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生”毛泽东,是如何用人的?

宫玉振 笔记侠
2024-10-30

  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管理吐槽大会》专栏·第21篇
 高级笔记达人 | 微笑天使  音频录制 | 李盐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少将
第  6628 篇深度好文:7473字 | 18 分钟阅读

《管理吐槽大会》,为直播问答栏目


笔记侠筛选决策管理者最焦虑的问题,直接提问导师,剖析、改变和提升企业在科学决策、组织发展、营销增长的行为和结果,每周三晚8点常年推出,敬请关注 #视频号:笔记侠 。


本期直播嘉宾:宫玉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副院长,新作《铁马秋风集》。


没有企业不想赢,不想打胜仗,而军队的目的就是打胜仗,向军队和战争学对抗、学管人、学带团队、学战略,更直接更显成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副院长宫玉振教授长期深耕管理与军事研究,来自商学院和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场,变成如今商学院学习如何打胜仗的课堂。


宫玉振新著《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出版之际,笔记侠CEO柯洲对话宫玉振教授,以下为访谈内容整理。


一、战略思维的5个关键词

 

1.长远

 

战略,是基于长远的趋势判断,即现在做出的关于未来的决策。

 

所以,战略是长远的思考,最忌讳的是赢了眼前输了长远,这是缺乏战略思维的重要表现。

 

战略思维是一种长期主义,以终为始。要从未来看现在,要看十年、想三年、干一年。

 

2.全局

 

战略性思考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大局观,即从全局来看。

 

打仗中,最忌讳的是赢了战役,输了战争。战略中最忌讳的是你盯着局部,忘了全局。所以,没有全局意识,就不叫战略。

 

3.博弈

 

只有在博弈的环境下,才会有真正的战略。

 

战略这个词源自于军事领域的战争。战,就是博弈。

 

企业当然要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但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就需要我们引进博弈或竞争的视角。

 

没有竞争格局和态势的分析,最终只能叫做规划。


 

在竞争的环境下,我们一定要明白,相对于对手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优于对手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好策略。

 

最忌讳的是,自己认为是优势,但其实根本不是。

 

4.取舍

 

战略就是选择。选择一定意味着放弃。只有其他方向的放弃,才能保证你的主要方向能够得到关键的资源。

 

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大舍才能大得。毛主席也曾说,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5.协同

 

协同,即作战的协同。要将你的整体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上下级之间、前后方之间、主攻助攻之间、内外部之间,都需要做好战略协同。能否形成协同的合力,就是战略运作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了。

 

在战略中,缺这五个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就不是完整的战略了,或者你的战略思维存在盲区。

 

二、确定战略目标的三个要素

 

1.案例:敦克尔克战役

 

二战时期,有个著名的战役叫敦克尔克大撤退。德军对法国发起攻势,切断整个南部的法军主力和北部边境盟军间的联系。当时40万盟军被三面包围,敦克尔克成为其唯一出路。

 

由于德国部队连续作战两周,大量坦克出现故障,装甲部队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为了保护装甲部队作为未来的作战使用,德军的前线指挥官希特勒下达暂停前进两天的命令,最后盟军顺利从敦克尔克大撤退。

 

没有敦克尔克奇迹,就没有敦克尔克大撤退。


希特勒在这场战役中犯了非常致命且无可挽回的错误——纠结。他的目标是犹豫、动摇的。因此,清晰的战略目标才是第一位的。

 

战争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消灭敌人,一个是保存自己。


这两个目的有时是矛盾的,当我们消灭敌人时总会付出代价。但有时,只有你消灭敌人,才能更好的保存自己。


 

如果希特勒的优先战略目标是消灭敌人,即消灭盟军的有生力量,他看到的是消灭盟军极好的机会。这时德军就会大胆的向敦克尔克推进,切断所有盟军的退路。

 

但如果希特勒选择的目标是保存自己,他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威胁。这时候他下达暂停前进的命令,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前参联会主席麦克斯·威尔泰勒曾给战略学进行定义,战略=目的/目标+途径+手段,这是战略的基本分解。

 

2.战略三大要素

 

战略有三大要素,也就是解决三大问题,即要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

 

战略制定的第一要素,就是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手段、做什么方案都是为你要做的事情服务的。战略一定是围绕目标去展开的,正确的目标选择是战略正确决策的第一步。

 

若目标错误,你用再好的手段和方案都是无用的。目标的错误一定会带来战略的错误,目标的混乱一定会带来战略的混乱,目标的犹豫一定会带来战略的犹豫。最好的战略,一定是以清晰的目标为导向。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弱点与盲区。我们在战略思考层面犯错误,往往是因为我们并未真正清楚战略目标,或想追求的东西太多导致目标过于多元。什么都想要,一定是什么都实现不了。

 

一旦有了清晰的目标,我们就需要在该方向上果断、大力的投入,最后达成目标。


 

三、不确定的环境下怎么制定战略?

 

过去的环境是相对稳定、可预期的,而今天的战略环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


这既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也是如今战略环境最本质的特点。四渡赤水就是一个经典的不确定环境下制定战略的案例。

 

1.战略要弹性、灵动

 

《长征组歌》中讲,“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讲的就是四渡赤水。


但四渡赤水并不是事前设计出来的,一渡的时候没有想到二渡,二渡的时候没有想到三渡,三渡的时候想到了四渡。


四渡赤水是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方案的过程,在运动的灵活之中不断寻找机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试错的过程。

 

再放开看,长征亦是如此。长征一开始的不是要到陕北去,而是要到湘西会合贺龙肖克的部队并重建根据地。


但是湘江一战,蒋介石已经看清了我们的意图。毛主席因此在通道会议提出,放弃到湘西去的原计划。后来在黎平会议中明确提出,占领遵义,以遵义为核心重建根据地。

 

但当大家到达遵义后发现,此处不适合作为根据地,这才决定北渡长江。于是有了四渡赤水,有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与四方面军会师。

 

但是与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发现,川西北也不适合作根据地。

 

就在这时,中央和张国焘围绕南下和北上的问题争论起来。毛主席被迫率领一、三军团单独北上,在北上过程中依旧不知道去向在哪。


直到甘肃的哈达铺,才发现国民党邮局中有报纸,报纸中有报道,才下决心到陕北去。

 

无论是四渡赤水还是长征,都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战略决策。环境是动态、不确定的,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看到最后。

 

所以,不能僵化执行事先的计划,而是要根据环境动态的变化去适应和引导环境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战略必须弹性、开放、灵动、随机应变。


 

2.不断调整战术

 

同时,我们可以在试错和学习过程中找到创造自己的机会。


决策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我们一开始的战略最多是大的框架、大的方向和大的意图,但你不可能将所有细节都看明白。

 

四渡赤水就是通过不断变化方向,在行动中找出自己的方向。


但是变化的背后,又有不变的东西。四渡赤水是不断调整作战方向,但北渡长江、会合四方面军的战略意图没有变。


长征过程中,虽然一直都在调整计划,但寻找新落脚点并重建根据地的战略意图没有变。

 

战术是围绕相对稳定的战略意图去做变化的。这样一来,战术层面虽然是不断变化与调整,但战略意图相对稳定,战术的变化不会变成战略的漂移。

 

同时,你只有在战术层不断根据环境灵活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更好地实现组织意图。

 

同时,战略意图是相对稳定的,长远也会根据形势变化调整。

 

比如到四川会合张国焘,是相对稳定的战略意图。但到了四川发现不适合也必须要调整。

 

3.不变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在阶段性的战略意图背后,更重要的不变因素是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四渡赤水和长征都很苦,刚下令士兵往左,突然就被会要求往右。在四渡赤水中改变了十多次方向,都是士兵用腿跑出来的。

 

士兵中也会有质疑,甚至抱怨。但是他们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从无任何折扣,就是因为共产党军队的政治目标和追求从来没变。

 

四渡赤水虽然很苦,但所有的探索和痛苦都是为了实现更伟大的目标和事业时,不断调整也就是可以接受的。


 

从战略决策上讲,四渡赤水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发。


第一,长远且最高层的是不变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第二,中期的阶段性是相对稳定的战略意图。它可以调整,但最核心的不能变。


第三,最基本的是眼前的行动,即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这就是不确定环境下的好战略。这个战略模式与《易经》中的易的三层含义非常相似——变易、简易、不易。

 

变易,即战术层是变化的。简易,即战略意图相对简易,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看问题时有清晰的框架。不易,即核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亚马逊的贝佐斯曾问大家,在如今不确定的环境下,大家都在谈论变化的东西,却没人思考不变的是什么。

 

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是不确定环境下战略最核心的不变的要素。

 

四、如何打造共同的价值观?

 

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不能改变下属行为,他们也不相信企业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是毫无价值的。

 

伟大的组织,一定有伟大的价值追求,但这个价值追求但其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是空的。不能被下属接受的价值观是没有价值的。

 

1.组织的目标要符合个人利益

 

如何让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历史上共产党的军队做的非常好。

 

共产党的使命、愿景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新中国。但在共产党的军队中,普通的士兵大部分是农民,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让这批人认同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共产党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农民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土地。谁能满足土地的需求,农民就会死心塌地跟你走。

 

“建设新中国”这个伟大的愿景,和“打土豪分田地”这个的具体纲领完美结合在一起,士兵知道为谁而战和为何而战。这样,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高度一致。


 

包括解放战争时候农民为什么帮共产党打仗?

 

解放战争时期一场著名的战役是孟良崮战役。当时国民党进攻山东的部队是45万,华东野战军的部队是27万。

 

但沂蒙山老百姓给共产党军队送粮食、送弹药的民工达到了91万。一个老共产党士兵在前作战,后有三个老百姓在那里保障。国民党怎么能不败呢?

 

沂蒙山区老百姓甚至提了个口号叫“毁家支前”,即把家给毁掉,也要帮共产党打胜仗。为什么?就是因为共产党给老百姓分了土地。

 

解放战争后期,仗越打越大,离解放区就越远,兵力的补充,临时从解放区征兵根本来不及。

 

主要靠什么来补充兵源呢?解放战士,就是俘虏兵。

 

为什么这些人在国民党的队伍里不愿意打仗?到共产党队伍里就愿意打仗?

 

很简单,他们大多数也都是农民。一告诉他家里分地了,马上就接受了共产党的政治理念。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使命、愿景、价值观不应该只是管理者的自我期许,而应该是与组织中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相关。


这样就可以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为组织的利益而战,同时也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战。

 

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不是从上往下压下去的,而是从下往上提炼出来的。


少数人是相信而看见,多数人是看见而相信。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定要包括具体的与每个员工相关的利益,即让员工切实看到自己真实的未来。

 

比如华为的价值观是艰苦奋斗,同时还有一条,就是让奋斗者的利益最大化。这样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让员工觉得真实可信,才能被大家所真正认可与接受,且改变大家的行为。

 

在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背后,一定要有清晰的与人相关的目标和利益。


 

2.用制度落地

 

使命、愿景、价值观要想落地,还要设计出有效的制度。

 

曾国藩的湘军就是通过制度的设计,将大家的行为真正引导到他想要的方向去。

 

曾国藩的湘军采用层层招募的招募制,大帅招统领、统领招分统、分统招哨官、哨官招什长、什长招士兵。

 

湘军的军饷很高,士兵的待遇很好,很多人都愿意当湘军。但能否成为湘军,取决于别人是否招你。

 

因此,士兵会感谢给自己机会的什长,什长会感谢哨官。一直往上感激到大帅。上下的感情全部打通了

 

而且曾国藩还规定,在作战的过程中,任何一级军官战死了,他的部队便就地解散,一个不留。

 

所以,所有人都要拼命的保卫自己的长官。只有保护好自己的长官,你才继续有升官发财的可能性。

 

保护自己的长官本来是道德的要求,但在曾国藩的这套制度设计下变成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将道德要求和利益行为完全结合在一起。

 

用企业管理的语言说,价值链和利益链完美结合在一起,这是湘军能打仗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制度设计对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落地非常关键。

 

制度是改变人行为的东西,有不同的制度就会有不同的行为。而使命愿景价值观要落地,一定要经过制度设计这个中间环节。

 

如今95后为主体,华为艰苦奋斗的价值观为什么能够落地?就是由于制度的设计。华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华为打造成奋斗者的平台。

 

高工资、高福利、高压力,从招聘到晋升到淘汰,就一套标准。愿意奋斗,就立即晋升。不能奋斗,就立即出局。华为正是有了这套制度设计,才让奋斗变成员工自觉自发的行为。

 

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人的无为必须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上。若没有有效的制度设计,你就开始无为而治,一定会乱套的。

 

有效的制度设计是建立在人自利的本性的基础上。


 

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定包括物质的内涵,而物质的内涵一定要通过制度设计的方式传递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落地。


使命愿景价值观不是虚的东西,虚了才能真正做实。同时,实的背后也一定会体现出虚的东西。

 

五、如何用人?

 

康德说,理性一方面是给自然制定,一方面也是在给人自身立法。好的企业文化等于给自己立法,每个人都愿意遵守。自律带来自由。当你遵守共同的自律规律,你就会做得更好。

 

康德对于人性有很乐观的期待。其实人性有两方面,人有向善的可能,也有求利的本性,这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把握的起点。

 

1.把握人性

 

真正的管理大师一定是人性的大师。

 

人都有求利的本性,真正靠自律成就人生的,可能只有圣贤了。

 

曾国藩是自律力极强的人,他成就了很大的事业,但大部分普通人做不到他这个地步。


曾国藩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很清楚一条,就是他要做圣贤,但他不能要求别人跟他一起做圣贤。

 

好的管理者会容忍人的求利本性,也会满足你的个人需求和利益,但他会引导你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并将求利本性汇总到对组织更有利的方向去。


这就是私和公之间的辩证法,即利益和道义,他律和自律的辩证法。

 

曾国藩的核心幕僚赵烈文曾讲过,“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真正的管理高手,一定要承认人是有私心的。

 

与人性作对,你注定是要失败的。

 

因此,我们要承认每个人有个人的目标。管理的价值就在于,把个人目标引导到一个方向并集中起来,从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所以,在管理中,私和公之间、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并不完全是矛盾,做好了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像曾国藩、左宗棠他们是有很高的理念与追求,他们要“卫道”,保卫孔子的道统,为了使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但哪怕是追随你的那些精英,他认可你的价值观,愿意与你一起完成事业,但他也有其个人发展的需要。如果你不能满足其个人目标,他也会离开。

 

2.人是分层次的

 

在我们真实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承认人的需求是金字塔式的。

 

曾国藩的谋士赵烈文说过:下士重爵禄,中士重礼貌,上士重意气。

 

下士重爵禄,爵䘵即升官发财,现实的利益。普通人最关注的就是收入、发展与成长,你满足不了这些,他根本不可能为你付出。

 

中士重礼貌,优秀的人才有尊严感。若老大对他不好,让其感受不到尊严,你给他再多钱他都不干。

 

上士重意气,意气即使命愿景价值观。你给我再多钱,对我再好,但我跟你不是一路人,我也不会认可你的。

 

所以,我们要承认人是有不同层面需求的。

 

作为高级的人才,他追求的是自我成就感与自我实现价值,精神层面的东西。但作为普通的员工,他们更看重现实的回报。

 

只有把人性理解透彻了,我们的管理和激励才会有依据。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说,与清末的赵烈文观点完全契合。马斯洛认为,作为普通人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不同时代的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3.分类用人

 

纯粹的书生是成不了事的,书生有情怀但不接地气。但纯粹的土匪也成不了事,土匪最大的问题就是接地气却没有情怀。真正能成事的是接地气的书生。

 

比如书生毛主席,既能写文章,也能上山交朋友,足够接地气。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但我们一定要承认,组织的大部分成员是有求利的本性的。哪怕是最核心的高管,也是有物欲的需求。这就是人性的多元化。

 

另外还要注意,人无完人,一定要根据人的特点来用人,要分类用人。

 

当年诸葛亮征南蛮,马谡给诸葛亮提了十六个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后来,诸葛亮七擒孟获,彻底收复了南蛮的人心。南蛮从此以后不再叛变,且成为蜀国最稳定的战略后方。由此可见,马谡是个有战略眼光的参谋人才。

 

但马谡也有个弱点,刘备专门提醒过诸葛亮要小心马谡:马谡言过其实,你要小心。马谡分析起问题来头头是道,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儿。

 

但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未用经验丰富的老将,而是违背大家意愿,提拔马谡作为先锋。结果,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人有一长必有一短。作为管理者,我们一定要把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才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成就他。如果你把他放到不合适的位置下,反而毁掉了他。

 

毛泽东在打仗时非常会用人。在长征时,他对林彪和对彭德怀用法完全不同。他评价林彪打仗刁而狠,彭德怀打仗的特点是勇而韧。用林彪打机动灵活的仗,用彭德怀打攻坚的硬仗。


 

六、组织能力是核心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有很好的战略头脑,但在管理和培养人才上有局限,导致没有人才真正能成长起来。

 

作为好领导,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过于用心和想做事,反而使得手下做不了事。蜀中无大将,成为其惨痛的教训。

 

从管理角度来讲,个人能力很重要,组织能力更加关键。好的军队一定要把能力建在组织上,不是个人能打仗,而是组织能打仗。

 

新手重打仗,老手看组织。新手往往是看重打仗,要打更大的仗,要做更大的爆款,占领更大的市场。但是仗打到一定程度,突然发现组织能力跟不上了。

 

在创业初期,我们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够了。到了组织的成长或者扩张期,组织能力就变成了支撑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速成型的组织总是走不长远。打胜仗很重要,但想持续打胜仗,还是需要靠组织能力。

 

不管是西方的罗马军团,还是秦朝统一全国的秦军,核心能力是建在组织上。

 

企业也是这样。若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阿里这么快速的扩张恐怕早就崩盘了。能够支撑企业的扩张,一定是其组织能力。因此,组织能力是管理中的基本面,也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要素。

 

《铁马秋风集》中详细分析了团队、企业如何打胜仗。好的组织在最初,就已经奠定了组织的基因了。共产党之所以在最后取得了胜利,就是因为组织能力奠定了其基础。

 

所有的正规军都曾是游击队,但并不是所有的游击队都会成为正规军。能成为正规军的游击队,一开始就清楚组织的能力,可能不成熟、粗糙、需要迭代,但其一定会关注组织能力的建设。否则,你可能一辈子都是游击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笔记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