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8594 篇深度好文:4997 字 | 12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无论是工作中的瓶颈,还是人际关系的困扰,甚至还有突如其来的变故,总会让我们陷入痛苦和烦恼。
面对这些难以解决的烦心事,不少人选择逃避、躺平,然而,若不勇敢面对并解决,人生的难题必将一次次卷土重来。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怕事、勇敢面对问题呢?
《毛选》中有这样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毛泽东的一生,曾面临无数坎坷和挫折,面对被撤职、被孤立,甚至被质疑,他没有躲避气馁,而是默默学习、调研和等待机会。
因为他相信,事物的发展并非直线上升,而是具有曲折性,因为我们在某些阶段可能会犯错,导致曲折出现。
但由于人们天生具备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就会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整体的上升态势。
当我们转变思维,就会发现:人生的所有难题都是暂时的。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当我们总是浮于表面的解决问题,没有抓住本质问题,问题就会一次次出现。
那么,到底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毛泽东从矛盾的角度,给本质下了一个定义:
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事物发展的过程。
理解和解决矛盾,是应对一切挑战的关键。
很多时候,焦虑来源于我们对矛盾的误解和逃避。只有勇敢地面对矛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面对抗日战争时,毛泽东运用了《矛盾论》的思想,写出了军事政治著作《论持久战》。
在《论持久战》一文,毛泽东分为2大部分:
其一,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其二,将抗日战争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这三个阶段,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期,而我们的人生也同样会遇到重要转折期。那么,在转折期,我们应如何决策呢?
还是以抗日战争为例,《矛盾论》提到从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来分辨主次矛盾,而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那么,决定抗日战争未来走向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显然是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毕竟力量是决定胜负的最基本因素。
因此,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剖析出了核心矛盾:
“一切想要缩短战争时间的人们,惟有努力于增加自己力量减少敌人力量之一法。”
那么,如何增强我方力量?文中分析有两种方法:
“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如何减少敌人的力量?也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这是一种被动的手段;一种是我方主动采取手段使其减少。”
《矛盾论》中还讲到了“矛盾的运动性”,即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矛盾,当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我们也要能提前预见并调整策略。
于是,《论持久战》一文便运用了《矛盾论》中的方法论,以大量篇幅分析中日两国的力量在战争中的持续变化,最终得出结论:
“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正是有如此充实的分析做铺垫,文中才会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并得出结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必将是中国,同时又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回到当下,我们在感到焦虑、迷茫、痛苦时,往往是分不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事情搞得一团乱遭。
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
结合《矛盾论》,可以分为3步:
首先,要明白我们经历的迷茫、焦虑和痛苦本身就是矛盾的一种表现。接受矛盾的存在,不因为遇到问题而过度惊慌或自我否定。
例如,当我们在职业发展中感到迷茫,不知道该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追求充满挑战的新机会时,要认识到这种纠结是正常的,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面临类似的矛盾。
其次,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探究我们所面临的迷茫、焦虑和痛苦的独特原因。
如果是工作上的压力导致焦虑,就要分析是工作任务过重、人际关系紧张,还是职业发展遇到瓶颈等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最后,在众多矛盾中,找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
比如,当我们同时面临经济压力、家庭矛盾和健康问题时,要分析哪个问题是当前最紧迫、对我们影响最大的。
如果经济压力是主要矛盾,那么就集中精力解决经济问题,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增加收入、合理规划开支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一旦主要矛盾得到解决,其他矛盾也可能随之缓解。
看到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就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没有行动,也无济于事。
正如清华教授彭凯平所说:所有的焦虑、徘徊、恐惧,其实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解决。躺在床上,躲在家里,在那胡思乱想,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作用。”
1.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行动之前,一定要先做调查研究。如果没有这一步,做再多也是盲目的。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调查研究,看似费时费力,但只有置身事内,接触事实真相,有条有理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才更易贴近问题本质,从而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所谓“有条有理”,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
“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2.唯有实践,才能解决一个个难题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多数人总想先提高认知再行动,却陷入理论准备而迟迟不行动,最终蹉跎人生。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行动就成功了一半。
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永远不会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你以为的高认知,在投入行动之前,在实践检验之前,都是浮云。
倘若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那就先干起来再说。
我们活了数十年,对于过好这一生所需的基本道理,大多数人其实都有所知晓。然而,我们最大的阻碍在于拖延与犹豫,难以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若不行动,知与行便无法交互,如此一来,不但无法解决问题、改变人生,认知也难以真正提升。
所以,不要去纠结如何提高认知,只要奔着把事做好、把问题解决清楚,干着干着就通悟了。
当我们既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开始实践解决问题时,还会遇到一个问题:你的心理能量(心力),能不能支撑你走到底?
比如,任正非在最初创办华为时,就想着“世界通信制造业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这个想法不可能在短期实现,一定有着漫长的时间周期。
这个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考验的就是一把手的心力,以及团队的向心力。
而早期的红军,也是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当时,党内和军队的一些成员,不服管,不守规矩,还有官兵打骂士兵的旧军阀气息没有根除,整个组织呈现出一种思想混乱、十分松散的状态中。
1929年底,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古田举行了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也称古田会议。
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贡献了独到思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然而,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红军依旧十分弱小,国民党反动派正准备对红军进行闽粤赣三省 “会剿”,敌军从四面八方逼近,呈合围之势,气势汹汹。稍有不慎,弱小的红军便随时有覆灭的可能。
在强大的反革命势力面前:
红军该往何处去? 红旗还能打多久?
革命还有前途吗?
这是当时红军内普遍存在的悲观想法。
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林彪,便是这种悲观想法的典型代表。他觉得红军夺取胜利的希望渺茫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林彪很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看到毛泽东那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意志和状态,他又有些好奇,想请教请教毛泽东,了解了解他的所思所想。
于是,1930年的1月,林彪以新年献词的名义,给毛泽东写了一张贺卡。内容大致是在问:我们所从事的革命事业,还有希望和前途吗?
毛泽东意识到,想要提振红军的信心和士气,一次古田会议,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还应更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古田会议的成果,让红军做到不畏强敌,站稳脚跟,看到希望,突破重围。
不然,被悲观情绪缭绕的队伍,战斗力必然大大降低。
虽然当时毛泽东与林彪住的很近,但他还是决定以信件的形式,认真回复林彪,实际上,也是在认真回复红四军中的每一位成员。
这封信,毛泽东写了7千多字。
全文可以分为3个部分。
首先,浅析当时局势,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力量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其次,进一步深入分析当时时局,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形势,从革命的主观力量、客观情况、反革命的力量等角度切入,揭示中国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可能的底层原因;
最后,基于上述种种分析,给出了困境之下的应对之策。
关于应对之策,主要有3方面,即:
避免盲动主义,不要犯“革命急性病”;
避免一味地悲观,陷入投降主义、逃跑主义的泥淖;
根据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教训,采取相应好的对策,比如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通过建立根据地,波浪式推进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等。
总的来说,这封信的行文逻辑,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经过缜密细致的分析之后,在这封信的末尾,毛泽东还不忘诗意地写道: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对于这段诗意的升华,如果进一步地精简,就是8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毫不夸张地说,这封信犹如革命道路上精疲力竭时的一针强心剂、黑暗中的一束亮光、茫茫大海上永远向前的指南针。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如何思考?
首先,不消极对待。通过克服一个个小困难,提升自我效能感。
其次,不放过机遇。伟大人物之伟大,在于关键时刻能勇敢机智地抓住机会,改变处境乃至历史。
若只是等待,即使有馅饼也砸不到自己。条件是自己创造的,形势是自己营造的。
最后,不动摇信念。
人最怕的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但我们要明白:所有事不是急躁能做好的,要有很大的坚持性和忍耐性,才能达到最后的胜利。这个等待过程是痛苦的,而转折往往是在最后的坚持中。
认知力让我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要学会运用《矛盾论》的思想,不惊慌、不自我否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主要矛盾并全力解决,这样才能使其他矛盾随之缓解。
行动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深入了解事物,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不要陷入理论的准备而迟迟不行动,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心力则是支撑我们走到底的力量源泉。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此时我们要坚信一切困难都有解决之道。
最后,只要持续做好这3点,相信在曲折的道路后,我们必将迎来光明!
参考来源:
1.《困境中的毛泽东,从来不妥协》,陶然纪;
2.《80%的人都不知道,毛选中藏着人生转折的答案》,栩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