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学会奖"接收三维声作品参评,你知道该怎么交片吗?
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的声音"学会奖"评选活动又要开始了。
上个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报送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20年"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参评作品的通知"。(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相关文件)。
和往年一样,这次学会的"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以下简称"学会奖")评奖仍然分"电影类"和"电视与新媒体类"两个大类进行。严格地说,"新媒体"其实是去年才出现在评奖的视野范围之内。这也是学会顺应时代趋势做出的变革。如此,一些在新媒体平台上热播的网剧综艺等内容也有机会参与国内最高规格的专业音频评奖,这对于鼓励更多优质内容的生产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样是去年发生的变革是学会奖的"电视与新媒体类"的评奖开始接收三维声作品参评,极大地鼓舞了各级制作团队进行三维声创作的热情。所以今年学会奖会继续接收各报送单位提交的三维声作品。
关于文件的格式,随通知下发的附件二"2020年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I电视与新媒体类 参评作品要求"(以下简称"参评要求")中,做了如下规定:
这几行文字规定了送评的三维声作品应该提交什么样的文件格式。白菜君接下来会给大家简单地做一个解释,并介绍一下如何生成符合要求的文件。希望对那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拿出自己的三维声作品送评的小伙伴们能有所帮助。
"参评要求"中关于三维声作品的文件格式要求,用直白的语言说出来就是:
(根据您的节目形式/制作方式/制作条件等等因素)可以提交三维声音频的母版文件,也可以提交(适配三维声作品评审监听环境要求的)5.1.4格式的分声道文件。
以下我们以杜比全景声为例来对三维声母版文件进行解释。
杜比全景声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生态系统最为齐备的三维声技术。它的一大技术特色就是引入了所谓的"对象(Object)"概念,每一个对象,在三维空间之内都有其对应的空间坐标。这些空间位置坐标以及其他的一些有关对象的描述信息,会以元数据(Metadata)的形式保存记录并和音频信息一起携载传输并交付。所以,在谈到母版文件这个概念的时候,杜比全景声和我们熟悉的立体声或者环绕声节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仅有音频文件是不够的。
这也是"参评文件"中关于三维声母版文件的描述中,这段定语的含义
"包含完整的Audio Bed、Object和元数据" 的含义就是母版文件中除了音频文件,还需要包含元数据。其中"Audio Bed"(音床、声床)和"Object"都是音频内容。(白菜君注:在杜比全景声的系统中,Audio Bed会占用10个声道,Object最多可以有118个,所以音频文件最多是128个声道。)
一个杜比全景声母版文件(Dolby Atmos Master File,以下简称DAMF)的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其中
.atmos 文件描述的是母版文件中所有内容的基本信息
.atmos.audio文件包含了前文所述的所有音频文件(Bed+Object)
.atmos.metadata 文件及包含前文所述的对象的坐标信息,包括静态的和动态
.atmos.dbmd文件则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参数信息。
各位在提交文件之前,请仔细留意文件夹中是否包含有这几个文件哈.
注意:
只有在使用3.0版本以后的杜比全景声渲染器(包括DAPS、DAMS、RMU)生成的母版文件才包含上述四个文件。使用早于3.0版本的渲染器生成的母版文件中,不包含.atmos.dbmd文件。
所以如果您的文件夹中只有三个文件:
.atmos 文件
.atmos.audio文件
.atmos.metadata 文件
多半是渲染器版本有点老,不必焦虑。
尽管如此,白菜君还是建议您去升级一下渲染器,因为确实真香.......请参阅:
关于如何生成杜比全景声的母版文件,白菜君之前的推文中有过介绍,
喜欢看文字的,请参阅:
喜欢看视频的,请点击:
具体到实际操作中的内容生产环节,一些类型的节目例如影视剧、纪录片、综艺,会通过后期制作完成内容的交。这些类型的节目在制作杜比全景声格式的时候都会生成DAMF文件。
在学会奖评奖的过程当中,会使用杜比全景声渲染器播放各位提交上来的DAMF文件,画面则通过音频工作站(通常是Avid Pro Tools)播放。画面和DAMF之间通过时间码保持同步。(所以这里请大家注意哈,如果提交的是杜比全景声母版文件,也应该确保其"与视频文件完全同步,且长度一致,齐头齐尾"。这个要求与"参评文件"中关于分声道文件与视频文件同步的要求是一致的。)
从去年的评奖来看,评审环境搭建的扬声器系统配置是5.1.4。但是因为提交的是DAMF母版文件,所以无论是将来的监听系统搭建成为7.1.4还是9.1.6或者更高的规格,元数据都可以指导渲染器将声音准确地定位到空间中它(们)应该在的那个位置。这应该是以杜比全景声为代表的基于对象的沉浸式音频技术(Object Based Immersive Audio)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声道的音频(Channel Based Audio)最大的进步。
说到Channel Based Audio,不得不提到这次的"参评文件"中对于三维声的音频格式还有另外的规定:"也可以是5.1.4分声道wave文件"
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些现场直播类型的节目,比如说体育比赛、音乐会或大型综艺。从制作流程和工艺上来看,杜比全景声的直播和后期有很大的不同。在直播的制作流程中,音频制作系统交付给下一级编码回传系统的音频信号,是5.1.4的格式。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提交分声道的文件即可。
顺便说一下关于.4声道的命名。
"参评文件"中使用的命名规则是LTF/RTF/LTB/RTB,在有些场景里面是LTF/RTF/LTR/RTR,其实大家说的都是一回事,R=Rear, B=Back,都相对于F(Front)而言,指的是后面。
所以,
LTF=左上前
RTF=右上前
LTB=LTR=左上后
RTB=RTR=右上后
至此,关于学会奖三维声作品的声音交付格式就介绍完了。白菜君只能帮到这里啦,剩下的,就看各位了,十分期待能够听到精彩的作品啊。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去年学会奖的一些数据统计。(少数民族语译制类作品未列入统计)
第一次接收三维声作品,就占了所有作品的37%。
在获奖作品中,三维声作品的获奖比例占到了一半。
下图是不同类型的作品,三维声的报送比例和获奖比例。可以看出:
在获奖的三维声节目中,综艺类节目占比最高,其次是体育类节目。专题类节目(纪录片)获奖比例最低。这或许和节目的制作特点相关( - 综艺类、体育类节目以直播为主,制作周期相对较短,更适应现有电视台的工作特点;而专题类节目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前期采集+后期制作所需的制作周期也相对较长,比较接近于影视剧的制作工艺。在目前的情况下,电视台能够产出一定数量的环绕声版甚至是三维声版的专题类内容已是相当不易,说明内容生产者对于节目的品质还是有相当的要求。)
评奖现场之一,真力(Genelec)扬声器搭建的5.1.4监听系统
顺便说一句,去年的"金帆奖"也加入了三维声的评选喔.....
请参阅:
特别鸣谢
米ting老师
小韭哥老师
子祥老师
对本文的高价值建议和意见
———— / END / ————
2B还是不2B,这或许是个问题
但是
“干,还是不干,从来都不是问题”
扫码关注白菜君,不定期科普吐槽八卦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