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产品经理张帅:拯救你的产品,答案在里面

2016-04-25 张帅 笔记侠


张帅,腾讯高级产品经理,15年互联网产品经验。


活动:2016年4月21日 “ 2016众创•分享日 腾讯高级产品经理 面对面聊产品运营 ”腾讯众创空间主办,笔记侠作为笔记合作方,经活动方与演讲者审阅授权首发完整版笔记。


笔记:笔记侠 阿龙   深度好文:12110字 |  10分钟阅读


 

全网首发 · 笔记导读






1、创业过程中,其实很多时候不用考虑太多情怀、道德,法律当然要考虑,只要能够实现自己最终的一个诉求,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个满意的答卷就可以了。


2、我们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初心是怎么样的,适合做什么样的行业,我要知道我的筹码有多少,我现在有多少钱,然后我未来可能有多少钱,我有什么技术优势,我懂不懂我的用户。


3、产品中最重要的是用户,你要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产品的特征是什么,用户为什么需要你。


4、做自己的业务的时候:你要很清楚自己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面临竞争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5、产品有用加有趣是最好的,用户对有趣的产品有感情寄托,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6、选择一个方案时,一定要有自己的选择逻辑,哪怕是错的,也可以慢慢修整它。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预期管理,热爱产品的人要牢牢记住产品和预期管理,预期要跟场景结合起来。用户的每一次迁徙其实都是场景的变化和预期的变化。



 

全网首发 · 完整笔记


   

今天我们的主题叫创业飞车之旅。

 

开车时你经常超别人的车吗?曾经被别人超过吗?


这是我有一次在开车时忽然感悟到:开车时,只有交通是最基础的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绿灯行的时候是可以超车的,但超车有风险的。这时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如果能超过去就太开心了。

 

创业本质上跟没有规则的飞车差不多,即创业时没有人会告诉你,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

马云以前曾经说过:“早知道支付宝有那么多政治风险,当初就不干了,因为这件事情太难干了。”就是因为当初什么都不懂,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东西是不能做的,可能是不合法的,所以他做了。做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然后一路上就这么过来了。

 

因此,创业过程中,其实很多时候不用考虑太多情怀、道德,法律当然要考虑,只要能够实现自己最终的一个诉求,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个满意的答卷就可以了。 

创业四阶级  

 

第一个阶段:上善若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我的成就就是为了成就别人。比如微信公众平台就是这样,创业的过程不是为了成就自己,而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去成就别人。

 

第二个阶段:改变世界


我很有野心,我自己有一个非常主观的认知,这个东西我希望所有人都用它。我觉得这个世界现在某一块地方不对,它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想改变它。

 

第三个阶段:随心所欲


社会福利很好,家庭条件很好,我就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去丽江开一家酒吧,想干嘛就干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第四个阶段:有利可图


我觉得我现在投资的领域可能高于我其它投资的任何东西。十年前我把上海内环的房子卖了,卖了50万,然后出来创业,经过十年我终于创业成功了,赚了两千万,在外环买了一套房子。这就是为了赚钱去的。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实原因是就业困难,我在一两次创业的时候,就是因为就业困难,干不下去,只能出来创业,给自己创造一个就业机会。  


想清楚自己创业的初心,自己的核心价值


1、识别初心是最重要的

 

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初心:我到底是来干嘛的?


如果今天我从腾讯出去创业的话,可能我做的就应该是因为上善若水或想改变世界,但是如果我以前去做的话可能就是因为就业困难了。

 

2012年创业游戏失败以后,我跟一个小学同学合伙又做了一家公司,当时的目标就是上中下:


  • 最好的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创业成功,赚到钱了;

  • 中间的一种情况就是创业没有成功,但产品还不错,被人收购了;

  • 最差的情况就是我们先人一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凭着这个东西进一家大公司,混口饭吃。

 

其实后来第三个情况我达到了,但我目标很明确,也达到目的了,现在在腾讯也做得还不错,有自己的贡献。

   

2、出来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认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才能为它制定相关的创业计划,否则你会发现做到一半就会做不下去,会放弃,会觉得很累,会觉得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你去终止你的创业行为。这些都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自己的初心,人如果能够找到自己初心的话,其实可以为它付出非常多。

 

04年我在盛大的时候,当时的总裁说过一句话:


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其实是比较浮浅的,因为权力而合作也会差一些,最高端的合作是价值观的匹配。”

 

当我的价值观和你的价值观是共同的,当我们对产品的看法,对用户的看法,对一些文化的看法是共同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走得很远。


当中哪怕没有钱,哪怕大家各自可能几个月不拿工资,甚至是家里面拆房卖地去付工资。如果你的这帮同志大家的价值观是匹配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一起做,可以一起走到很远。

   

3、创业需要德州思维

 

找到同志以后,接下来有个思维叫“德州思维”。我喜欢玩德州扑克,据说互联网很多大佬都喜欢玩德州扑克。


德州扑克

 

德州扑克是一个管理风险和机会的游戏,九个人上桌,每个人的筹码都一样,最后只会有一个赢家。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牌,桌子上也有属于公共的牌,每一次拿到牌都要去下注,要用掉你的筹码。


(备注:德州扑克一共有52张扑克牌,没有王牌。每个玩家分两张牌作为“底牌”,五张由荷官陆续朝上发出的公共牌。在牌局开始的时候,每个玩家都会发得两张面朝下的底牌。在经过所有的押注圈以后,若仍不能分出胜负,游戏则会进入“摊牌”阶段,也就是让所剩的玩家亮出各自的底牌以较高下,持大牌者获胜。)

 

创业时可能意味着你要下资金、下团队、下时间、下产品,然后当你发现你的这一次投资看上去没有办法有回报的时候,就要果断砍掉产品;当你发现这次机会看上去好像非常好,赢面很大,你可能就要把你所有的资源都赌下去。

 

4、搞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

 

我们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初心是怎么样的,适合做什么样的行业,我要知道我的筹码有多少,我现在有多少钱,然后我未来可能有多少钱,我有什么技术优势,我懂不懂我的用户,这些是自己必须要很清楚的一件事情。然后你才能够开始你的规划,是做一年、两年,还是做三年?

 

2008年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术语:凡是一家创业公司,如果能坚持到五年的话,它的成功率就能够超过60%。


大量创业公司第一年就会死去,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想清楚要干什么,凭着一腔热血就出来干了;


干了半年以后发现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然后就散了;


很多公司坚持到第三年,往往都是做了一、两款产品,放到市场上面去检验,发现不行,没有成功;


坚持到第五年的公司成功率会大大提升,很多投资人会去投这类公司。


所以当我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去做一个五年期的准备。

 

5、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抓细节

 

要组织一批同志就要先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要很清楚地知道我们擅长去做什么。

 

带队伍就是不断培训人,然后还要把人留下来。作为一个创业者,虽然没有办法参与到很多具体的业务当中去,但你要知道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史玉柱做脑白金的时候自己上山下乡,跑到农村里去蹲点,跟老太太谈。这其实是对用户的一种洞察,他找到了这个细节,知道大家对子女送礼有这样一个诉求,并且有这样的一个攀比心理以后,提出了脑白金这个东西。这就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地方。

 

6、注重产品的适应性



 

推荐一本书——《链接》,这本书是我进腾讯以后我的导师推荐给我的。《链接》里面提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适应性,就是适者生存。

 

《链接》还提到一个概念:所有的网络理论上应该是静态的,是有先发优势的。

 

  • 就是当第一个网站出来的时候,它获得了最基础的用户;

  • 第二个网站出来了以后,第一个网站用户一定大于第二个网站;

  • 第三个网站出来了以后,第一个和第二个网站用户一定大于第三个网站;

  • 当有了适应性这个东西以后,竞争就开始了,就是第四个网站出来以后,如果它的适应性高于前面三个网站的话,前三个网站可能就没有人再看了。

 

什么叫适应性?



 谷歌是一个非常好的搜索引擎,很多人都在用。但在中国,即便是谷歌在没有被驱逐出中国市场的时候,百度也占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很多人觉得百度的本地化做得非常好,中文识别的程序很好,就觉得百度的适应性会更高,就选择了百度。


但互联网行业里面比较高端的人,可能还是会去用谷歌,因为他认为谷歌在专业性上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认为谷歌在这方面的适应性会更高。

  

产品中最重要的是用户

 

这个有异议吗?

 

其实我听过几个版本:


有觉得资源最重要,有资源就有机会获得用户;有觉得关系是最重要的,因为有关系就有垄断的渠道。如果认为用户是最重要的,那对比别人可能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张小龙提出:


需求不来自调研,需求不来自分析,需求不来自讨论,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我的组里有一个刚加入腾讯的小孩,每次我让他去做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的时候,他就会说这句话,还说我让他去做那么多的事情干什么呢?


这件事情有必要做吗?

  

我是这样回答的:


这四件事情你确实不用去做。因为如果你懂用户的话,用户是怎样的,就会有自己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可以自己去阅读他。你阅读出来的他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提供针对性的产品,你的产品就是独一无二的,就是有竞争力的。当然90%的概率会死,但还有10%的概率可以活下来。


如果你要通过这四种手段去了解用户,基本上了解出来的信息是有偏差的,真实的用户不是这个样子的。

    

05年有一家公司去问用户:


“所有的新闻版块里,你关不关注美女版块?”


收上来的调查问卷里有90%的用户表示不看,说上新浪网站是去看时事新闻,时间有限,我要获取信息,然后把这批人用户行为的数据拉出来,60%的人有看美女版块。是用户在骗我们吗?他们没有骗我们,用户主观认知自己不是在看美女,哪怕看了也认为没看。


如果你懂用户,这四件事情其实可以不用去做;如果不懂,可以通过它去锻炼懂用户的能力。张小龙还做过一个内部分享,是关于微信要不要有聊天记录,要不要有在线状态的问题等等,他觉得这些都没有必要。

 

1目标用户是谁很重要;

 

有一个观点:分得越细,看上去可能会更专业一些。


比如低头族,可以再细分一下它的男女比例,各个年龄层的比例,各个职业群的比例,然后把一个精准用户的画像画出来。


大家都是在创业,所以筹码是有限的,只能把我们的筹码给到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那个对象。

 

每个群体对产品都有个性需求,如果做出一个比较普通的产品,可能每个层次的用户都不满意;如果针对其中一个人群去做一个针对性的产品,可能他就会去点赞。

   

所以目标用户是谁很重要,你得很清楚地知道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地点,在什么网络环境下用你的产品,用你的产品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态,用的时候可以获得什么样。

 

2、产品的特征是什么?

 

3、用户为什么需要你?

 

做互联网创业的时候,很多时候需求是不确定的。

 

比如“饿了么”是送饭,在没有“饿了么”之前,很难想象吃饭打个电话,就有快递可以送过来。


因为当中会有好多问题:这个饭新不新鲜?吃了拉肚子怎么办?冷了怎么办?但是人家做起来了,而且做得还不错,那就是有它好做的一个地方。

 

还有一个,我在读高中的时候,瓶装矿泉水刚刚出来,我就想不通,怎么可能会有人掏钱去买水?那个钱我都可以打一个小时游戏机了。


可能今天人人都不喝自己家里的水了,没事就到街上买一瓶矿泉水喝,至今我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花钱买这个水?你要很清楚用户为什么需要你,你的服务是不是提升了他们的效率。因为有了这些矿泉水,所以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4、构造自己的竞争壁垒

 

还要思考你的服务有没有竞争壁垒,有什么是别人做不到的,对自己团队有信心也是一个竞争力。很多创业公司都会面临一个人:投资人。


他通常会问你一个问题:


BAT要是做跟你一样的事情,你怎么办?”


好多人面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能怎么办呢?求他收购吗?他不收购我的话,跟我做一样的事情,我就只有挂掉了。掌上英雄联盟之前就有多玩手机盒子,掌上英雄联盟一上,它就挂了。

 

做自己业务的时候:

 

1、你要很清楚自己做什么;

2、你要很清楚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3、当你面临竞争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很多创业伙伴都是倒在竞争的路上,他本身很优秀,团队也很优秀,做出来的产品也很好,在刚起步的时候也有很多人用。


“唱吧”其实很好,它改变了世界,让大家不用再去KTV唱歌。其实今天腾讯的“全民K歌”已经排在唱吧前面了,全民K歌有更好的产品,会有更多的用户。


这里有一个道听途说的版本:当时有人问过墨迹天气的竞争壁垒在哪里?他说有人抄你怎么办?他说:“天气有什么好抄的?我就一个工具,就卖卖广告赚赚钱。”这也是一种壁垒,你做了一个业务,起来以后,第二家就已经没有什么好做的了。

 

今日头条的壁垒就很厉害。据说去年网易好多负责内容的高管离职,就是因为今日头条超过了他们的数据。然后腾讯内部也开始紧张了,腾讯新闻也是排名很高的一款产品,要是掉下来的话也会影响大家的福利,于是我们就出了天天快报,但是对比今日头条还是有很多不足。

   

5、有用的产品重要,还是有趣的产品重要?

 

产品有用加有趣是最好的。

 

很多时候做产品的人容易陷入一个主观思维:产品经理总觉得产品就是自己的孩子,一百样都是好的。

 

其实用户对你这款产品的评价是非常简单的。我看过一篇文章:《一个产品成不成,做一道填空题给用户就可以了》


比如:


A、支付宝是一款什么产品?


请填写:





然后用户在里面填:支付宝是一款可以获得有用知识的产品。(打个比方)


你就成功了,这就是用户口碑。然后用户就会对你有认知,这个认知如果是正面的就好了。但这还不够,因为这只是有用,用户不会主动到处跟人推荐支付宝。

 

但如果产品服务有趣的话,用户就会主动去推它。



脸萌

 

曾经有一款产品叫脸萌,这类的产品还有很多,像魔幻相机等等,这些东西风靡互联网的速度非常快。


一个有用的东西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是蛮累的,也存在着竞争,大家注意力转移得也快。一个有趣的东西可以迅速在大江南北展开,然后大家会去讨论它,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一个非常强的热点。

 

建议大家在做产品的时候,有用固然是重要,但是要把有趣的好好琢磨一下。做的东西别人用完以后是不是乐意跟别人去分享,这个非常重要。

   

用户对有趣的产品有感情寄托。

 

通常都说现在是IP经济,粉丝很疯狂,情感归宿的力量是最大的,这是一种信仰,如果你可以做一个有趣的东西的话,你就会有粉丝,粉丝会为你摇旗呐喊,然后能够发展到更多的粉丝。


如何做用户口碑?


掌上英雄联盟有一个做得比较失败的案例。


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用户预期。


用户预期:就是你的用户在没有用到一样东西之前,你先告诉他这个东西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我家的方便面牛肉有那么大一块,但买回去以后发现不是这样子的,于是这个用户满意度就会比较差。不过如果全世界的方便面牛肉都只有这么小,广告上面牛肉都这么大的话,那就算了。

 

五年前人们对PC机的预期非常高,那个时候电脑很难做出一些革命性的突破。虽然它用户的体验可能已经可以达到了9分,但用户对他的预期有可能是10分,所以实际一台新电脑上市时,用户的满意度可能是负的。

 

那时有一款产品叫苹果手机,用户对它的预期是零。2007年出来的第一代的苹果就是摆酷,可以听音乐,连IOS都没有。体验值很低,可能只有3分,远远不如电脑的9分,但它的预期是0分,所以用户满意度是3分。




后来它的用户满意度高于电脑,于是全世界都在关注苹果手机,后面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等等。电影《超人大战蝙蝠侠》里面有一句台词“苹果已经一文不值了”。

 

为什么?

 

因为它的用户体验还是很好,可能已经做到10分了,但它的用户预期可能已经达到了11分,用户对苹果的预期实在是太高了。

   

1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用户口碑是腾讯非常看重的一个东西,做产品的时候口碑是非常重要的。


腾讯里有一句所有人都知道的话: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这句话有什么力量呢?如果在一家会议室里,有员工、组长、总监、总经理,大家一起做一个产品上的研讨,如果总监提到一个东西是不符合用户价值的,这个时候员工就可以站起来告诉总监这个是错误的。然后那个时候总监不会有任何的官僚行为,这样就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面来。

 

任何人如果想要企图去变现一些短期价值,就会群起而攻之。一旦有人违反了那些比较公正的条例,大家可能都会站起来捍卫自己对这个国家的尊重。

 

口碑提得比较多,是因为现在很多懂的和不懂的都会对开发和产品说:“你要把用户体验做好。”有没有谁对用户体验四个字非常讨厌的?我其实非常烦。


就像看球赛的时候一个伪球迷一直在说踢呀踢呀,射啊射啊,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个球员在那个位置根本没法做到,角度不对。


如果一个东西,你不能把它拆分到每一个非常细小的点把它说清楚的话,那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只是一个概念,而概念是没有生产力的。

 

2用户体验

 

如果用户在体验某个地方以后走不下去,断掉了,那用户体验就差了。

 

有没有考虑过用户当时使用的这个场景:


  • 比如在网络环境很差的情况下面,如果对网络要求比较高,它却老是网络很差,你的体验就是差的;

  • 他在这边想看到一些数据,然后想分享,但是你在这个页面里面没有支持这个动作的功能,而你的竞品有,那你的用户体验就是差的;

  • 还有视觉上面,为什么家里的马桶都是白色的?因为白色可能给人的感觉比较干净。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归结到口碑,口碑其实是用户完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对你的一个评价。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口碑去认知产品的用户体验到底好不好。

 

因此,接下来可能要花更多的心思,让用户把认知变得更有产品价值一些。

 

如果你做的一个东西,辛苦了一、两年,用户很多,公司的影响力也很大,结果到用户这个层面却只是一个领福利的地方,这确实是比较伤心的一件事。  


怎么挑选设计稿?

 

1官方是有价值的

 

我觉得LOGO没有太大的用处,用户不会因为一款产品的LOGO好,而从不用变成用,不会因为你的LOGO丑,从用变成不用。

 

官方是有价值的,你是官方的东西,用户就会选择信任你,信任是有价值的


我们的团队是一个民主的团队,不会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大家。我觉得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自己的逻辑支撑它。大家的角度不一样,逻辑就会不一样,这个事情没有对和错,你只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就可以了。

 

2清晰自己的逻辑

 

好看的东西往往容易看腻,不管是什么,其实都是这样。作为一个不懂设计的产品经理,我们挑选设计稿的时候要有自己的逻辑,一切一切的都是为了产品服务的。

 

翻一下2012年开始iPhone和iPad的年度十大设计产品,看看有几款是活着的?没有几款是活着的。



 

2012年有一款产品叫PATH,是一个在设计上拿过奖的社交软件,那个时候连Facebook都很害怕它。


(备注:Path是由前高管Dave Morin创建的简单并且私密的社交应用。Path从原有的分享照片平台,到现在用户可以分享一切内容,致力于构建一个私密好友的分享平台,分享好友的生活点滴。)


它是第一个提出右侧边栏滑出信息的产品。当时Path的私密社交以及它整个产品设计在业内都是被广为推崇的。改了几个版以后,它又改回最丑的那个版本,因为滑那个抽屉,里面的东西信息暴光率非常低,当时有一个数据,只有20%的用户会把它滑掉。就算设计很好,思路很好,很小清新,业内很推崇,就是没人用,最后它不得不改回去。

   

因此,大家在平时选择一个方案时,都一定要有自己的选择逻辑,哪怕是错的,你可以慢慢修整它。


当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积累以后,你就会有一套自己决定某些事情的方法论。这个时候再用它对上沟通,平级沟通,对下沟通都振振有辞,别人都会觉得你很专业,比较容易说服对方。

 

3场景和规则

 

移动端其实是由场景驱动的,然后在每一个场景下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构成了用户的使用场景。

 

场景是有规则的力量,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规则,今天在这个场景里,它其实也是有规则的。

 

规则会暗示你的行为,在这个场景里,不会有人穿得很少,也不会有人吃东西,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不符合这个场景的规则。所以规则可以暗示你的行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

 

掌握了场景和规则以后,就能够知道用户的预期和行为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去猜用户怎么用,猜的时候其实是凭经验,这样的行为很危险。如果实际出来时,你跟用户的使用场景偏离,那就是一场灾难了。但优秀的产品经理大概可以猜到,你在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微信团队在分享摇一摇这个功能的时候,很多用户大半夜在那边摇,其实用户是想摇一下这个时候还有谁在失眠。这个心态你不知道,但张小龙知道。他就是想看看谁在失眠,谁跟自己一样倒霉失眠到三点,摇出来以后聊两句就散了。

 

4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就是会议室,有一张桌子有很多椅子,大家坐在这边开会。忽然有一天,这个会议组织者说把所有的椅子都撤了,大家都站着开会,节约时间。这个站着开会有一段时间很流行,IBM据说就是开会开死掉的,后来他们就把会议室的所有椅子都搬掉了,全部站着开会,提升效率,把该说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聊掉。

 

因为会议组织者站着也很累,据说还真的有点效率,这就是一种超预期。

   

我有一个很好很漂亮的女性朋友,05年去酒楼的时候,我就想跟她建立一些好感,于是就用了一个超预期的方法:我下面穿的是牛仔裤,上面是T恤,我把T恤袖子卷起来,牛仔裤的一个裤脚卷到膝盖,去见她,和她聊天,留下了一个很差的印象;然后晚上请她吃饭,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西餐厅,穿着西装,踩着皮鞋,吃东西的时候特别斯文。她大为改观,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每次跟别人聊天的时候都会说:“当时张帅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其实就是预期管理的力量。

   

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预期管理。如果产品在设计过程当中,没有去做预期管理的事情的话,这个产品一定是一款普通的产品,预期要跟场景结合起来。

 

张小龙当时说微信为什么没有在线状态?因为他希望给用户的预期是用户永远在线。


2012年刚有微信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信给对方,等了5秒钟对方还没有回复我的话,我就会马上追发一条短信给对方,这样可以确保对方收到我的信息。这样的经历我用了一个月,后来就不用微信了,因为我觉得它没有短信来得那么准。这是当时最早一批微信用户的心态。QQ可以明确看到他是不是在线,我发消息过去,他如果在线的话一定会回我。

 

过了半年,身边人都用微信以后,我又开始用了,一开始还是这样,发一条微信给别人,同时发一条短信给别人。后来这样的行为就持续了两天,因为我发现每一个收到我这两条信息的人都骂我神经病。这个就是预期的区别,微信真正做到了用户永远在线。


希望这两个名词所有热爱产品的人都要牢牢记住:场景和预期管理。

 

我出差都是吃肯德基的,因为我对它的预期就是卫生,不好吃,但是吃后肯定不会拉肚子,我就不会有风险,它可以给我安全的保证。所以场景非常重要。

 

有用和有趣同样适用于管理。


先说有趣,你要讨一个女孩子的欢心,才有机会可以和她在一起。要跟你的用户谈恋爱,就是你的用户要时刻惦记着你,愿意时刻过来看看你,在这当中预期管理就会非常重要。

 

  • 开心网的用户为什么会去微博呢?

  • 微博的用户为什么又会去朋友圈呢?


两三年前有很多人认为微博已经死了,其实没有。微博为什么又有自己继续活下去的空间呢?我们自己思考,就是从这两点出发:场景和预期管理。

 

用户的每一次迁徙其实都是场景的变化和预期的变化。 


创业者要有激情


所有的创业者首先都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创业。创业其实是在这个植物已经很丰满的世界上,再开出一个朵与众不同的花。

 

既然要去开这一朵花的话,就肯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性。

 

首先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NBA里有一句话: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冠军的心。”



哪怕这支队伍再烂,但他曾经拿过冠军,你就要小心他,一不小心他就会击败你。创业者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每一分每一秒观察你身边的用户,他们在这个场景里面会做什么?他们现在为什么用别的产品,不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机会在哪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今天的分享差不多结束了。

 

谢谢大家!

问答实录


Q1:初创互联网公司到哪去找合作伙伴?

 

张帅:是大学刚毕业,还是已经工作了多少年?这个不一样。

 

比如大学一毕业,对上班没兴趣就是想成立一家公司,你的最好的选择就是你的同学;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学到了一些东西,想自己出来创业的话,最好先把这家公司里面你能笼络的人都笼络住。

 

创业需谨慎,这也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我觉得全民创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东西,危险在哪里?国家现在可能没那么多就业岗位,没那么多钱去投资一些领域,所以就鼓励大家一起来,几十年前可能是煽动大家上山下乡,现在则是煽动大家拿着家里的钱出来创业。

 

大家可以玩自己的时间,可以玩自己的青春,可以玩自己在大学期间积累起来的那些钱,但是千万不要玩爸妈的钱。创业本质就是团结一批人去实现你们的共同梦想。

 

Q2:我们创业的时候是做一个APP,还是在淘宝上做一些内容,哪样的生存会更好?

 

张帅:很多事情其实不是对和错,只是左和右。

 

我觉得两个地方都可以,在现有的社交网络平台上面可以做,但是竞争也会比较激烈,因为有那么多家在那个社交平台上做,人在平台上面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能在朋友圈里面传播的东西也有限,要冒着被拉黑的风险,所以你要自己去平衡。渠道的力量在社交平台里看不到,但在应用市场里可以看到,如果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渠道支持你,你就会发现有好多被用户接受的机会。

 

  • 所以就是看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资源,如果你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沛的话就做一个独立的APP;

  • 如果只是几个人的一个团队,只擅长做内容,或者是做某一个产品功能的话,我建议先在微信平台上面去做会好一些。现在QQ也在推自己的公众平台,它是为了去和微信竞争,它的服务可能会更好。

 

推送这个东西只要有东西可以推就推吧,频繁去推。

 

以前我做产品经理的时候非常谨慎使用推送功能,怕一天推多了骚扰到用户,推多了用户就会烦,用户烦了轻则关掉你的推送,重则把你卸载掉。


经过实际的数据测试,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为你不推,还有大把的软件会推,现在的用户不是几年前刚开始的一天只收到几条推送,现在的用户一下飞机打开手机就会接到30条推送。都习惯了,谁推的,已经想不起来了。谁给我推了,看了他的信息好像有用,但又不值得打开,就把它留在那里,说不定哪天会用到。

 

Q3:怎样保持产品在用户心中的新鲜感?

 

张帅: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这个也是我想要追求的一个东西,我建议你去问一下女孩子,特别是结婚五年以上的,你问她如何保持她在老公心目当中的新鲜感,也许会有收获。有一句古老的话:婚姻是需要双方用心去经营的。

 

首先你要花时间,花心思去经营,经营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一些新鲜感;然后做产品的时候,产品往往有两个,叫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运营可能更多的会参与到让用户保持新鲜感,或者感动。

 

但是我一直提倡一个产品,如果设计上足够好的话是不需要运营的,因为在微信身上没有看到一个运营的痕迹


比如微信上面有一个长按发文字的东西,大家都玩过,在这些文字当中空好几行,然后放一排字,这就是典型的超预期的。

 

这个其实就是保持新鲜感,但它用一个产品设计就完成了。所以我觉得保持新鲜感就是看你实际的情景,看你怎么用心经营。有一颗年轻活泼的心,有激情是非常重要的。

   

Q4:在做产品的时候怎么抓住它的场景和规则?怎么调研?怎么分析?

   

张帅如果你不是一个用户,那你要比较理性。

 

今日头条的老板说他们的团队里面一个做编辑、做内容的都没有,他们整个团队都是做新闻的,他们的认知是用户只会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他们的标语是“你关注的,才是头条”。

 

他们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是围绕用户的兴趣:


我根本不关注什么内容,我只关注你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把每一个用户建立成一个完整的图谱,然后再去外面抓内容,把内容的关键字提取出来,再根据用户的图谱做匹配。这是他们做的非常理性的一件事情,而且成功了。他说自己不懂这个行业,只是懂一点点用户,然后用这种方法去做。

 

像我们这种行业的话,我觉得最简单事情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用户。

 

首先我会用游戏方的用户数据去看用户的分布是怎么样的,在学校、网吧、路上玩的等等;然后我就去学校、网吧,去所有用户会去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拿出手机做跟他们一样的事情;接着观察他们在做什么,跟他们聊天,一个一个的角色扮演;最后去感知他们在那个场景下面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Q5:怎么评估一个产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是继续做下去,还是放弃?

 

张帅:

 

1、以数据为导向

 

腾讯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每个季度的工作目标是这个季度的财报比上个季度好看。所以说以数据为导向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大家如果买某家公司的股票肯定是希望它公司的股票涨了,这是大家的追求。

 

2、以利益为导向

 

数据好看,股票涨了以后它的奖金就会多,奖金多了以后对腾讯内部人才的吸引力就会强。所以利益导向会比较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这两个指标会比较重要。

 

3、产品标准

 

一款产品会有几个标准,比如每天打开次数,使用时长,用户连接你的频率,用户连接你的时长和用户连接你的意愿。

 

一个人一天的使用时间有限,其中可能两个小时给微信,一个小时给新闻客户端,如果给了你12分钟,就只能给别人48分钟。这些其实都是用来写报告的,真正判定这段产品能不能做上去,在于它有没有用户价值,以及有没有潜力。

 

4、社会影响力

 

掌上英雄联盟这款产品接下来可能不会太投入,因为它是一款游戏工具产品,不具备任何社会影响。

 

我们公司内部有很多奖项,我是一个比较看重钱的人,把能申请的奖项都申请过了,唯一有一个奖我申请不了,叫做公司级的业务突破奖,它有个标准——社会影响力,我这个产品就做不到这样。

 

所以说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放在游戏副级,我们想做一个游戏社区,让用户选择玩游戏的时候从这边作为一个入口,那它就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产品,它可能会影响游戏行业。这样的话就有影响力了,哪怕这款产品现在的数据不是很好,但只要有20%以上的用户认为它是有用的,用它作为入口,它就可能被长期去投资。

 

5、潜力

 

任何一个伟大的产品都起于小众,比如苹果,到大众了满大街的人都有了,反而走下坡路了。


  • 所以这款产品的潜力是怎么样的?

  • 现在用户对它的态度怎样?用户实际使用的数据怎么样?

  • 能不能为我们这个部门创造短期利益?能不能在一、两年以后为我们这个部门创造长期利益?


这些都是考虑的指标。这款产品五年以后能不能帮你换房,能就做,不能就不做,这很现实。

 

6、做出不用向用户解释的产品

 

产品千万不要发生产品经理给用户解释这件事情。如果你的产品说出来的话用户不懂,就是产品有问题,同样你刚才解释说它和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很有可能就是已经陷入到一个主观的误区。其实解释通常是没有用的,因为有客观现实和客观数据摆在那边,如果它已经不行了,再多的解释也只是让自己觉得舒服一些,可能就是该调整了。

 

Q6:怎么应对来自于BAT的一些冲击?

 

张帅:这个要看当时的情况。对方武器比你先进,人比你多,进攻如果只是一腔热血的话就有一点危险。

 

这里面再牵涉一个概念出来,一个老板创业了三年后有一个感悟,他说:


“当初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以为只要能够找准一个市场用户的购买点,然后提供有很好用户体验的产品,很真诚地去做一件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市场验证下来如果用户觉得我的东西是有用的话,我的创业就成功了。其实是错的,根本就不会有人投钱给你。”

 

遇到这样的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换方向。

 

好多八、九十年代起步做个体户、做实业的人,说马云摧毁了中国实业,可能是BAT提供了免费的东西让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生存。马云当时的回答是:“你们曾经在八十年代引领了当时整个国家的风潮,然后用你们的激情和野心去改变了当时的中国。30年过去了,移动互联网上来了,你觉得你的事业被它给摧毁了?对不起,是你的实业不行了吗?不是实业不行了,是有新的实业出来了。”

 

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就是积极求变化。

 

很多产品其实是单打独斗,靠白手起家创业出来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少了。在这种情况下面,你要去进攻太难了,因为你进攻的目标不是一家公司,可能是一个利益集团。这个时候更聪明的选择,是我手上有点筹码可以进到另外一个局里,然后再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饥饿游戏》剧照

 

这是我的真心话,创业其实真的非常残酷,就像《饥饿游戏》里面一样,好多人都是拉帮结派的,一个人努力,再强也没用。要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找几个兄弟站一块,共进退。 



更多产品相关文章点击以下链接

张小龙微信公开课第一次超长演讲:四个观点,一个剧透  

Uber王晓峰:好产品并非总能成,还需要商业运作出色

抓不住用户需求,谈什么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



“腾讯众创空间”是面向创业者,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务的全要素、立体式创业平台,具备流量加速、开放支持、创业承载、教育培训和辐射带动等能力。


想跟着笔记侠创始人柯洲去上独角兽吗?

点击图片哦~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腾讯|京东|正和岛|中欧|微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