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是什么动物?

胡慎之 笔记侠 2020-09-12


内容来源本文为浙江大学出版社新书《高情商沟通法则》读书笔记,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本文作者胡慎之。

胡慎之:资深关系心理学家,《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马东的职场B计划》首席专业顾问;入选“2017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50人”,从事心理咨询长达20余年;

封面设计 责编 | 丽丽
第  4599  篇深度好文:6517 字 | 10 分钟阅读

笔记书屋·文化生活


本文优质度:★★★★★+    口感:鸡蛋炒饭


笔记君说:


在职场中不断付出,却因不善表达而常常背锅;和另一半总为同样的事情吵架,感情濒临破裂;


对父母的询问和唠叨不耐烦,越长大越不容易亲近……更痛苦的是,明明学了很多沟通技巧,还是频频陷入关系紧张的窘境。


到底怎么做,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际难题?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出生之后,就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关系。对于有些关系,我们会觉得自己处理得很好,而对于另一些关系则反之。


所以在很多时候,情商高手就是指那些把许多关系都处理得很舒服的人。


这种舒服,当然是指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如果说自己不舒服,别人舒服了;或者自己舒服了,别人不舒服,这都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关系,就像空气中的养分一样,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能够感觉得到。就像你走到一个陌生人面前,忽然之间觉得此人面善。


面善的意思是好像彼此曾经见过面,感觉待在一起很舒服。



但对于有一些人,在你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不好,似乎有一种特别想跟他们争吵,甚至想揍他们一下的冲动,总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让你感觉特别不舒服。


这种没由来的亲近或讨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也许就是你遇到了和你的模式相匹配或者不匹配的人。如果两人的模式互相匹配,相处起来就自然舒服;如果不匹配,就会让自己或者对方不舒服,或者两个人都不舒服。


要想和别人相处舒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模式。


我把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分成了几个类别,为了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我直接把它们分为蜗牛、鸵鸟、袋鼠和斑鸠。


一、蜗牛型

黏人的“小可爱”


首先,蜗牛身上有个壳。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时候,蜗牛会缩进自己的壳里。


那么相应的,蜗牛型人在人际关系中主要是以取悦为主,也就是用讨好和回避这两种模式来进行人际沟通。
一旦遇到问题,他会倾向于讨好他人或者缩进自己的壳里;
一旦发生冲突,他会拒绝和回避冲突,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但会把很多事情都闷在心里,就是“我被欺负了,我很委屈,但我不说”这种人。


另一方面,因为蜗牛是软体动物,看起来非常脆弱,所以蜗牛型人自我保护意识是很强的。


但与此同时,他也会憋着一股劲。很多时候,他不会去反抗,同时攻击性也不是很强,但这只是看上去攻击性不是很强而已,因为他更多的是以被动的方式去攻击别人。


蜗牛型人在人际关系中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被动。如果有朋友和他说“我们今天去看电影吧?”他不会直接拒绝,而是会找一些理由,比如说“今天要下雨”,或者“我好像有一些别的事情”。


然后朋友再问:“那到底去不?”他才说:“那就去吧。”这其实很容易让别人感觉好像他对这件事情不是很热情,同时跟他相处的朋友会感觉自己被冷落。

 


第二,蜗牛型人格的回避还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人际交往是有一些回避的,因此会感到孤独,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宅在家里。


在群体中,我们会发现蜗牛型人一定是在远远的一个地方。


如果是听课,他一般会坐在后排的角落,绝对不会是坐在第一排的那个人,也不会在课上主动提出疑问,但是心里对外界的很多信息都会首先表示怀疑,很难去真正肯定一些东西。这样的人,心里的孤独感比较强。


但是另一方面,蜗牛型人比较喜欢幻想,并且有创造性思维。因为比较善于思考,所以很多蜗牛型人成了艺术家、小说家。


第三点,蜗牛行动缓慢,慢吞吞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节奏,不容易妥协,哪怕遇到荆棘或者乱石岗,他都能够穿过去。


蜗牛型人在亲密关系中,一般被称为“小可爱”或者“小奶狗”,给人一种软软的、可爱的感觉。蜗牛很黏,所以蜗牛型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主要特性就是黏人,依赖性比较强。


他一开始可能是用黏来吸引对方,但这种黏人很容易遭人嫌弃,而这种嫌弃也会让蜗牛型人感到很受伤。当然,伤害他的机会只有一次,下一次他就会把你记在小本子上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上述的蜗牛特征,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关系模式。


第一,在心理上,学会接纳自己。
所谓的接纳自己就是肯定自己,变得更有自信,并且能够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
举例来说,跟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接跟对方表达自己目前的感受。
比如“我有点生气,感觉不太好,但我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自己,可以等我想清楚后再聊聊吗?”这就是一种自我接纳的方式,用最真实的状态去跟对方相处,而不只是表现好的方面。
第二,在身体上,增加自己的力量感。
拥有力量感会让蜗牛型人看起来更有自信一些。如果要在身体上增强力量,蜗牛型人可以去健身,也可以多参与一些群体活动。
第三,在人际关系中,注意自己被动攻击的模式。
所谓的被动攻击模式,就是心里有委屈憋着不说,但用另外的方式去攻击别人。比如有时候迟到可能就是你在攻击对方;或者是你对这件事情不满意,而你不明说,而通过迟到这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一些感受。

那要怎么去改变自己的被动攻击模式呢?很简单,变得主动一些就行了。其实蜗牛型人如果可以主动一些,就可以获得更多,比如说主动去跟人交往,主动说出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被动攻击模式,蜗牛型人将更容易融入人群。同时在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蜗牛型人可能需要更主动一些,而不是用等待的方式;或者是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不应该默默离开,而是尝试在冲突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后,蜗牛型人要注意时刻提醒自己走出去。
一般来说,蜗牛型人如果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说得到升职或者其他一些机会,基本上都是需要在人群中学习的。要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很美,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危险。


二、 鸵鸟型

自信的“霸道总裁”


首先,鸵鸟身材高大,走起路来昂首挺胸。


相应的,在人际关系中,鸵鸟型人的自我感觉很好,很骄傲,很自恋,由内向外散发着优越感。


这种自信的姿态让鸵鸟型人充满了个人魅力,他们往往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又或者在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中是比较优秀的那一类。



在工作中,鸵鸟型人总是扮演着主导者和引领者的地位。喜欢自己被他人看见、欣赏和仰慕,这样的关系模式让鸵鸟型人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


在亲密关系中,鸵鸟型人也喜欢占据主导者的地位,很愿意为这种被仰慕的优越感而付出。
譬如他会跟伴侣说“你跟着我就好啦”“听我的准没错”。这种表现会让对方觉得很有安全感,再加上鸵鸟型人突出的个人魅力,所以无论男女,他们对异性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看到这儿,你或许以为鸵鸟型的伴侣就是完美的靠山了。但其实鸵鸟型人只是勇于为维护自己的优越感承担责任,并不是喜欢被其他人依靠。


实际上,因为骄傲,鸵鸟型人的共情力不太好。所谓共情,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所以,鸵鸟型人对其他人的包容度往往比较低,也不太会去同情周围的人,更不愿意被其他人依赖。


换句话说,鸵鸟型人“反依赖感”比较强。在一段关系中,当对方开始想要依赖鸵鸟型人的时候,就会被鸵鸟型人看作一个累赘。


在社会关系中,高高在上的鸵鸟型人的自我边界感很强,对于任何团体的归属感都不强。在被依赖的过程中,鸵鸟型人很容易就觉得对方过度侵入了自己的领域,因此就会果断地表达拒绝。


鸵鸟的第二个特点,是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把头埋到沙堆里。


这一点对应到关系模式中,就是鸵鸟型人一旦失去心理优势,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欺欺人地跟自己说:“我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我。”也就是无法直面自己的羞耻感。

 

第三点,自然界中的鸵鸟双腿有力,跑起来非常快。


因此,鸵鸟型人的行动力很强,也非常有力量。在一段关系中,鸵鸟型人要是认定了一个人,或是认定了一件事,就会很快地行动起来,快速做出决断。


另外一方面,鸵鸟型人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往往也是强烈的,其形式就是“攻击”。这恰恰是我们在处理跟鸵鸟型人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现实生活中,“霸道总裁”和“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就是鸵鸟型人的典型代表。



在职场上,他们常常喜欢发表煽动性很强的讲演,对自己的下属说一不二;在感情世界里,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伴侣指手画脚,责备和嘲笑对方的笨拙。


归根结底,鸵鸟型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都需要很大的心理优势,不然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会很重,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和自卑感,而这些情绪最终会导致他们的羞耻感。而羞耻感,是鸵鸟型人无法面对的。

 

如果你符合以上描述,就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关系模式。


第一,学会发现周围人的价值。


想要跟鸵鸟型人打交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要想跟他合作,那首要条件必须是得到他的认可。所以鸵鸟型人常常很难看得到别人,也就难以交到非常知心的朋友。


从鸵鸟型人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正是发现周围人的价值。我建议鸵鸟型人偶尔可以用发现的眼光,听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学会放下思想负担,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


羞耻感与边界感很强,这让鸵鸟型人在遇到困难以及自己脆弱的时候,习惯把头埋起来,或者选择攻击性的姿态去表达诉求。


倾诉会让负担变轻,鸵鸟型人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找个可以相信的人,说出自己的感受,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三、袋鼠型

喜欢照顾人的“老妈子”


第一点,雌性袋鼠有个口袋,里面装着小袋鼠,袋鼠妈妈会把小袋鼠保护得很好,照顾得很好。


那么相应的,袋鼠型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是服务型或者说是照顾型的特征。


他会把照顾别人所获得的“价值感”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把被他人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价值来源。


袋鼠型人的付出感很强,在付出的过程中,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照顾别人的“老妈子”。


比如在合作关系中,袋鼠型人常常无论事情大小,全部亲力亲为。
所以我们跟袋鼠型人合作时会有很矛盾的感觉,一方面会觉得很轻松,另一方面又会感觉很郁闷。

很轻松是因为袋鼠型人会包办很多事情,但是时间一长,我们又会感觉很郁闷,因为袋鼠型人在操办事情的时候会有所抱怨,这其实是在合作中不信任他人的表现。
因此,袋鼠型人与他人合作难以达到一种共赢的体验,经常会指责他人。


第二点,袋鼠型人的控制欲比较强。假如一只小袋鼠要出去看看世界,袋鼠妈妈就会把它抓回来放进自己口袋里。


这种情况导致袋鼠型人在与人沟通中经常很难听到和看到他人,他们常常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其实是他们控制别人的一种方式。


他们希望别人能够围着自己转,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被别人看见。如果别人没有看见这些,他们就会很失落、很难过,很容易产生自怜的情绪。


自怜,就是觉得为什么没有人来照顾我,为什么没有人来满足我。


因此,对于袋鼠型人来说,他们最多的人生体验就是空虚感。

 

第三点,在人际关系中,袋鼠型人特别容易侵入他人的边界,剥夺他人很多的机会。


所谓剥夺他人很多的机会,是指袋鼠型人拥有服务型特质,而且相对来说,他们的安全感也不是很高,这就会导致对他人的弱化。


在他人要去尝试一些别的东西时,他们会先在旁边说,“不行,你最好不要”,这样就特别容易让别人失去探索的机会。


这也是袋鼠型人的另一个特征:责任不清晰。
在一件需要彼此都承担责任的事情上,袋鼠型人容易过度承担责任,而且不光是承担对方的责任,他们还渴望去承担对方的情绪。
所以在关系中,他们经常会有一种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的产生就是因为他们没办法承担别人的情绪。
所以袋鼠型人的依赖感也很强,而这种依赖感看起来好像是别人依赖他们,实际上是他们依赖别人。


如果发现自己是袋鼠型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调整自己的关系模式。


第一,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真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袋鼠型人很容易用愧疚感控制别人,所以可以试着不带让别人觉得特别愧疚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当你想表达自己十分难过和悲伤的时候,可以聚焦于自己的感觉。


你可以告诉对方“我很难过”,而不是告诉对方“你让我很难过”。当然,说出自己的诉求,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实际上也是对他人的成全,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学会成全和肯定别人的价值。


当你弱化对方的时候,你只是希望对方离不开你而已,但这同时也会让对方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把对方变成离不开你的人,是因为你害怕分离或者被抛弃。所以在弱化别人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其实是在挑战人性。


当和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或是自己的一些诉求被满足时,需要向对方表达赞美和感激。这既是成全对方,也是在肯定对方的价值。

 

第三,把他人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保持他人和自己的一些小小的自私。有时候自私恰恰是自我的一部分,他人拒绝你,或许是因为你的侵入伤害了别人。


要意识到实际上你很多的“为他好”的行为,恰恰是伤害他人或者侵入他人边界的表现。

 

四、斑鸠型

自私的“理性派”


斑鸠的攻击力和防御力都是很强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斑鸠通常都是单独一只,很少成群结队地出现。


自私和追求利益,是斑鸠型人的第一个特点。



《明朝那些事儿》开篇提到朱元璋有一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这句话说明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的斑鸠型人,他的座右铭也是所有斑鸠型人共同的心声。


斑鸠型人最爱干的事就是通过侵占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譬如,大家都在排队,但是斑鸠型人就会想要去插队;


大家都去拿东西,斑鸠型人就想比其他人多拿一点,这样他才会感觉比较舒服。


而且斑鸠型人想要占便宜,会马上行动。如果他发现自己在一件事中投入太多,却又占不到什么便宜,他就会马上选择放弃,转身离去。


无论是在职场上、朋友间,还是两性亲密关系里,斑鸠型人会一直在关系中寻找价值。因为他们心里只有自己,而在关系中吸收营养来满足自己的同时,基本上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这样的行为,在对方的眼里看来,是特别自私的。


斑鸠型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比较理性,偏冷漠。


他们的自我防御感很强。他们靠近别人,就是要去侵占别人的东西。所以当别人靠近的时候,他们会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而且在一段关系中,斑鸠型人一般会思考:我是不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东西。所以斑鸠型人都是非常理性的,在关系中也非常强势。


很多斑鸠型人都成了谈判高手或者销售高手,他们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情感去建立一段关系,只需要考虑经济规律。这恰恰是斑鸠型人比较擅长的。


斑鸠型人的第三个特点是不合群。我们听说过一群鸵鸟、一群袋鼠,但是很少听到一群斑鸠吧?从社会和职场角度来看,斑鸠这种特立独行的特点被称为“孤胆英雄”。


一方面,斑鸠型人不喜欢没有意义的社交,他们喜欢更有意义的、更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社交活动。另一方面,他们这种只讲究利益的社交方式,导致很难交到知心朋友。

 

成功人士必须要有一点斑鸠的特质。但是斑鸠型人在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所以在这里,我想给斑鸠型人两点建议。



第一,学会相信别人,恢复关系的真实性。


世界其实是很美好的。利益不是关系的基础,信任才是。如果在所有的关系里,你永远只能看到利益,那就没办法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也就没办法去享受亲密的感觉。


真实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之间有互动,有情感连接。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要看到对方在关系中的一些无能为力。


而看到这种无能为力,并允许对方呈现这种脆弱,彼此之间的关系才会更亲密。

 

第二,学会看见自己的脆弱。


斑鸠型人之所以会培养出一个什么都要争、总想多拿一点的性格,恰恰是因为比较缺爱。


对于斑鸠型人来说,爱是唯一的疗法。所以,斑鸠型人想要治愈自己,应该学会看到自己的脆弱,承认自己的脆弱,把感情投入到一段关系中。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对方。

 


【笔记书屋】

 

所有进步,始于阅读。

 

在过去的4年中,笔记侠给大家分享了近千篇读书笔记,内容囊括科技前沿、人文思考、商业模式、组织管理、战略、营销、思维、成长……等三十二个方面。无论是商业新书,还是经典文本,都在搭建我们的学习框架,充填我们的知识内容。

 

当然,阅读的意义不止于此,更在于给人更多本想不到的可能。因为一本书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例子比比皆是。

 

今天,我们打开笔记侠的大门,欢迎大家就感兴趣的商业类和学习类的书籍,【投稿至bjxbjb@qq.cm标明【笔记书屋】,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哦。


 

在成长的路上,一路有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笔记侠好文推荐:

完整地过好今天,才能看到明天
远程办公,如何进行目标与关键行动管理?
详解新冠从感染到治愈的全过程 | 一线医生解读


点我,走过困难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