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独家传授:让孩子爱上读书的三大妙招
很多家长、老师跟我交流时,往往都会问到这样的问题:
星星老师,孩子总是读那些没营养的书怎么办?
星星老师,孩子读了很多书,为什么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得不到提升?
其实,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第一问里。
而第一问自有解决方案。
当很多学校和地区都在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时,如果你有心,看到他们的宣传报道,只要打开其中的读书图片,放大,看看孩子手中正在读的书,再看看身边书架上摆放的书,大概就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在做阅读,做高品质的阅读。
我们的儿童阅读看起来在蓬勃发展,可是很多孩子读书的品质并不高。而作为一个学习阅读的新鲜读书人,他们如果长时间都在读一个层次的书,每读一本书都在追逐故事情节,不难想象,这些孩子,哪怕读再多的书,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提升并无多大帮助。
在这里,我就不点名指出是哪些人的哪些书了。如果你家有小孩,请打开他的书包,翻出他正在看的课外书,看看书名和作者,看看封面的画风,甚至可以留心一下出版社,然后,耐心地读上十来分钟,大概就能知道这本书对孩子阅读品质的提升究竟有多大作用。
好,说说我自己在班上的做法吧。
我正在教的是四年级一个班。我将百班千人之前四年级读过的书列了一份清单,打印出来,给每个孩子贴在语文书中,这将是他们这个学期需要读完的。这些书,班级配了两套,孩子喜欢的话,家里可以自行购买。为了鼓励孩子打开它们,有心的家委专门请我写了两句话,贴在书封右上角——这本书里沉睡的故事,需要你用阅读开唤醒。
班级肯定是要有书柜的。而只有这点儿书,显然不够。除了上一届六年级给我们留下一部分爱心图书之外,我从自己的书架上,请孩子们挑选了一部分书搬到教室里。这样,有书读,就有了希望。
上个月是深圳读书月,我策划了一组活动。读书虽然是私人行为,且大多是静悄悄发生着,但并不排斥一些有趣的活动。好的读书活动,会充分激发读书人的阅读热情。
这是一组阅读挑战活动。
第一关,每个人介绍一本自己正在看的好书。
一般来说,很多老师都会让孩子上台介绍自己正在看的书,这时,总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之所以要强调“好书”,是建立在我已经带领他们读了一年的书的基础上,我相信,他们已经对书品有了一定的鉴赏力。
果然,从分享的情况来看,登台展示、被孩子们捧在手里的,都是很不错的书。(合影因为都是孩子们的正面照,所以换作以下这张。)
第二关,介绍自己持续阅读的时间,比一比谁坚持读书的时间最长。
一个星期以后,再次询问他们的阅读进展,并了解他们每天的阅读时间,在哪里读,每次大概读多少页,周末的时候,最长能坚持不受干扰地读多久的书。
这样的交流,不必在意最终的结果,而是要努力营造一种氛围:每天都要读书,随身都要带着书,学会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读书时不受干扰保持专注是一件很酷的事,长时间地阅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当然,不要趴在床上看书,不要走路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安全第一,视力保护很重要。
我也会分享我的读书场景。老师的言传身教是灵丹妙药。
我会分享每天床头放的是什么书,沙发上打开的是什么书,包里随身背着的是什么书,办公室里在看的又是什么书……我会告诉孩子们,每天我宁愿不坐校车不搭公交而选择地铁出行,就是看中了可以在地铁上读书。地铁上几乎没人看书的,大家都是捧着手机刷呀刷,而此时,唯有我在看书。这是一件多酷的事。
唯一的不好,是有时看得入了迷,坐过了站,或者坐错了方向……
每每听到这些,总会引来孩子们的一阵哄笑。
种子种下去,总会发芽的。
现在,在我的班上,孩子们排队等我改作业时,他们都会捧着一本书!
第三关,分享自己正在啃的有难度的书。
日本阅读整理学专家外山滋比古曾经提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在我的《彩色的阅读教室》里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简单来说,读起来没有障碍毫无难度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无法提升阅读力。所以,我们不能让自己老是待在阅读的舒适区里,要不断挑战自己,学会去啃一些有厚度有难度的书。这就是爬坡阅读。
当我们邀请孩子们带来正在啃或者想挑战的“难书”“厚书”时,你再也不会担心有垃圾书进入孩子的视野了,更多的经典就在孩子们手中被翻阅。你能看到阅读能力正在这样高品质的阅读中迅速提升。
像这样读书长大的孩子,如果还有人担心将来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不过关,那真是无知。
当然,老师自己也要率先介绍。你不能只在旁边鼓掌,而自己不动。我向孩子们分享的是厚达658页的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传记《不完美的一生》。对于习惯同时打开多本书阅读的我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我居然还信誓旦旦地告诉孩子们:我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我想不通,这是哪里来的勇气和信心。
没办法,哪怕是打肿脸充胖子,我也得硬着头皮读下去。
幸好,这本书很好读。是我最近喜欢的主题。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我这哪里是在激发班级孩子的阅读热情啊,我分明是在点燃自己,且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