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才是2020年最不能被忽视的聚宝盆

笔记侠 2021-03-30



内容来源:写作从底层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笔记侠特邀前南方周末年度致敬记者陈鸣,将近20年的写作经验总结,从心法-技巧-工具三个维度分析写作,并针对写作中真实困难场景给出解决方案。


陈鸣:曾经是《南方周末》资深记者,2009年南方报业集团十大杰出记者。2014年被《城市画报》评为“85后传媒精英”称号。2015年担任峰瑞资本投后合伙人。

责任编辑 | 苏打

第  4745  篇深度好文:7556 字 | 10 分钟阅读

写作逻辑


本文优质度:★★★★★   口感:龙葵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思考:


  • 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的牛人不会成为最大赢家?

  • 如何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载体,与用户产生深度连接?

  • 个体如何实现商业价值和个人品牌的崛起?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定义2020年的企业境遇,大概就是“挑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突围”显得至关重要。


所有人都能考95分以上,对考99分的不公平。


只有大部分人60-80分,少部分人80-90分,甚至有一些不及格,优秀的人,才能在差距中“突围”。


猪如果都能飞上天,鹰是无法体现优势的。


2018年,是猪纷纷落地的一年,这也同时预示着,2019年,是鹰突围的一年。


在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情况下,成为那只鹰的人,一定是懂得通过传播充分放大个人价值,打造个人品牌的人。



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写作,是提升职场影响力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


一、写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写作从底层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但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写作,认为只有靠写作为生的人,才需要认真打磨这项技能。

 

其实,人人都需要写作,写作能力是你的“基础技能”,甚至“核心技能”。


陈鸣,就是一个靠写作吃饭,通过放大商业价值、获得影响力的媒体人。


过去传统媒体还很兴盛的时候,新手都会经历3-5年的学徒期,每天都在练习写作。老编辑们会分享各种技法,严格要求。


大家熟知的咪蒙、王左中右、六神磊磊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训练多年。


黎贝卡是原《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

六神磊磊是原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

一条徐沪生是原《外滩画报》总编辑。

咪蒙是原《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首席编辑。



陈鸣以前在《南方周末》通宵写稿子,编辑早上醒来,打开邮箱,会看到里面整整齐齐躺着12封邮件,这是他一晚上改的12个不同版本。


正是因为这样严苛的训练,锻炼出了陈鸣专业且高效的写作能力。他的人生仿佛开了挂一样,别人用10年获得的成绩,他可能只需要2年。


24岁,他是调查记者,出道两年,就凭一篇《碘盐致病疑云》,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推动国家碘盐政策调整,影响数亿人的健康。

 

26岁,他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写了一篇《父亲的家谱》,被收录进高考语文题。

 

27岁,他报道《差生韩寒》,因为流量过大,导致南方周末的服务器数次崩溃。

 

28岁,他创办公众号「咋整」,用戏谑的方式解读正经新闻,被纽约时报引用报道。

 

30岁,他应邀加入VC机构「峰瑞资本」,从0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打法,重新定义了VC建立品牌的方法和什么是好的标准。



2009年,从北大刚毕业两年的陈鸣,想写一篇深度调查报道,讲甲状腺肿高发和食盐加碘的关联性。


▲陈鸣在南方周末编辑部


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不论是甲状腺疾病还是加碘盐,这都是十分陌生的话题。时间紧迫,如何才能高效收集素材?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找素材有三个方法:找索引、找线人、找先例。”

 

① 找索引


索引在这里指有很多人参与的评价体系。比如说豆瓣、知乎,网友通过他们的判断帮你选出了适合的答案。

 

还有更多有价值的索引,比如说期刊论文库。



为了写《碘盐致病疑云》这篇稿子,最初的一段时间,陈鸣几乎天天泡在北大图书馆。

 

因为北大图书馆里有几乎世界上所有期刊论文库的使用权限,他把所有研究碘盐摄入量和甲状腺肿关系的论文都找了出来。


▲北大图书馆期刊论文库


这些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非常清晰地告诉陈鸣,哪些论文是权威的,最受学界普遍认可的。这样一来,陈鸣虽然不是专家,但永远有一个索引,让他看到专家在聊什么。


当然,每个细分领域里面,可能都有一些更加专业的、不为人知的索引工具。


② 找线人


高晓松说过一句话:“什么叫大数据?我做音乐这么多年,我就是大数据,你问我音乐的事情,我门儿清。”他这句话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线人的作用。

 

“线人”在这里指的是那些在某个领域里面呆了很久的人。你作为外人,如果想迅速获取一个陌生领域的素材,最重要的就是找对这个引路人。



“2009年,我写《碘盐》那篇报道的时候,线人们也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在学术上,陈鸣找到的线人是原中国医科大学校长在内的6名专家,他们研究这个话题已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

 

在医院,陈鸣找到了沿海各省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他们在手术台上给成千上万的病人操过刀,他还找到了肿瘤病人作为线人。

 

虽然陈鸣自己不是专家,但这么多的线人的信息,帮他完成了一个高度复杂话题的素材收集。


③ 找先例


找先例,就是把以前别人写过的相关文章找出来,选出里面最有代表性的3-5篇,总结提炼他们的观点,直接把他们的观点进行对比。

 

找先例的方法,实际上是把别人的素材变成你的素材,但是千万不能直接抄袭。这篇文章有没有额外增加的价值?它取决于你的对比角度,对读者到底有没有启发。



当然,除了找素材,在这篇《碘盐致病疑云》中,陈鸣运用了很多其他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做学术的方式,完成了这篇文章,促使国务院卫生部宣布下调食盐加碘浓度,要求市面上必须提供非加碘盐,这篇文章最后获得了当年的南方报业年度致敬



一个不到24岁年轻人,刚毕业两年就获得了中国新闻行业的最高权威致敬。

 

这个致敬,让陈鸣在这一行里获得了极大的鼓励。

 

“虽然这篇在写作上不算成熟的作品,从结果看却是让我最满意的。它造福了几亿人,加上时间维度,它的影响还会一代一代延续。”

 

对于这个阶段的陈鸣,写作是一种对抗时代的武器,针砭时弊,是好奇心的一把枪,用枪杆子挑起了很多被社会忽略的一面。

 

他试图用写作,去改变一些社会的现实。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外部原因,熄灭了这把火。他转头去做商业,想要用经济的形式,曲线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环境变了,但作为传统媒体出身的专业写作人,写作的思维已经根植在陈鸣的心里。无论是在《南方周末》还是去做商业,那套写作的逻辑,可以在任何一个职业阶段发挥作用。


二、写作是人生升级打怪

强有力武器


从能力的多维度竞争来看,越是不靠写作为生的人,越需要给自己增加一份写作能力。不信你组合一下看看:

 

一个厉害的程序员+会写作

一个销售达人+会写作

一个优秀设计师+会写作

一个产品运营+会写作

一个创业者+会写作

一个投资经理+会写作

……

 

每一个相加,都是很有想象力的,这就是写作的魅力,它可以为所有岗位赋能。好的写作者,甚至更容易成为管理者。


管理是调动资源、实现目标的过程;写作也是如此,只不过千军万马发生在纸上,但本质相通。


管理者要考虑实现目标的不同路径,并且比较优劣;写作者知道有许多种方式能表达同一件事,但效果千差万别。


管理者要在琐碎的日常细节中反复盯紧目标,避免道路偏移;写作者需要谨记主题的重要性,并且切中肯綮。


管理者要计划有步骤地调用资源;写作者需要有层次有章法地使用字词。



从南方周末出来之后,陈鸣去了《博客天下》,在那里他开始带团队,想的是怎么去排兵布阵,怎么把自己的写作方法教给团队,怎么给其他人赋能。



陈鸣和他的团队把《博客天下》下面一个叫做「how to」的栏目,移植到微信里,取名叫咋整。


每天下班,别人都走了,陈鸣则待在办公室里做推送。当时管事的执行主编就坐在陈鸣旁边,也在写他自己的公众号。


这个主编就是张伟,他当时写的公众号,叫做「世相」。现在百万级微信大号新世相,发起过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凌晨四点的北京等现象级活动。


而陈鸣的“咋整”没有那么文艺,他用戏谑的方式,解读每一条时事新闻。这种新奇搞怪的方式,甚至“惊动”了美国媒体。


2014年骆家辉离任驻华大使,陈鸣的团队做了一篇《别了,骆家辉》,用微信对话的形式,恶搞了一篇奥巴马和骆家辉的对话。这篇文章7天内的传播量是100多万,转发10万次。


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骆家辉离任时,还专门提到了这篇文章,视之为中国网民情绪的一种声音。



陈鸣从未改变他的初衷,他其实在用一种好玩娱乐的方式,传达了自己曾经作为专业媒体人的价值诉求。

 

因为内容新奇,“咋整”也从陈鸣下班后的“瞎鼓捣”,变成了公司的正式的内部创业项目,这也是陈鸣的第一次创业尝试。


不同于别的同行,陈鸣从纸媒切换到新媒体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痛苦,反而是一种他乐在其中的尝试。他不仅是专注笔下的写作,还用更加产品化的方式做内容。

 

写作思维也是他适应时代的思维,对象变了,内容也会跟着变了。


▲2014年的咋整团队


不变的是,我们还会一直阅读和写作,因为我们永远需要沟通和表达。


你以为,写作需要一杯咖啡一张书桌,一下午苦思冥想找灵感,一定要想到新鲜的观点才动笔。


所以常常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小时,过于追求词藻和文笔,对遣词造句吹毛求疵,每次点开空白文档,脑子就乱成一团。

 

但其实,写作不等于文学,写作不是文山辞海,不是天雨曼陀罗,不是引经据典,也不是铺天盖地的排比句。


三、“一语中的、一语入心”

的写作方法论


王小波说过,你只要没事干,你又看过几本书,然后身边又有纸,又有笔,你总会去写的。说的就是写作的日常化与本能化。

 

写作不必要过于追求辞藻和文笔,那样反而会被束缚住。优秀的写作,只要达到两个标准:一语中的和一语入心。

 

一语中的是指一个人使用文字的准确性。


一语入心是你充分考虑读者,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



想做到一语中的和一语入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刻意练习。

 

1.用论断建立文章结构

 

什么是论断?

 

论断是议论+判断,它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结论,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句话就是一个论断,非常明确,而且不含糊。它是整篇歌词的脊梁骨。

 

每做出一个论断,我们都要加以证明,才能让自己的论断令人信服,否则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写论断的时候,最好给每个论断3个支点,支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事实


包括具体的事例、概括性的事实、统计数据、亲身经历等。

 

拿陈鸣写的《差生韩寒》为例。


▲2012年发表的《差生韩寒》


2012年,韩寒被网友质疑作品是找人代笔。“打假斗士”方舟子迅速加入这场“口水战”,接连向韩寒开火。

 

为了祛魅,也为了弄清楚真实的韩寒到底是草包还是天才。陈鸣选择跑去韩寒的高中,采访了50多个韩寒的同学、老师、好友。试图从“成名前的视角”,看韩寒到底如何一路走来,用事实应对这场战役。

 

通过这些实际的调查的访问,陈鸣证实韩寒从高中开始,就是同龄人中的写作佼佼者,天分和能力都是真实存在的。

 

② 道理


指的是那些经过实践或者已经被实践证明检验过的观点。

 

举个例子,你的朋友给出一个论断“想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首先要谈钱”。

 

他可以引用三个权威的观点或论证,证明钱是爱情和婚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如下面三句话:


婚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金钱是婚姻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是不稳定的。”


“作家三毛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没有那么理想,爱情的力量也没有伟大到可以对抗物质的匮乏。”



2.视角切换,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每个读者,每个沟通者都期待跟一个视野宽广的智者一起进行思考和观察,而不是跟随一个狭隘的人绕圈圈。

 

老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通过多个视角的切换,能够给你的文章带来更多变化,给读者带来更多阅读的惊喜。

 

以“30岁以后女人最好的年华才刚刚开始”这句话为例。

 

如何引入宏观视角,你试着读一下下面这段话:


心理学家统计的数据表明,16岁到30岁是女性抑郁症高发期,甚至高于通常人们认为心理状态很差的更年期。


而在32岁之后,抑郁症发病概率开始逐步下降,中国的数据整体偏高,但变化曲线和全球几乎一模一样。



你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去描述,比如说这个人的爱人、母亲、朋友,亲近的同事。


她到了一个母亲的年纪,看着身边熟睡的婴儿,她第一次体会到了一种无条件付出的爱。


第一次明白“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的父亲说,坐上轿子出嫁的时候,她还是个女孩,只有到了这一刻她才成为母亲。

 

在大家庭里面,妯娌看她的眼光开始变得复杂,因为‘女主人’的光环形成了。收获尊重的同时,她也担起了更多的责任。

 

这些感受都像生命里的花一层层绽放,像在杯子里翻腾的茶叶,舒展成了一片叶子,回到当初刚刚采摘下来的样子。



所以,如果你聊一个具体的人物事件和现象,你要有意识地切换几次到宏观视角,让读者能够看到全景。如果你聊一个宏观现象,要不时地切到一些具体的案例,能够让你的描述更具体。

 

3.用白描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


在写文章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是什么?在这个情境下痛点是什么?


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描述用户身处的这个环境,突出它的痛点,让读者自己看到、嗅到、听到、摸到,代入那个场景,进而大汗淋漓。


《高效演讲》一书的开头并没有去强调演讲有多重要,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让你感受当你迈上演讲台之前,你的紧张状态:


你在黑暗中静静等待,马上就要上台发表演讲了。


你双手冒汗,来回踱步,不时翻看手中的小卡片。你已经把这些小卡片排好了顺序,但是上楼梯的时候,卡片‘哗’的一下掉在了地上,等捡起来,顺序全乱了。放第一张幻灯片的时候应该说些什么呢?你也不记得了。


昨天晚上你已经熬了很久,花了很长时间准备。


你的领带和衣服搭吗?领结是不是整齐?你又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早上看起来还很精致得体的西装,怎么现在越来越觉得皱巴巴的,穿在身上也太紧了。




在这173个字里面,作者没有用任何形容词来描绘“紧张”的感受,没有说我好紧张、特别紧张、紧张得要死,却一样看得你大汗淋漓。


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首先,你要获得系统的学习方法;其次,你要获得足够多的刻意练习。


系统的方法论 + 实战训练才能帮你真正的打牢基础。所以,笔记侠和更新学堂特别邀请前南方周末致敬记者陈鸣带来课程《陈鸣·高效写作实战28讲》。


在这28节课里,陈鸣将自己近20年的写作经验总结,认真打磨了一套学习写作的基础课程体系,从心法-技巧-工具全方位讲解写作方法论,帮助你迅速激活写作能力。


点击音频,听陈鸣说写作~


当你开始写作,大概没什么比听到“天赋很重要”这句话更令人沮丧的了。许多人把做成一件事的能力视作天赋,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它。


任何武林高手都是从简单的一招一式学起的,只有当你将所有的写作套路都运用得炉火纯青时,你才可能随心所欲写出任何题材的文章。


专业的人更会惺惺相惜,这堂爆款写作课《高效写作实战28讲》也得到了新世相创始人张伟,财经作家李翔,著名自媒体人王左中右等顶级内容人联合推荐。


每节课,他会还原到你在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场景,讲解原因,引入对治的方法,最后,直接给你2-3个可以马上上手的套路,任何写作难题都有破解之道



陈鸣老师会由浅入深一路展开,他会先告诉你写作必备的心法,掌握它,你就领先同龄人一大步了。

 

在技法篇,他会告诉你,如何制造文章的冲突和矛盾?如何用对标法让数字具象?如何巧用比喻让人瞬间抓住不同事物的共同点?

 

课程的最后,陈鸣老师还会和你分享独家的7步改稿法。老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曹植可以七步成诗,今后你也可以七步改好一篇稿子。


最伟大的一流专家,一定是教练。陈鸣希望自己是那个教练,把方法论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他的写作方法论。

 

“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准确写作、有效表达,获得思维攀岩的有力支点,获得比旁人更透彻的思考力和沟通力

 

美国作家约瑟夫·科纳尔说:


写作只有两件难事:开始写,不停手。


每一节课的最后,都会给大家留一道简单的作业,循序渐进地帮助你提升。作业不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但依然需要你花心思细细琢磨。


希望这个课程能成为你的一本写作工具书。每一次你开始你的写作,都可以打开它,找到对应的挑战,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


希望有一天你学完了舍弃它,因为千万技法你都烂熟于胸。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同事、员工、上司在写作上有迷思和痛苦,别忘了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ta,邀请ta一起参加课程,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迭代。


用对方法,不断练习,你一定能心手合一,运笔如飞



你将收获


1.写作学习一站式解决方案

如果你想从零开始学写作,这堂高效写作课将解决你的困惑,将碎片知识融成一个体系,教你从0到1写出优质内容。

 

2.系统性写作技能的训练

不同于市面上只讲写作技能的课,这堂高效写作课将从底层逻辑入手,通过心法-技巧-工具三个维度系统训练你的写作能力,帮你搭建好完整的写作技能体系。

 

3.即学即用的实战技巧

每节课提供2-3个写作技巧,即学即用的写作工具,循序渐进逐一讲解,让你快速掌握写作秘诀。

还原写作中真实困难场景

心法·技巧·工具完整呈现

每节课提供2-3个写作套路

一次购买,永久可听

笔记侠为你普惠化为

99元


购买课程后记得添加堂妹微信:bijixia04

扫描二维码立即学习


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用写作放大个人价值


阅读原文,用写作为2020加足马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