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影视专家汇聚|AME影视计划剧本工作坊师资团队介绍
课程安排主要包括,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分组实践、独立写作四个环节。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经典剧本写作、文学创作与叙事结构、剧本创作中的画面思维、剧本改编的可能性研究、媒介感知与媒介思维、“社会性”和“纪实性”电影创作等课程。
教学团队主要包括,国内一线影视创作人和重要电影人、知名艺术家和策展人等。
授课导师
孙承健
编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导师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电影报刊副会长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主要理论研究方向:影像叙事研究、电影社会学研究
主要实践活动:从事电影项目策划、电影与电视剧文本评估等相关实践。国家级重大课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第六组负责人
程然
艺术家、导演
程然绘画专业出身,2003 年时抛弃艺术工作,成为一个在艺术家影院工作的演员,也是一个录像作品的导演。他自由的跨越了不同流派的界限,从绘画到表演艺术与录像制作。目前,程然正在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他擅长使用基本的影片技法来创作,如最简单的剪辑、倒放、蒙太奇和长镜头等,影片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的故事叙述,着重突出个人情绪。
牟森
牟森是中国实验剧场的先驱者
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担任了两年导演后,他在北京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独立剧团——“蛙实验剧团“(1987年)
1993年,他建立了“戏剧车间”,在另类的空间持续他的戏剧实验
2002年以文学顾问和剧目制作人的身份回归
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创立了MSG(2016),这是一个旨在当代艺术背景下、探索空间、叙事和表演的跨媒介场景公共平台。
沈立功
艺术家
1999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年 毕业于美国纽约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学院,扩展媒体系,美术学硕士;
1999年 全国美展 版画金奖
2002年 ART SITE艺术基地 “悬疑的状态”
GREECE GRAM”画廊 “界限”
加拿大 SMARTWALL TECH “茧――丝线”.
讲座导师
雎安奇
导演
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接受了电影教育
目前备受国际瞩目的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和当代艺术家之一
他的创作涉及实验影像、叙事性电影、绘画和LED灯箱系列作品,是中国观念艺术创作者中的罕见个案。作品曾于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00年处女作《北京的风很大》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成为日后中国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之作。2015年《诗人出差了》在4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最佳亚洲电影大奖,以及第16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3届西班牙巴塞罗那Casa亚洲电影周的最佳导演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杜海滨
导演
1996年至2000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习
1998年在校期间开始独立影像创作至今
纪录片《铁路沿线》 获2001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
2001年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
入选2002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
纪录片《人面桃花》 获200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纪录片创作基金
纪录片《石山》
2007年中国平遥摄影节纪录片大奖
纪录片《伞》入选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好纪录片单元”
2008年获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提名奖
纪录片《1428》 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法国巴黎环境电影节评委会奖
纪录片 《少年小赵》2015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评审团奖,2016年英国伦敦华语视像节评委会奖,2016年巴黎中国独立电影节大奖,2015年中国独立影像展纪录片单元大奖等
戴漓力
作家
1984年出生 2002年参加第五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二等奖,因此被武汉大学特招保 送到了武汉大学中文系,半年之后,她考到了武大的国学实验班
2002年,武侠·灵幻长篇小说《铃儿响叮当》,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武侠·灵幻长篇小说《忘归箭》,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武侠·灵幻长篇小说《胭脂红》,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为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影视研发中心总监
刘健
导演
199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2007年创立“乐无边”动画工作室。2010年推出动画长片《刺痛我》。
动画长片《好极了》入围第67届柏林电影节公布了今年的主竞赛单元
路海波
编剧
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
1989年获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协会会员
曾任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艺术》杂志执行编辑、《戏剧》杂志编委
现为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宣部文艺局专家组成员,“五个一”工程奖评委。
施秋荣
导演
200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2005年入选美国Discovery频道“中国新锐导演计划”,完成片获06 年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6年入选上海纪实频道“真实中国.导演计划”,获中国纪录片协 会年度“十佳纪录片”,入围戛纳电影节
2008年任29届奥运会官方纪录电影《永恒之火》分组导演,该片 获得第3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2009年 获得西班牙政府电影基金,拍摄电影《昼.夜》, 获得 Navarra Festival 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5年 拍摄纪实电影《内心引力》
带队导师
张辽源
艺术家
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早期作品与公共环境有着紧密关系,作品的创作常在公共场所内进行,并以此兴趣制作了一些机械装置,对日常使用的物品和公共环境中的人造物品保持了长时间的关注。随后对即兴创作产生了兴趣,从琐碎的生活细节里随兴制作一些小作品,参与组织一些交流活动。2009 开始对视觉现象本身产生了极大兴趣,随即开始了对光线、成像、图像、图形、观看等一系列与视觉现象有关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创作。
梁颖
制片人
曾在在法国研究群体社会学,并获得人文科学硕士学位
自2008年起在法国、比利时及意大利开始参与影视节目制作、独立电影节组织、影视作品协拍等不同职位的工作
她在法国参与的电影作品包括娄烨的《花》以及王兵的数部作品
曾任2016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Open Doors Lab新影人学习班的专家讲师。同时也在Asian Shadows国际发行公司负责亚洲电影采买。2012年加入香港公司Chinese Shadows,作为公司制片总监参与了王小帅、王维明、娄烨等人的项目制作或开发
评审导师
贾樟柯
导演、监制、作家
1998年,处女作《小武》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
《站台》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入选多伦多电影节“新世纪十年最佳电影”。2006年,《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洛杉矶影评协会最佳外语片及最佳摄影奖,入选釜山电影节“史上十佳亚洲电影”
2013年,《天注定》获第6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15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终身成就“金马车奖”
2016年,获孟买电影节 “杰出艺术成就奖”,开罗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梅峰
导演,编剧
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
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获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获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电影节大奖,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高士明
策展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策划了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变动中的世界,变动中的想象: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首届亚际双年展论坛”(台北-上海-科钦,、“亚洲社会思想运动报告:首届人间思想论坛”、“第三世界六十年:纪念万隆会议系列论坛”(杭州-科钦-北京-东京-香港-那霸)等。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社会思想以及策展实践。
牟森
牟森是中国实验剧场的先驱者
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担任了两年导演后,他在北京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独立剧团——“蛙实验剧团“(1987年)。
1993年,他建立了“戏剧车间”,在另类的空间持续他的戏剧实验。
1997年,他决定停止戏剧工作,后于2002年以文学顾问和剧目制作人的身份回归。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创立了MSG(2016),这是一个旨在当代艺术背景下、探索空间、叙事和表演的跨媒介场景公共平台。
A=Academy(学院);M=Movie(电影);E=Education(教育-育人-人才);
AME影视计划包括:
一次“影像艺术向何处去/回望与前瞻” 学术论坛
一个剧本工作坊
一个国际影视实践者论坛
欢迎申请者与主办方取得联系,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AME影视计划
微博:AME影视计划
邮箱:amejihua@163.com
联系电话:15605821971
微信联系人:zhaominghao2616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全国艺术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影视分会
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博地控股集团
协办:华夏徑山微电影小镇、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