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远比你想象的聪明
内容来源:2018年10月27日,在混沌大学举办的创新线下课程「生物学思维」(广州专场),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王宏斌,进行了主题为“生物学思维:细胞秩序的奥秘”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封图设计 | 子墨 责编 | 嘉琪
第 2661 篇深度好文:6897 字 | 10 分钟阅读
完整笔记•生物学
本文优质度:★★★★★ 口感:蜜汁石榴
笔记君说:
嘿,今天来点不一样的怎么样?话不多说,直接enjoy~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生物学思维:细胞秩序的奥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细胞这样一个基础的生命单元,它的边界是怎么样的?它是如何界定这个组织的;
另一方面是如何通过信息流,真正去组合形成、制造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生命。
一、组织如何维持秩序?
从管理角度来讲,“组织如何维持有效的秩序”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从生命的角度来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复杂性组织。
1.细胞,生命组织的最小单位
生命的这个复杂性组织是怎样的呢?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清楚生命组织的最小单元——细胞,它是人类社会最开始认知的生命。
那么,我们称之为Cell(细胞)的生命的最小单元,它的边界是如何界定的?它里面有没有格局?这个格局又是如何界定的?
比如最近火热的宫廷剧,里边包含很多很精彩的剧情,描绘的是在故宫这个深庭大院里的各种人事的斗争。
在这样一个格局当中,它一定会有不同的组织,皇上、六宫嫔妃各有其住所,所以它会有不同的空间分隔,而不同的空间又跟它的功能相似对应。
但这个对应分隔是由谁来界定的,这种界定从生命角度和从生物的角度来说,有没有一些共性的地方?
像细胞这样一个生命的最小单位,从低等到高等,基本上有三个共性:
第一,细胞膜,有形的边界,把细胞界定出来;
第二,细胞膜里包裹的细胞质,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三,遗传信息决定前面这些物质是如何组成、如何运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里。
并且不管是最为复杂的真核细胞,还是进化史上最为简单的原核细胞,大概都有这三个基本共性。
但这个边界需要完成的事情不仅仅是分隔,还必须保证里面的整个的生物学过程是有序进行的。
对内的话,里面可能被分为大小不一的空间,在空间和空间的分工之后,又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对外的话,这样一个围闭的细胞,由于外面有各种各样的环境,细胞要借助这个边界跟外界有效交流。
简言之,就是对内分工有序,和谐统一;对外体量适度,有效交流。
2.如何既能分隔内外,又能有序联通?
同时,外面这个边界,又决定了整个细胞的体量,就是它到底可以围闭多大的内容物成为一个细胞,是不是可以无限大?有没有一些限制条件呢?
这时,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上帝,你会选择什么物质组成细胞的边界?
二、膜,细胞格局的基础
1.膜的均一性
我们先来看看组成边界的物质,它的化学属性是什么样的。如果通过超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看,细胞的大概边界是一个双层东西,非常薄。
那么,这种双层的东西是什么?它如何保证我们前面所讲的分隔和联通的特性能够实现?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边界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从生物学角度是这样理解的,人体60%都是水。你可以看到这样一张图,各个组织里面它的水的含量。
也就是说整个生命体中,对细胞来说,它外界好里面都是一个水上环境。所以,它应该是要能够亲水的。但是,如果做一个膜来分隔的话,既要亲水,也要疏水,为什么呢?
很简单,一味亲水会造成一个问题,融进去了。所以必须进行分隔,这就需要疏水。
2.如何既能亲水,又能疏水?
大概在19世纪90年代,有一个荷兰的科学家E.Overton将植物根毛放入数百种含有不同溶解度溶质的不同溶液中。他发现,化合物脂溶性越高,进入根毛细胞的速度就越快。
于是,他得出结论:
细胞外围当中存在着一些脂向的物质,这个脂向的物质可能就是它的边界。与脂肪溶解能力匹配越高,它的流动进去的速率就越快。
① 细胞外被中存在着脂
那为什么是脂呢?这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脂的模型结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的样子,有一个头有一个尾,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脂既可以放在内部也可以放在外部,因为内外都是水上环境。亲水端可以保证它在外部左右逢源,疏水端可以保证它在内部内有乾坤。
② 脂的存在方式
疏水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从结构上说又如何实现呢?刚才提到的膜是双层的,这个脂是一亲一疏,我把它放在一个水上环境里,有可能形成三种不同的形态:
第一,两个结对子。
把互相疏水的靠在一起,互相都是亲水的放在外面,它就可以跟外面形成很好的契合。这是一种双分子层的形式,但它是二维的,没有立体的结构。
第二,它可以所有的疏水都朝向里面,压成这种实心的状态。但对于生物来说,是不合适的,因为它没办法在里面再围闭一个空间。
第三,通过卷曲的形式把二维的双分子层包成一个球体。
而我们的细胞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自组织、从而产生它的边界。
③ 红细胞膜脂双层结构的发现
那么人类认社会是如何认知到细胞膜其实是有双层的呢?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E.Gorter和F.grendel从红细胞中提取膜脂,利用数学思维就推出它是双层结构。
因为它是一个球体,所以大概估算了球体的表面积,即红细胞的表面积。
并对比了红细胞的表面积和膜脂的总面积,如果是单层就应该是1:1,如果是双层就应该是2:1,结果发现测量的红细胞膜脂约为表面积的1.8~2.2:1,从而证明了细胞膜是双层结构。
这种双层结构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它可以内部围闭;
第二,它可以很好地用两亲的头跟外面的水上环境进行很好的衔接。
当它处于片层的时候,相当于处于一个能量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它会自动、自发地处于、趋向一个能量稳态的状态。这时,它就把他自己封闭成一个球了。
膜脂内外都是水上的环境,亲水的头部可以内外很好地关联起来,它的尾部是疏水的,内部又分隔出一个区域,形成一个决然不同的疏水的环境。
并且当一个脂双层,一个双亲性的东西卷曲起来,就形成它的边界,实现它作为一个组织,既能够跟外界连通,又有可能让它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联通的性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这种脂双层,两者之间有很好的流动性,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里,一方面做一个很好的分隔,另一方面有可能让别的物质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来。
为什么它需要有疏水的环境?
它作为一个隔绝,疏水的环境可以保证它亲水时不会完全被挤压而导致融合在一起,保证了隔绝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疏水的环境对它的生物学的功能起了非常大的调控作用。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膜大概都是以双层的形式存在,所以细胞外部的随意截取的一部分可以成为内部的一个结构,而且截取的那个空间会迅速被边上其他结构缝合起来。当然,内部结构也可以补到外部结构。
所以,这种膜的结构可以完成两个属性:分和合。细胞里有很多的分隔,但内部其实是高度融合。
它有一个特点,我们称之为细胞的胞吞和胞吐:前一秒是一个外部的形态,下一秒就融合到内部的空间去了。
比如对于细胞来说,它需要通过自身边界和外界交流,可能在某一个短暂的片段,需要快速吸收高密集的东西,把它变成自己内部的物质。但它处于细胞外,如果让它穿过膜的形式,显然速率不高。
但细胞很聪明,细胞膜可以通过变形形成一个泡,拎起一个泡,这个泡里有很多细胞想要的东西,从而从外界快速获取一些物质吸入体内。
这个膜可以快速地分隔独立出来,独立之后,就有自己的功能属性在里面。它也是双层结构,就像是一个小细胞那样。
膜上可以有蛋白,在里面抓住物质,同时它的膜外穿了一层外衣,从力学上来说,这个外衣可以帮局部的细胞膜从一个平面拉成一个立体。
就像小丑的帽檐一样,成为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如此,重复不断,最终向外封闭成一个小球。
同样的原理,细胞膜也可以向内变形,通过吐泡的方式向外释放一些物质,改变它的外界的环境。
但它是如何向外释放的呢?这就是细胞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
它可以通过我们称之为锚定蛋白的物质,帮它形成一个拉链,拉开口子之后快速融合,可以让组织的边界具有高度动态性,既可以帮它快速内吞,也可以快速向外吐出一些物质。
对于细胞来说,它需要足够强的生命动态性,既能分隔内外,又能有序联通,即与物质有交流。
三、内外平衡
1.细胞的平衡
大家都在讲平衡,那什么是细胞的平衡呢?它是细胞膜内外两侧基本上是等势的,不然多的一边就可能会挤压或是往外膨胀出去,这时对细胞就是一种威胁。
它可能是一个整体的均衡,但并不是衡均一化,局部会有一些差异。就是它的位置不同,那它的组成也是不一样的。
这些不同的组成会让细胞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空间,发挥不同的功能。给大家看一张图,图上既有平衡,又有不平衡。
平衡是在这个膜的两端的电势是平衡的,所谓电势就是加号和减号。但每一个有的正电或负电的东西,都是不平衡的。
比如绿色的,它是氯离子,外面是比里面多的,还有钠离子,也是外面比里面多,但钾离子却是里面比外面多。
2.局部不平衡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在整体平衡下产生一些局部的不平衡?举个例子:
线粒体,是每个人细胞里都有的一种细胞器,它是用来合成能量的。我们每天吃进脂肪、糖、蛋白等,通过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能源ATP和水,最后一步靠的就是线粒体这个细胞器。
但是,这个能源是如何在线粒体里合成的呢?这就靠的是H+就是氢离子的局部不平衡。
上图中的大部分的氢离子,都被堆积在一个空间里,这就造成一边氢离子多,一边氢离子少。
如果把氢离子想象成水,可以把它想象有一个坝,筑坝蓄水,使得有足够的水的势能来转换成电能。
由于这个膜具有不同的通透性,再加上以上方式就可以让某些物质在某一空间内浓度异常增加,这种增加是短暂的,但可以让它在后期进行能量的转换。
这就是筑坝蓄势的过程。大家看下图,每一个黄色的点就是一个氢离子,它通过线粒体膜上一个高度复杂的蛋白结构去合成红色的ATP分子。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这种膜有选择的通透性,可以在生物学上主动造成一些差异。
比如图中的红色与蓝色都比另一边的多,但这是一个膜上的蛋白,它可以让处于多的这一边的红色小点穿过它运到红色小点少的部位,减少两端的浓度差。
在减的过程当中,它可以把蓝色也一起装进来,并且一起翻过来。这就造成在红色顺着走的时候,可以把本来浓度低的蓝色也往本来浓度高的地方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举个例子:
我们刚刚讲到能量,吃进的东西在肠道里消化,变成大分子的糖。但葡萄糖需要运到全身才能被利用,这就必须穿过外壁的细胞进入到血液,进而够流动到全身。
然而肠道里的葡萄糖和血液里的葡萄糖浓度差不多,它凭什么能从这穿过这一层细胞运到另一边?
细胞就产生了一个法子,就是主动把钠从这个细胞内部向外运,以减少里面钠的浓度。
这时,肠道里面的的钠就会往细胞里面运。但运的时候,把肠道里浓度低的葡萄糖也一起带进来了。
这种浓度差异就造成了生命的一种流向,让代谢到葡萄糖的部分,变成我们体内其他组织可以吸收的部分,这就是局部不平衡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3.总体控制,维持稳态;动态调控,生命活力
所以总结一下:
由膜隔绝的两端,既有一个总体的平衡,以实现总体控制,维持稳态;
又有局部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因为生命是有方向性的,属于动态调控,具有生命的活力。
① 由简单到复杂
在整个生命的演化过程当中,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过渡,膜这样一个组织边界,是如何在单细胞生命与多细胞生命里发挥功能的呢?
简单的生命在最开始的时候,膜里包裹着一个个遗传物质,在里面发挥着简单的功能,没有什么复杂的体系。
但当生命扩展的时候,本来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够了,这时就要多元化,通过胞吞的方式,不断从外界吸纳不同的新鲜血液。这个时候,红色的遗传物质就由少变多,并且变得复杂。
此时,如果还按照之前的体系做,一定会出问题。当这个体系的数量足够多时,你还没有在内部形成组织,对它来讲就是混乱。
但细胞很聪明,它把外面的膜向里面包起来,形成一个细胞核,或者其他不同的细胞器,最终还可以包上线粒体能量的供给。
这样,它就可以形成一个由简单体系到复杂体系的过程。膜的均一性决定了它可以形成外界的组织,又可以在内部形成小的微环境,从而逐渐自组织形成一个有序的统一体。
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人可以不断从外面吸收东西进来,吸收完之后,内部消化的才真正是你的。
所以既可以内部不断挖潜,也可以通过外面不断引援。这样,每个人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系统变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上图是细胞里面的内膜系统,细胞外面很简单,是一层或者双层,但里面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双膜围闭起来的空间,同时由于有了脂双层这种均一化的特性,让它可以去实现生命活动的动态协调,以实现高度统一。
接下来有个问题,这样的组织方式能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这一层膜包裹的空间是不是扩张到无限大?
但实际上不是的,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尺度大概只有10到100微米,再往上就没法再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② 体积VS表面积
大家看下图,这些方块的总体积是一样的,但表面积有非常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同样体积的东西,你只给它一个外面的边界,那它的边界相对它的体积来说,比例会小很多。
而一个有机体,一个细胞,跟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完全是通过膜来实现的。所以如果它没有足够多的这种分隔的话,就会变得很臃肿,因为很多垃圾排不出去。
对于细胞来说,它的个体不能够无限大,并且还必须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它里面的生化反应能够通过它的膜和外界有一个有效的连通,它的体积,必须要和它的表面积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对于一个有机体来说,它不可以无限大。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进行分裂,一分为二,变成一个新的细胞出来。这就是细胞的策略:与其更大,不如更多。
③ 细胞排序自组织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复杂不仅仅是通过膜把它的内部组织变复杂了,同时还可以通过膜的特性来构成它整个的结构、体积和体量。
对一个组织来说,所有的细胞跟细胞之间,具有亲和性。什么意思呢?
比方说,生物学家会把发育过程中的胚胎拿出来,它们可能已经分化成了不同形态,像下图中蓝色的和红色的,就是不同类型的细胞。
生物学家把它拿出来分解成一个个单细胞,然后再把它混起来放在一起。
最左边是它最开始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相同颜色的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并且这种聚集和它原来在胚胎里的位置一样,最后还可以继续往下发育。
这就带来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单个细胞看完了,但如果放大到多细胞组织来看,细胞跟细胞之间有亲和力,我们称之为细胞排序自组织,即这个排序可以有自组织。
④ 自组织是如何实现的呢?
细胞膜上是双分子层,上面还有其他东西镶嵌在里面。所以它不仅仅只是分隔,还有融合。
所有细胞都可以自动、自发地和临近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组织,这种自组织性源于它们相互认识,相互有chemistry,这就是它会向细胞膜上伸出去一些像藕一样的蛋白。
并且它两边伸出的可能是一样的蛋白,相邻两段之间可以有亲和性,它可以通过这个细胞膜上伸出去的蛋白决定两个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
这种的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组织,将相同性的快细胞快速集合在一起,协同发挥功能。
膜上除了我们讲的蛋白以外,还有一些糖,这些糖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它可以有多种组合形式的糖链,实现身份标识,即差异化的标识。
还有一种很极端的连接,叫做gap junction(彼此相连)。像下图的两个细胞,可以通通过它的膜形成一个通道,然后两个通道对接,就好像太空飞船和太空舱的对接一样。
这种对接可以让两个独立的细胞之间形成一个通道,快速实现两个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流,这就像是两个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独特的、专门的通道。
脂双层,好在它可以分隔,可以连通,同时,又是动态的。上帝赋予细胞多一层的保护膜,细胞膜在它的外侧,为之形成一个很好的缓冲和保护层。
下图浅蓝色的粗线条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在细胞里面合成分泌到细胞膜外的,它其实是由若干条细线缠绕起来,形成的一个几乎是我们细胞里韧性最强的一个组织成分。
这里塞了很多糖基化的蛋白,你可以把它看成一根根羽毛,它的分支是一些糖链。这个糖链带有负电荷,与水有很好的亲和力,可以形成水合胶,给它一个很好的缓冲。
它的外侧又相当于有一个骨架,然后再给它进行填充;里面有我们称之为细胞骨架里的骨架,能够关联起来。
所以膜并不孤单,它可以通过膜上的蛋白和外面的胶原填充物结合起来,也可以和细胞里的骨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了这样种种的设计,就既能够实现和周围环境、周围细胞的相互整合,又可以从一个小的组织联合成一个大的组织。这就是细胞组织的这个层面给予我们的认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主办方简介——
混沌广州依托混沌大学(一所面向未来的创新大学),落地城市创新学习中心。汇聚认知型创新企业家,以独特的视角,传授最前沿的创新创业实战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助力广州城市创新。
笔记侠好文推荐:
任何人都会辜负你,唯有到手的能力不会
肖冰:剩者为王,本次周期会淘汰70%到80%的同行
看完了,给笔记侠点个赞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