人从抗日救亡的硝烟中走来

铭记历史 广东医科大学 2022-10-08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自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一寸山河一寸血

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不顾生死

保卫河山

我们不能忘记

这些广东医人曾经为了祖国

挺身而出

浴血奋战


高彪:与白求恩并肩抗战

图为年轻时的高彪


高彪先后担任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党委书记。1910年,高彪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一个贫苦农家。1930年,19岁的他参加红军,跟随毛主席的队伍上井冈山,很快当上连长。当时,苏区环境恶劣,斗争形势复杂,红军缺医少药,医务人员和药品奇缺。因祖父是乡村医生,高彪略懂药理知识,便自告奋勇当上了红军救护员,在红四军先后任护士、护士长、护士学校学员、卫生队班长、卫生部医助,经历了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他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曾救护过红四军最高指战员。

1937年10月,高彪随部队进入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在山西五台山,由于医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突出,高彪被誉为红军培养的“土专家”。但是他并不满足,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刻苦学习医术。

1938年2月,在晋察冀军区医院,高彪与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成为同事,在抗日救亡的烽火岁月里并肩作战。


高彪(右一)在我校时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研。

黄其江:南路革命老前辈

图为年轻时的黄其江


黄其江曾任我校党委书记、副院长。1938年6月,黄其江在省立江村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派回广东遂溪开展工作,发展党组织,组织青年团体开展青年运动。他组织青年组成抗日救亡下乡巡回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立遂溪青年抗敌同志会,大会选举黄其江等11人为干事会干事。青抗会成立后,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活动。


1943年10月遂溪抗日武装于整编后南下海康、徐闻活动。整编后余下的一百多人由黄其江等人率领。11月黄其江等人率领整编后余下的武装人员到达杨柑,与东区抗日武装合编为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


1945年1月南路各县的抗日主力部队统一编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黄其江任政治处主任。2月下旬,遂溪西北区党组织在黄其江的具体布置下,在山家新村成立遂溪西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区政府完全控制的地区是当时南路敌后革命基础最好的抗日根据地,在南路抗日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附属医院开工时黄其江(左一)与专家教授们合影。

校园里的三老铜像也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左边高彪、中间黄其江都曾参加过抗战。


谢军: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而改名

图为年轻时的谢军


我校目前健在的抗战老战士只有附属医院首任儿科主任谢军教授和我校原后勤总务处罗国华处长。将近百旬的谢军教授是北京人,早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她17岁便投奔革命,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当年就教过她,他管学生们叫宝贝们,鼓励大家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奋斗。


尽管年事已高,但说起抗战谢军仍然对往事记忆犹新。她说起与母亲告别的往事,含泪道:“妈妈,我要去干革命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谢军原姓余,为了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当时的入党介绍人给她取“谢军”的假名,后来一直使用到现在。

校领导慰问谢军老教授

罗国华:夜行二十多公里送情报

图为年轻时的罗国华


学校原后勤总务处罗国华处长在1941年年仅14岁时投身革命事业,当时的工作是地下秘密通讯员,主要负责将各类信件和资料等重要情报送出去,有时要在夜间独自一人行走二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并且要躲避多方的搜查,与敌人斗智斗勇。


要将情报完好、安全地送出,这在炮火连天、敌军搜索严密的当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在送情报过程中,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要想过河,必须得游过去,但这样会弄湿纸质信件。罗国华想办法把信件藏在帽子里,或者把竹子挖空,做成竹筒,再放进去,两端用黄泥封住,避免信件进水。有时,为了掩人耳目,罗国华把信件弄成和烟纸差不多大小,混入烟纸中,或者用淀粉写字,再用碘现字。


据罗国华等人回忆,学校老领导阮建华、刘秉之、孙和斋、符在泽、李克平等人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

校领导慰问罗国华



今天

七七事变85周年

铭记历史

勿忘昨日的苦难辉煌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今天

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让我们以新担当新作为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资料来源/校史馆、档案室、湛江日报、中国军网

编辑/叶洁 高苗青

责编/周圆

复核/吴志华

审发/冯锦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