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内容来源:本文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书籍《具体生活》书摘,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封图设计 | 泉十七 责编 | 嘉琪
第 2692 篇深度好文:6542 字 | 9 分钟阅读
精华笔记·思维方式
本文优质度:★★★★★+ 口感:大海的味道
笔记君说:
吴军博士说:“生活不是抽象任性的美好畅想,是具体而细微的实际行动。让自己慢下来,从容做事,优雅生活,这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一说到“生活”这个词,不由得想到了“阅读”,感觉真正的生活是离不开阅读的。那怎样阅读,应该阅读哪类书籍呢?
不妨跟随笔记君一起看看吴军博士对此的见解吧~
一、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现在是一个电子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尤其内容的展示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真正用来读文字的时间就相对减少。
如今,很多人慢慢都不读诸如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阅读还有意义?
我这里说的阅读是广义上的阅读,不仅仅是读纸质书,也包括读网络上的文章,比如大家在微信公众号里阅读的内容。
1.获取知识的三个来源
人立足于这个世界就要获取一定的知识,这样做事比较方便。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指需要考试得分的内容,更包括你生活的阅历。这些“知识”来源基本上有三个:
① 你自己的体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人“人生阅历丰富”。
② 阅读或学习获得
人如果什么东西靠自己体会,获得知识就是一件非常漫长的事情。
举个例子:
你教一个小学生数学里0的概念,他很快就知道了0就是没有,或正好是在所有数字里中间里的位置,不多不少。
但是,0是如何产生的,人类经历了大概几千年才研究出这个数字。所以靠自己生活的经验,有时候想象出这样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常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进入到社会,不知道这个社会的深浅,要靠自己的完全体验来获得知识。这个速度其实非常慢。
如果有人把这些经验写出来告诉你,你读完以后就知道哪里有坑,在实践中就把这些坑避免掉,这样就比自己去体会快很多。
毕竟人这一辈子,大概也就八九十岁(现在哪怕活的长一点),也就是3万天左右的时间(实际上不长)。如果所有事都靠不断地试错去进步,速度就太慢了。
所以,广义上的阅读是获取知识,是帮助我们成功最便捷的一个方式。
③ 经过你自己思考产生的知识(你的输出)
你可以将这些知识传播给他人。总体来讲,阅读和学习占我们获得知识的比例最大,一头一尾,亲身体验和你自己输出是相对少的。
2.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随着科技的进步,纸质书的比例在不可避免地降低。
在中国,其实纸质书的下降比例不是很大,因为盗版等原因使出版机构还有兴趣来出纸质书。
而在美国亚马逊上,电子书现在已经超过纸质书了(从销量上来讲),但是纸质书的比例还很高。而且它们的性质不同,也就是不同时候会读不同样的东西。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① 纸质书本身门槛比较高
你在网络上写一篇文章,马上就可以发出去;但你要找人愿意为你印刷就有一定的门槛了,有了门槛要有基本质量的把控。
举个简单的例子,网络上有很多谩骂,但你很少见到卖掉了一份报纸,上面还有有胡言乱语的谩骂。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把这样低质量的东西专门印刷出来。
同样,我们在网上看的网络小说有好的也坏的,总体来讲好的比例不高。原因是这些作品的发表成本太低,没有人把这道关。
这个“关”不是编辑来把的,而是通过市场。
所以,总体来讲,纸质书质量是比较高的(与网络媒体相比)。
② 教科书需要读纸质书
有人说纸质书出来以后,我能否用放在电脑上、手机上阅读呢?这是可以的。
比如我们读一些言情小说、侦探小说,你可以在手机上用碎片时间看,是比较方便的。
但还有一类书——教科书,是需要来回翻的,就不大方便用电子版的,而且有时候你还要在书上写写画画,这类纸质书还有很大存在的必要性。对一个学习的人来说,教科书的重量、价格成本都不是最重要的。
例如,你上大学花掉了几千块钱的教科书的费用,你不会觉得昂贵,因为大家上大学想获得的收益是比这大的多。这和你读一本消遣的书是不一样的。
③ 经典图书最好读纸质书
还有一类是你会反复阅读的经典书,我比较建议读纸质书。因为读纸质书的时候你会思考,你也可以反复翻,有时候可能会读两三遍。
在读经典书时,你需要一个相对安静、比较完整的时间,比如读半个小时,哪怕读一刻钟,有时甚至一读一两个小时,沉浸进去,这样比较好理解它的内容。所以,这一类书我觉得用纸质书比较方便一些。
④ 出于怡情养性,你需要读纸质书
有些人习惯读纸质书。很多人读书是为了怡情养性,这就跟有人练瑜珈一样,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负担。
有时候读书,需要在一个很舒服的咖啡厅里,或者在家里,外面下着雨,自己坐在书房的窗前,慢慢地去品位,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纸质书的效果会好很多。
打个比方,从吃饱饭的角度来讲,你吃快餐就可以,快餐的营养还是不错的,味道也OK,但你不能老吃快餐,人总是要享受一下美食。很多时候我们吃的是它的味道,而不是仅仅的营养成分。
也许你会说电子书里所有的内容也都有了,文字都一样,为什么要读纸质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吃一道精致的正餐,而不是吃快餐,这是有差别的。
二、读书的方法
有人读书很快、有人读书很慢;有人虽然读书多,但好像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有人读了几本,但体会很深,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不是一个读书很快的人,我读的书数量不少,我把书分成4类,这样就保证能够有一些书读得比较深,当然读的数量也比较多一些。
1.第一类书:需要大概翻一翻
我拿到一本书,一看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我会快速地过一遍,如果觉得这本书没意思可能就扔一边了,觉得有意思就会继续了解下它的内容。
这种书一般你快读一遍就能知道它大致的内容,你也能判断出它的思想、结论对你是有帮助的。
但你读得比较快,一些细节可以跳过去,如果对某个部分感兴趣,我一般会做标记,回过头会再看一遍。
像文学类的书,某一段的文字比较好,我就画个框标记上,回来再看。对我来说,书本身的纸张不重要,里面的内容更重要。
对特别好的书如果想当收藏品收藏一份,我会买两本,一本我去乱写乱画,一本放在书架上不动。
2.第二类书:需要第二次再看的参考书
有些书读完一遍以后,虽然放在一边,但你可能会回过头来看它,特别是一些参考书。比如我写《文明之光》的时候,手头上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有两套,一套是剑桥的中国史,一套是哈佛的中国史。
坦率来讲,这些书读起来趣味性不是很好,我会大概要翻一翻它里面讲过什么内容,但对一些特别的数据、例子我会做标识。
3.第三类书:需要反复读的经典之作
有些书你读完一遍以后,你会回过头来再读一读,像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
很多书,在不同的年纪、不同时间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年轻人大概有三本书大家比较喜欢读:
《少年维特的烦恼》、《麦田的守望者》、《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时候读完后,过一段年纪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感受完全不一样。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里面讲的一些道理需要你慢慢感悟,读两遍后你能悟出蛮深的一些道理。
很多人会反复读一些中国古典书,比如《红楼梦》。据说张爱玲在出名以前,《红楼梦》可能读了四五十遍,这就说明她每一次读都有一个感悟。
在西方有一本书大家每一次读有时候都会有新的认识,即《圣经》。林肯总统家里曾经没有什么书,他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于《圣经》。每一次读,结合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孔子的《论语》,小时候读可能未必有很深的体会,到了四五十岁读你就能理解《论语》中讲的很多道理了。
4.第四类书:消遣性的书
人总要有一些闲暇时间,想懒一懒,哪怕有时候躺在床上,读一些小说。消遣书读起来并不是不好,其实有些消遣书里的一些写作手法还是不错的,放松一下还是不错的。
当然你不能光读这些消遣的书,因为它有两个特点:
特点一:它给你带来的思考毕竟不够深刻。
特点二:毕竟这些书比较雷同。
这种书你读多了,你思维方式其实是很窄的。
这就是我把我读的书划分的种类,就你而言,需要就怎么做到广泛和高效来进行平衡。
实际上,有些书你需要读它的内容,有些书是读作者的感受,以及它的一些心思。
三、读书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广泛阅读消遣类读物
很多人阅读的基本上是一些休闲杂志、媒体上的八卦,以及一些消遣性的书。有人说这不算阅读,我认为这也算阅读,读总比不读好,当然这个层次稍微浅一点,这是第一个层次。
2.第二个层次:读经典读物
也有些人读一些比较经典的书。其实这些书一开始也是流行读物(早期的时候),慢慢经过长时间的洗礼最后留存下来,就成了经典。
像《简爱》和《傲慢与偏见》这样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年代可能跟琼瑶写的故事差不多,只是它留传了大概两百年,并且经过世界各国的验证,讲了跟多人类共性的问题,所以称为经典。
相比之下,过去港台也有很多言情小说,上一辈人读的书这一辈人都不知道了,因为它不能表示人的共性,甚至只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个很小地区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书,因为它无论从时间和空间上都让我们人性有一些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比如《双城记》)的书,通过他的书你可以了解到,在资本主义或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在我读书那个年代(读中学时),虽然也读查尔斯·狄更斯的书,但对他里面讲的一些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深刻,只是看故事,因为中国那时候没有经历过商品经济,我无法理解人和人之间一些特殊的关系。
大概20多年前,张爱玲的书很流行,但今天不太流行了。因为张爱玲的书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写“都市的生活”。
在解放前中国只有上海称得上是都市,剩下的无非就是大村镇(镇子),即使北京这种城市也没有太多的都市生活。
20多年前中国开始城市化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她书里的一些内容,比如讲电车“当当当”开过街道,40年前(改革开放前),二线城市哪有这样的生活,到了晚上都很安静,不可能有这种体验。
最近这几年张爱玲的书又不流行了,原因是现在我们已经不再过她书中所讲的那个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了,现在是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这些内容在她的书里是没有的。
3.第三个层级:读知识性的书
国外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历史学家会写一些学术内容给普通人读,最典型的就是霍金的《时间简史》。
霍金用一种大家都能读的语言写宇宙的故事,使我们的认识得到全面的提高。
很多人(尤其是文科生),对我说,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才能体会到宇宙之大,体会背后的一些物理学规律。
平时你虽然仰望星空看到遥远的地方,但其实你没有像读《时间简史》那样的体悟。
当然,对于一些喜欢阅读、喜欢把事情搞清楚的人来说,尤其是一些专业人士,还是要读一些学术专著的书。
比如你是投资人,你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是有意义的。
但作为一个投资人,尤其做二级市场投资的人,一些经典的教科书,比如公司的估值这一类的书你是必须要读的,否则做事可能不专业。
四、旅行的意义
1.“行万里路”帮助你达到“知行合一”
接下来我们讲讲旅行。董其昌先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书”和“万里路”都很重要,从接受知识来讲,我认为还是读书来得快,因为毕竟知识比较浓缩。
但有时候光读完书你不一定信,也不能把这些知识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很多人说我学了这么多课,学完之后都忘了。所以,学完一定得使用。
有些人说,在商学院,老师讲的一个方法论挺好,可到工作中过了半年,都不曾用过一次,好像我做事并没有进步。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所学内容。
“行万里路”也就是你有了亲身感受以后,印象才深,印象深了以后,你才能够体会一些道理,然后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把读书的内容看成是一个漏斗上面的口,其实经过漏斗下面通道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你要过滤掉很多东西,因为你真正要吸收的,都是对自己有意的东西,变成自己行动的一部分,这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行万里路”,或者像王阳明讲的叫“知行合一”,让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人认为“行万里路”就是旅游,但实际上不仅仅是旅游才是“行万里路”。其实换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行万里路”的一部分。
有些人在一个岗位干了20年,对外面的世界就缺乏了解,有些人两年换一个工作,20年去了10个单位,他的阅历就多一点。
我不是鼓励大家要频繁地换工作,但哪怕在同一个城市里,结识不同人,就会长一些见识,这就是“行万里路”广义上的意思。
我在几十年前(大学毕业以后)在外面工作了两年(离开校园),之后又回到校园。我发现,很多那些在校园里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师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上的普通思维方式差了很多。
他们象牙塔里待30年,他们也并非不行万里路,比如出去开学术会议的机会比外面一般的人也许多,但即使开学术会议,他们接触到的人,接触到的圈子,还是原来的这些人,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有一个定式。
2.“行万里路”的三个层次
① 第一个层次:到新的地方看到新的风景
很多人花钱去旅行,就做到了这一点。到一个地方看到新东西,看了某地的关键景点,拍照留念,就觉得这样不妄此行。这样既可以休息、还能陶冶情操。但光拍照留念是不够的。
例如,你去一趟法国,除了看了几个大建筑、几幅可能看得懂、可能没看懂的名画以外,还有什么收获呢?回过头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只是觉得也不错:我辛苦了一年时间在外面放松了两个星期,很开心。
这就是最浅层的“行万里路”,因为哪怕你这样行了100万里路,见识的提高也不多。
② 第二个层次:有意识地了解一些文化
还有的人去一个地方旅游,会找一个地陪,让他给介绍一些当地的情况。
比如,在梵蒂冈博物馆看一些画,你只会觉得这些画真逼真,色彩真好,过了几百年还能保存得这么好,大部分人可能只能看到这一点。
梵蒂冈博物馆有一幅著名油画叫做《雅典学院》,画中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有一定的深意,光看是看不懂的,这就需要一个懂得艺术的地陪给你讲,你才能懂.
我在《具体生活》这本书中里讲了怎样看博物馆,可以给大家做最最简单的,相当于地陪的参考,如果你没有地陪的话就可以带着这本书到世界各地玩。
有一些读者朋友,拿着《文明之光》作为参考书到世界各地去玩。
③ 第三个层次:在当地居住,与当地人进行深入沟通
很多人到美国开了十次会,对美国的文化其实很不了解,但如果在美国如果读一年书,就会很不一样。
每天去教室,周末要到当地的零售店买东西,可能还会跟当地人有一些冲突,也会求助于当地人,这种情况下,你会对当地的人有很深入的了解。
所以,现在我旅游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跟当地的人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交流。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当你看到世界多样性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大家听我的“得到”专栏 的时候基本上会得到一个结论,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告诉大家有希望,这个世界有希望、中国有希望。
我的信心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我的“行万里路”,即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情况,经过思考,跟别人确认得到的一些结论。
例如“中国有希望”这个观点,是我通过看历史是怎么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什么民族、什么文化、什么体制有希望,才得到这样的结论。
这是我实实在在经过深思熟虑、经过周密、以及很多、很深、很广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就是“行万里路”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
很多人往往把自己关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看太多言情小说和偶像剧,想象外面的人都是俊男靓女,想象中未来的生活都是公主、王子的生活,这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虚构的社会中,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行万里路”是让自己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回过头来再审视自己。当然这“行万里路”需要结合“读万卷书”,二者可以是互相验证的。
民国初年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上他的地位非常高。在他之前,大部分历史研究都是考据,即根据过去的典籍来做一些分析。
王国维先生说这些考据一定要和文物进行相互验证。这就是知行合一,或“万卷书”和“万里路“的结合。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原价:79.00 现价:59.25元
(笔记书堂省19.75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也可购买
读了此文,结合自身,
留言区分享自己的感想吧。
我们将选出3个留言最走心、
并且也最受用户欢迎(点赞多~)的用户,
送出《具体生活》各1本
评论放出、赞数统计截止至11月17日12:00
快来分享吧!
笔记侠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