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的隐秘世界
2014年4月一个傍晚,大雪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山谷里。三只雪豹出现在路边的山坡上。一只毛色略深,脸颊微黄,应该是母亲,另外两只虽然一般大小,但毛蓬蓬的脑袋、干净的鼻头暴露了它们的身份——即将脱离母亲的两岁小崽。
恋恋不舍,必有猎物。我和同伴在四周搜索一番,果然在山脚下发现一具新鲜的牦牛尸体。显然,在我们发现它们之前,雪豹早就看到我们并回撤了。它们一步三回头地爬上山坡,卧倒在草甸上,不再动弹。要不是刚刚看到,这会打死也发现不了它们了。
又是录像又是拍照,忙活了半天,天也快黑了。但雪豹似乎在更耐心地等待我们离去。我有些过意不去,跟同伴商量:“走吧?让它们享用美餐。”三只雪豹却忽然不约而同抬头往背后的山顶看去,随后躲的躲逃的逃,跑得一个不剩。其中雪豹妈妈更是直接从我们的车前两米处跑过。
图1. 落荒而逃的雪豹幼崽。拍摄/肖凌云
我们被这种诡异的危险气氛怔住了,难道有高手现身?那只能是狼群或棕熊了。到处搜寻,却不见踪影。不一会儿,一头壮实的公雪豹慢慢走了下来,额方脸阔,不怒自威。这位尊者显然也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目中无人地越走越近,直接趴到了路边的牦牛尸体边。这顿丰盛的晚餐,看来是没有那一家三口的份了。
这次偶遇往我们的脑子里撒播下无数问号;同一领地内的公雪豹会威胁雪豹母子吗?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故事?雪豹是否也有猫科动物“臭名昭著”的杀婴行为?
在纪录片《花豹女王(Leopard Queen)》中,摄影师约翰·瓦提(John Varty)用了18年跟拍一个花豹家族。狮子、鬣狗、蟒蛇、疾病,都是花豹母子潜在的威胁;争夺领地的公豹,更是需要母豹的智慧去利用、周旋,变威胁为保护伞。
图2. 跟拍花豹家族的约翰·瓦提(John Varty)。图片来自网络。
花豹玛娜娜的外祖母之死令人心碎。她面对狮群的夺食时犯下致命错误,被狮群围攻而死。玛娜娜周旋于两只为争夺领地疯狂杀婴的公豹之间,好容易产下独子,却被蟒蛇吞食。悲愤的母亲不顾危险发起攻击,最终只是为了再见孩子的尸首一面:这一幕引下了多少观众的眼泪。
我相信,雪豹家族的故事,绝不会比花豹逊色。
雪豹一般每七天捕食一次。作为典型的喵星人,雪豹吃食相当精细,从猎物柔软的腹部开始吃起,慢条斯理吃个三天三夜,也仍然剩下很多。这个漫长的过程,往往吸引来很多腐食动物。赤狐、藏狐、高山兀鹫、胡兀鹫……都是雪豹捕到猎物后的常客。
图3. 雪豹吃食精细,往往从猎物柔软的腹部开始吃。拍摄/肖凌云
同为捕食者的狼和棕熊,遇上这种免费午餐,当然也要趁机捞一把,狼打群架,棕熊体型硕大,要赶走单打独斗的雪豹,简直轻而易举。而藏区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流浪狗,街头混混型的角色,也能把雪豹打得落荒而逃,被迫放弃刚刚到手的猎物。
非洲的猎豹和花豹可以把猎物藏到树上,雪豹的栖息地内却往往没有树。我们的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将猎物拖到岩石附近,却依然逃不开偷食者的追踪。更多情况下,雪豹把猎物留在猎杀现场。
我们曾在野外多次见到带崽的母雪豹。这些母亲们都非常注意巢址的保护,极力避免暴露行踪。一旦巢址被人发现,她们多半会就地潜伏,然后以猫科偷袭猎物练就的超强耐心,跟你死耗,绝不会冒失行事,暴露巢址。耗到黑夜来临,追踪就更为困难了。
我们见过一个月大的幼崽蜷伏洞中。冷不丁被一群人类撞见,母雪豹逃也不是、打也不是,很是纠结,最终只好选择隐忍地继续看护幼崽,但却默默地,在两周后搬了家。虽然为了避免暴露行踪,雌性猫科动物常有“孟母三迁”的习惯,但不得不说我们的出现是母豹子搬家的主要原因。红外相机镜头记录下这位母亲一只接一只叼走了三只幼崽,但其间寻找新巢穴的艰难、搬家路上潜在的危险……我们只能想象。
图4. 我们意外撞见雪豹母子,红外相机记录了雪豹母亲搬家的情景。拍摄/北大-山水
我们也见过半岁大的幼崽与母亲一起趴在岩壁上晒太阳。惊慌之下,母亲弃幼逃走,一只小雪豹跟着妈妈逃逸。另外三只幼崽却傻乎乎的,不知人类为何物,瞪着萌翻天际的蓝眼睛,与我们对视良久。我们只能见到母亲无奈逃走,却无从体会母亲心中的担忧和等待。
图5. 与我们对视的小雪豹。拍摄/斗秀加
而开篇那只母雪豹,逃走时也带走了一只小豹,另一只迅速将自己隐蔽在岩石缝中。正如约翰·瓦提所说,母豹子的行事并非完全出于本能,她们的情感,不能因为我们看不到而忽视。
大型猫科动物,除了狮子,都是独行侠。他们的社会关系不像群居动物那样易于观察,若用人类的词汇来比喻,更接近于战乱时代的群雄割据。无论公母,优势个体占据最佳领地,并不断在领地内留下尿液、刨坑、粪便等标记,必要时打上一架,维护领土的完整。
在猎物种群稳定、且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猫科动物成年同性之间的领地一般重合不大。一旦遇见,就是你死我活的主权斗争。但在猎物非常充足的“热点区域”,会出现很多只个体共同利用的情况。估计这种膏腴之地,任谁想独占,代价都太为昂贵,不得不相互容忍,共同利用。
异性个体之间的领地会有很大重叠,领地重叠的雌雄个体则是潜在的配偶。一般雄性领域较大,会与多个雌性重叠,处处留情,留下后代。雄性对于自己领地的巡逻与守护,也保证了自己后代的安全,算是间接行使了爸爸的责任。
而一旦领地易主,或是像花豹女王玛娜娜那样,倒霉地恰好生活在两只雄性的交界地带,雄性为了保证自身基因的传播,往往会杀死身份不明的幼崽,迫使雌性在最短时间内与自己交配。开篇的偶遇可能就是这两种情况之一,导致母豹见到公豹,带着幼崽迅速藏匿。
雪豹生下幼崽,会一直抚养到两岁左右,直到生下下一窝小崽之前,才会赶走成年的孩子。半岁左右的小豹子就会随着妈妈巡逻领地,亦步亦趋地学习生存技巧。我们曾多次在红外相机里、和雪地上见到小豹的踪迹,好奇的小豹会叼着一块岩羊毛皮作毛绒玩具,见到相机就扑上来把玩一番。一岁的幼崽已经和母亲体型相当,它们跟着母亲学习捕猎技巧,为独立生活做准备。两岁成年以后,年轻的雪豹会扩散出去,寻找新的领地。年轻个体在找不到合适领地或无力守卫领地时,可能会与家庭成员共享领地。
图6. 雪豹的生命史。制图:SLT
在天山山脉的高山峡谷,荒野新疆的伙伴们发现了雪豹社会的更多秘密。从低处到高处,峡谷中的猎物逐渐增多、积雪逐渐变浅、人为干扰逐渐降低,也就是说,雪豹栖息地质量递次变优。荒野新疆布设在峡谷中的红外相机发现:不同海拔段的雪豹,其命运泾渭分明。(详见:《自然观察|雪豹“冰冰”和他的“爱妃”们》)
最高处的优质栖息地,几年来一直被一只公豹“冰冰”占据。冰冰的领地内,生活着3只母豹, 3年来产下9只幼崽;中间海拔段被公豹“五月”占据,领地内也生活着几只母豹,幼崽数量远不如冰冰的领地,只有2只。低海拔区域积雪最深、猎物最少而人类干扰最大,这里是年轻公豹的聚集地,繁殖率最低。
图7. 雪豹“冰冰”占据了天山一条山谷中最好的栖息地。制图:荒野新疆
在三江源通天河上游,一条当地称为岩羊谷的地方,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故事。岩羊谷不但猎物充足,且怪石嶙峋,给雪豹捕猎提供了绝佳的隐蔽所。这片地区被一头强壮的公豹占据,仅偶尔有游荡的公豹经过此地。岩羊谷北边,山地与平原接壤的地区,狼群与人类的干扰都比较大,雪豹的生活就更为“颠沛流离”——被我们撞见而搬家的那窝幼崽就生活在此处。
那只雪豹妈妈的儿子成年后,开始到处游荡,伺机建立新领地。然而游荡了一大圈却四处碰壁,只能回到家乡。回家乡后,它先去岩羊谷试了试运气,却很快落荒而逃,最终只能屈居于母亲的小小领地内讨口生活、等待时机。
在蒙古国的南部戈壁,瑞典人奥里昂·约翰逊(Örjan Johansson),通过对过去6年间16只雪豹的GPS颈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为止最为详实可靠的雪豹领地行为数据。
图8. 佩戴GPS颈圈的雪豹。这使得研究人员得以深入了解雪豹的家域和互动。来源:SLT
这项研究印证了此前的诸多推测:同性雪豹之间的领地性非常强,除了核心利用区域,重叠性很小,且会尽量利用标记行为留下信息,避免直接见面;而异性雪豹之间,公雪豹的领地套着几只母雪豹,一起繁殖后代。
刚刚独立的年轻雪豹生活最为艰难,年轻公豹Aylagch从南部的托斯特山(Tost mountains),穿过广袤的大草原,到达北部四十公里开外的内莫格特山(Nemegt Mountains),并最终在那里建立了新领地。研究者对这一蔚为壮观的迁徙行为震惊不已:四十公里的开阔地,没有石山的掩护和适合的猎物,它是怎么忍饥挨饿穿越过去的?
图9. 年轻公豹(黑点)离开母亲(黄点)的领地,穿过40公里的草原到北部建立新领地。来源:SLT
一头年轻母豹则与母亲的领地大部分重叠。奥里昂推测,家庭成员内部的领地重叠,主要是为了领地的继承。另有一头公豹,占据一块优质栖息地并一直兢兢业业守护,隔壁的一头公豹却忽然闯进其中,并占领了一半领地。一个月后,原先的公豹身亡,新来的公豹占据了全部领土。
这样的故事让人唏嘘——蒙古的那头公雪豹遭遇了什么?是否英雄迟暮?还是感染疾病?它的领地里的幼崽们会有怎样的命运?这些问题留给我们无限遐想。
图10. 雪豹领地的空间关系,间接反应了雪豹社会结构。图A:两只母雪豹的领地。图B:三只母雪豹的领地,其中白色和深灰色是母女。图C:三只公雪豹的领地,白色是闯入别人领地的公豹,占据深灰色领地的老领主很快就死了。图D:两只公豹的领地。
在《花豹女王》中,17岁高龄的玛娜娜,再也无法阻止入侵者,忍气吞声,任由其它母豹在其眼前撒尿、标记领土。她再也不是当年强壮的猎食者,只能从鬣狗口中偷食,或是捕捉小型猎物巨蜥等维持生存。
相比花豹女王的一生,我们对雪豹的隐秘世界还知之甚少。用镜头在雪山之巅追踪雪豹,其难度与非洲草原上不可同日而语。
吾等爱好者、观察者、研究者,盼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用案例与数据勾画出雪豹生命史的完整图景。让雪豹妈妈的故事,不再是《我们诞生在中国》中临时雪豹演员拼凑的假故事(详见:《雪豹达娃真的死了吗?真相比传闻更毁三观:根本没有达娃》),而是真实的、却比电影更为深刻、复杂、动人的一生。
参考资料
1. Johansson,Orjan, et al. "Land sharing is essential for snow leopard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6): 1-7. 另见: https://www.snowleopard.org/understanding-home-ranges/
2. Sunquist M.2010. What Is a Tiger? Ecology and Behavior. In Tigers of the World, Editedby:Ronald Tilson and Philip J. Nyhus.
3. Horocker M. etal. 2010. Couga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撰稿
肖凌云,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2011年至今在青海三江源研究雪豹。
邢睿,荒野新疆的发起者和负责人,追兽组组长,2014年起在新疆天山监测雪豹。
期待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靠谱地谈论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