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在水关长城,迎接秋分!和我们以前见到的敌楼不同,水关长城的敌楼,在古时候有一种特殊的职能:疏导水流、以水拒敌。它既是敌楼,又是水门,像这样的建筑形制在长城沿线很少见到。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今天在这儿已经看不到水了,而水关长城的名字,一直延续了下来。

今天,我们在这里感受秋意。如果说立秋是秋天的序,那么秋分正带着我们走向秋天的正文!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已经进入了秋天。秋分,和春分一样,“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黑白对等,凉热参半,在我们面前从容地展示出一种均衡之美。

今年的秋分,是第五个“丰收节”。“节气”是历史层面上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丰收节”是现实情境下农耕文明成果的展示。当“秋分”节气遇上“丰收”节日,既是双重仪式感的叠加,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农耕文明跨时空的对话。在这个时节,我们到乡村去,会看到乡亲们收割、晾晒、装仓,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脚踩大地的踏实感,还有新粮入仓的获得感。

乡村的“送秋牛”仪式,也会让我们联想到立春时“鞭春牛”的这种风俗。这更让我们感受到从春天到秋天的那种辛苦,从耕耘到收获的那种欣喜。最近,我看到一些来自东北农场的照片。在照片上,我看到在大片稻田里,用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种出的“稻田画”已经显出鲜明的轮廓和颜色,在秋天的阳光里真是惊艳!这个时节,放眼望去,秋分就像一支笔,正在大地上作画,赤橙黄绿,浓墨重彩……

在今年的秋分到寒露之间,我们会迎来一个日子: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的传统习俗,我们大家都熟悉:配茱萸、登高、饮菊花酒。“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让这日子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九”有长久的含意,九九,吉祥的好日子。

在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我们中国人有了法定的老年节,就在重阳节同一天,这个日子被赋予了“敬老”的含义,就使得晚辈有了一个向长辈表达孝心、表达敬意的日子。

这是詹天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中国的“铁路之父”住在这里,他是在哪一个桌前画图?又是在哪盏灯前苦思苦想?他在这个小院儿住了一年,24个节气的寒暑,他都在这里经历过。今天,我们到这儿来寻找他的痕迹。在詹天佑居住的这个小院儿里,我们可以如此清晰地看见长城。这让我们联想:当年詹天佑在这里端详长城的时候,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就在长城脚下。

大家还记得吧?清明时节,我们乘坐“开往春天的列车”就沿着那条铁路穿越了“居庸花海”;眼下,时节已经到了秋分,我在想,在那条著名的人字铁路的旁边,有多少双眼睛,在凝视这秋色?

水关长城建于明代。在明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就是北京的月坛。月坛是用来祭月的地方,而古时祭月正是在秋分节气。古人敬畏天地日月,敬重二十四节气。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传统: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古人面对着月亮有这样的表达,而我们今天面对月亮,也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比如,当月光落在漫漫戈壁中的嘉峪关,我们可以去感受“边关冷月”的苍凉与孤寂;当月光洒在渤海边的山海关,我们可以去感受“海上明月”的空灵与浪漫 。

不管是长城的月,还是床前的月;不管是游子路上的月,还是老家窗口的月,都让我们由衷地赞叹这秋分的月真好!当我们仰望明月的时候,也会想到: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们,能不能看到月光下的长城呢?看到长城,就看到了家。看到月光,就感受到了秋分之美……




诗意·秋分


朗读者:倪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姥姥语录》(节选)

(作者:倪萍)

“丰收”在姥姥的日子里是很金贵的两个字。穷的时候,丰收了的喜悦天天挂在姥姥那好看的脸上。

姥姥说:“连秋收的日子都不知道紧忙乎的人,那可就对不住春和夏了。到了冬天你就知道这一年算是白过了。”

姥姥说,秋的日子得一天当两天过。赶着天好,把秋地瓜晾干。她拣出最好的地瓜煮熟了,再一个一个扒光了皮,浑身一丝不挂的地瓜们被姥姥晒在房顶上,有白瓤的,有红瓤的,远远看去像一团一团的花儿,姥姥的房子像个大粮仓一样在村里特别扎眼。地瓜晒得半干不干的时候把它们闷进坛子里,坛子口是开着的,为的是让秋风风干。接近初冬的时候,坛子里的地瓜就变成了一块块布满雪花一样白霜的地瓜干了,这些白霜都是地瓜中自然分泌出的糖分。糖挂在表面,地瓜干里软中带硬,是筋筋道道的美食。

姥姥说:“在地底下埋的东西都是好东西,都是吃了有劲儿的东西,它往地里扎,那个力就是生命力。人也是这样,有本事的人都不是在表面能说会道,开个花几日就败了,扎个根儿人才能长久。”

图文编辑|王   宇

视频来源|央视频



往期精选

●  敬一丹|《感动中国》二十年,一起走过

●  敬一丹|长城脚下,听到春分战鼓

●  敬一丹|是什么把夏夜点亮?

●  敬一丹|你还记得《数九歌》吗?

●  敬一丹|立秋是序,秋是过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