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疾病会再次在国内流行吗?

直新闻 2020-10-13
点击上方蓝字直新闻关注我们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2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情况。



发布会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根据世卫组织最新通报,全球确诊病例已突破30万例。当前,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


“三道防线”

防范新冠肺炎再次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说,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的形势非常不乐观,还在继续蔓延扩散。从数据来看最近输入的病例在增加,枢纽地区和口岸城市防止输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吴尊友说,当前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能够很好地抵御境外输入病例。第一道防线,境外感染者在入关时海关是第一道防线,海关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症状,以及对旅行史的报告,能够发现如果有症状或者出访前已经有症状的可以筛查出来,筛查出来以后直接送到指定医疗机构治疗。第二道防线,入境后的人员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如果处在潜伏期的进来了,这14天的观察期就能够发现,出现症状后很快会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去诊断治疗。第三道防线,万一第一道、第二道还有漏的,出现症状以后总得要去到医疗机构就诊,医务人员已经有了意识,一旦有病人很快能够诊断治疗。


吴尊友表示,目前为止,输入病例基本堵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兜底的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发现病人,所以“三道防线”应该能够很好地防范输入病例造成再次流行。


现在还需要戴口罩吗?


在回答现在是否需要戴口罩时,吴尊友说,随着我们国家疫情的控制,各个地方没有新发病人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时间已经两、三周。把不同地区按照疫情的轻重缓急分成高中低,对于低流行地区,应该说环境当中基本上没有病毒,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吴尊友说指出,国家卫健委专门发了公众科学使用佩戴口罩的指引,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家里,在空旷的外环境里没有必要戴口罩。一般人群如果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备好口罩,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和人流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要戴口罩加以保护。


《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很多低风险地区正陆续开学,吴尊友表示,低风险地区外界环境当中没有病毒,低风险地区的学生和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以后,也排除了他们潜伏期感染的可能,也就是说学生、老师,感染的风险已经非常低。


他说,防范学校发生疫情继续做防护措施还是有必要的,最主要的是做好学生和老师每日监测,监测体温、监测症状,如果出现体温和症状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和卫生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流行病学调查

对外防输入同等重要


吴尊友在回答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唐萍关于“流调”的提问时表示,流行病学调查把整个传播链以及传播的网络描绘清楚,使得控制更加有效。他介绍,2月20日到武汉的时候,当时武汉有1800多个流行病学的调查队,每个队有5人,这样一支队伍对掌握疫情,掌握密切接触,控制疫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唐萍


吴尊友指出,现在的重点一方面在湖北武汉要继续做好出院病人和康复期病人的继续观察。另一方面重点是如何防输入,防输入的调查中,包括发现病人的,在机场、在海关发现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在观察期间,就是入机场以后的14天观察期,留观的人发病了,对这些人还要再做流行病学调查,这些工作都是非常艰巨的。


病理上的几大重要发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在发布会上说,新冠病毒和流感、非典相比,传染性相对强,比SARS强很多;从致病性来看,相对比流感重、比SARS轻。王贵强介绍,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从转归来看,病毒存在时间初步看好像时间比较长,病毒排毒时间相对长一些,这可能和SARS、流感相对比来讲它更长一些。所以对这个新的病毒性疾病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地方,还在逐渐积累经验,通过各种研究、临床观察,希望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研究工作,能够逐渐认识新冠病毒的整体特点,包括病毒血症的情况,病毒的动态变化、转归等等。


在回答记者关于死亡病例解剖情况时,王贵强介绍,目前对29例病亡患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从初步病理结果来看,肺部病变还是非常重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在小的支气管里看到很多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堵塞了小气道,影响了气体的交换,直接影响到体内的氧合,氧就不够用了。



王贵强指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电镜下肺里还能够看到病毒颗粒。同时用核酸检测方法,发现病毒核酸,免疫组化方法看到抗原,提示这些病亡患者的病毒仍然在肺里存在,这些都给临床提供非常重要的提示。在临床上采用雾化、吸痰,积极通畅气道,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从病理上得到的信息。包括现在针对抗凝治疗的理念,抗病毒治疗的问题,这都是从病理得到的很重要的信息,来指导临床实践。


王贵强说,从病理上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系统是受累比较重的,就是免疫系统。在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亡人群里可以看到,免疫功能受到了打击,这种打击是原因还是结果,目前还不清楚。临床上可以看到白细胞少、淋巴细胞减少和病情的进展甚至死亡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这和病理,和临床是非常吻合的,王贵强指出,这些因素对免疫系统的损伤,可能是导致病人最后死亡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临床上对重症、危重症的患者,现在诊疗方案里面也强调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提高免疫的办法,包括胸腺素、中药也可能提高免疫,达到有效的控制病毒复制、提高免疫的作用。


国际社会参考中国经验


在国际合作方面,吴尊友介绍,今天上午参加了外交部和拉美区的25个国家的交流,上一周已经和80多个国家进行经验交流。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不仅为我们国家控制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包括分离出病原体、认识平均潜伏期、传播途径等。


吴尊友说,对所有传染病来说控制策略主要要从三个方面来抓。一个是传染源、一个是传播途径、一个是易感人群。最核心的是把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分开。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背景,它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应用,很多国家都在询问我们这些做法,而且很多也都在借鉴和参考我们这些做法。


END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