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着急没用,要学会管理压力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你如何看待压力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影响?
我们潜意识认为压力是有害的,总想规避压力,但事实上,压力是现代生活的一大特征,管理压力就是我们的必备技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如何管理压力,如何在压力下成长。
2020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背后,都是压力。
我们有时候觉得身处一线大城市,房价高,房租贵,加班加点,不如二、三线城市悠闲安稳;有时候觉得别人升职加薪,自己前途渺茫;还有时候觉得别人娶妻生子,自己不仅要随份子,还要被父母催婚。
好像风光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都是自己的。
虽然我们潜意识里觉得压力是有害的,但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改变对压力的看法,重新思考它、管理它,不仅是我们的必备技能,也会让我们获得截然不同的成长。
一、压力与我们的人生意义有关
压力是当今社会现实的一大特征。斯坦福大学教授在开设“压力管理”这门课时发现,当我们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你就会感到压力。
这不仅意味着压力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意味着,压力和我们人生的意义相关。
对不在乎的事情,你不会感到压力;而当你感到压力时,一定是自己的价值体系受到了挑战。
我们会有工作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等等,因为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生活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
反过来,那些愿意从舒适安逸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愿意面对未知与压力的人,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实现潜能和自我价值的冲动”。这种冲动,近乎本能,驱使着他们不断向前。可以说,压力总是伴随着人生意义的建构和自我实现的挑战。
为什么压力与意义连接如此紧密?一个原因是,压力是真正投入角色、追求满足意义感的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人们谈论生活中最大的压力源时,上榜清单是工作、为人父母、私人关系、照顾老人,还有健康。
在最近的两个调查里,英国34%的成年人认为养孩子是生活中压力最大的事,而62%的加拿大成年人说工作是最大的压力来源。
每次问人们这些令人痛苦但有意义的角色时,压力悖论就出现了。压力悖论指的是,虽然想过压力更少的生活,但恰恰是艰难的时刻,激发我们成长。
比如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发现,抚养18岁以下的孩子,极大提高了日常痛苦的概率——而同时,你也拥有更多的笑声。
那些说某天见到一个令人倍感压力的企业家,同时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感到有压力是生活出状况的信号,更是反映你多么投入在某些活动和深入在有意义的私人关系中的晴雨表。
二、积极反应与消极反应
对待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对压力的看法,你更认同下列哪个描述?
A.压力有害,应该规避、减轻、管理。
B.压力有益,应该接纳、利用、拥抱。
在《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下几个不同心理状态所应对的不同的行为方式。
视压力为害,它就是需要规避的东西,感受到压力就变成了企图逃避或减压的信号,它们更可能:
努力使自己逃离压力源,而不是搞定它;
集中精力摆脱压力感受,而不是采取步骤追根溯源解决压力;
转向酒精、别的替代品,或其他上瘾的东西以逃避压力;
从产生压力的关系、角色或目标中撤回精力和注意
恰恰相反,认为压力有益的人更可能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举例来说,他们更愿意:
接受压力事件和发生的事实;
谋划策略处理压力源;
搜集信息,寻求帮助或建议;
采取步骤征服、消除或改变压力源;
以更积极的方式看待压力,更好地利用情境,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
这些处理压力的方式,导致了非常不同的结果。
面对困难迎头而上,而不是企图逃避或否认,你就强化了应对压力的资源。你对处理生活挑战的能力更自信,你就建立了更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能管理的问题得到处理,而不是恶性循环失去控制,不能掌控的情境就变成了成长机会。这样,如同其他思维模式一样,压力有益的信念成了自我实现预言。
所以,那些相信压力有促进作用的人,比那些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更少抑郁,对生活更满意。他们更有活力,更少健康问题。他们更快乐,工作更高产。
他们与压力的关系也有所不同:更乐于视压力状况为挑战,而不是打垮自己的问题。他们对自己搞定挑战的能力更自信,更善于在困难情境中发现意义。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面对压力的态度,学会管理压力呢?
三、改变压力思维
1.停止为自己的不作为找理由
虽然我们平时能够听到很多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收拾得整洁一些,还可以放下压力,睡一觉、泡个澡、唱唱KTV,或者去健身房锻炼。
但是,被动地接受安排或者帮助,永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要面对压力,首先要做的是,停止为我们的不作为找理由。
不要被动等待什么,也不要寄希望于改变会被动发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这时候,你需要呼唤自己的价值观来鼓励自己。
2.压力时刻,想想你的价值观
身处压力环境中,我们需要转换思维,而思维的核心就是自己的价值观。研究表明,在压力时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能帮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避免压力是不可能的,否认它也毫无助益。当我们无法控制或消除压力的时候,你依然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牢记价值观能转化压力,将压力从违背你意愿、超出你掌控的东西,变成邀请你敬畏、唤起你注意的信号。
考虑一下,创造一个有标记意义的东西,作为自己最重要价值观的提醒。可以是手环、钥匙链,或者贴在电脑屏幕上的即时贴,或者手机贴纸。
然后,当压力来袭,记起价值观,问问自己,在这个时刻,价值观能如何引导你。
3.压力下成长的勇气
在压力下能够成长的人,有几个方面很明显。
首先,看待压力的想法不同。
他们将其视为生活正常的一面,不认为有或者根本没期望过完全舒服和安全的日子。相反,他们认为压力是成长的机会。
他们更愿意承认压力,不太把每个小挣扎视为会导致更糟局面的大灾难。
他们相信困难时刻更该投入地生活,而不是放弃或自我孤立。
最后,他们还相信,无论环境怎样,必须持续做选择——改变状况,或者如果状况不能改变,就改变状况对自身的影响。
秉持这种态度的人,压力下更愿意采取行动并与人联结。他们不太会充满敌意,或自我防御。他们还在身体、情绪、精神方面更好地照顾自己,保存能量,支撑自己应对生活的挑战。
麦迪把这种态度和应对策略组合称为“顽强”,他将其定义为压力下成长的勇气。
4.逃避压力的代价
与前面的内容相比,虽然逃避压力看起来是更容易,但它总是适得其反。
身处压力之中,你或许会期望压力小一些就好了。但如果你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命,剥离掉每个有压力的日子,你发现剩下的并不是理想的生活。
期望无压力的生活,这很正常。然而,追求这个愿望,会付出沉重代价。
事实上,伴随压力而来的很多负面结果,实际都是企图逃避它的产物。心理学家发现,企图逃避压力,会极大降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快乐。逃避压力还会带来孤独。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美国退役军人办公室,曾经做过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跟踪1000多名成年人达10年之久。研究之初,工作人员问参与者是如何应对压力的。
那些说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10年内,更容易变抑郁。
心理学家把这个恶性循环叫作压力繁殖。它是企图逃避压力的讽刺性后果:耗费掉应该支持你的资源的同时,你创造了更多压力源。
当压力不断累积,你渐渐无力招架、离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赖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图扫清压力情境,或者以自毁行为转移注意力。
越坚定地逃避压力,越容易陷进向下的螺旋。如同心理学者理查德·瑞恩、韦罗妮卡·胡塔和爱德华·德西在《探索幸福》中写到的一样:“越想得到最多愉悦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深度、意义和人心。”
毕竟,随着不确定性的加强与整个宏观经济转型的发生,压力已经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承担压力,也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成长。
这样看来,压力管理,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推荐书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书籍《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作者简介: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也是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教育家。
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陈旧的认知失灵
却抽不出更多时间自我精进;
掌管的团队越来越大,费尽力气
集体作战效率却止步不前;
你觉得自己总是被事情推着走
对生活和工作德掌舵权似乎消失殆尽?
如何跳出思维的局限,
从问题中看到资源,
把劣势变成自己的优势?
扫描二维码
解锁破局密码!
笔记侠好文推荐:
嘿,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