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在搞“疫苗攻势”?丨北京观察

唐萍 直新闻 2020-10-13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国庆和中秋长假开启,疫情防控却不能松懈。假期带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加上秋冬季本就是传染病高发期,提醒着我们每个人都要绷紧一根弦。


年初暴发的这场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的阴影仍未散去。而能驱散疫情的“幽灵”,目前只有疫苗。


在长假前的最后一场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针对中国疫苗定价明显高于欧美疫苗的相关报道,作出回应。


回应不长,但越短的回应,往往越有分量。




将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我们会说到做到”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西方媒体炒作中国疫苗定价高的时间并不长,在舆情还未发酵时,外交部就主动而直接地回应,体现了中方对此议题的重视。


汪文斌第一句话开门见山:“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这一句话的回应,显示了中方直面争议的勇气,也可以看出中方的胸有成竹。


世卫组织8月24日的新闻稿中显示,“Covid-19疫苗全球获取保障机制”(COVAX)公布纳入评估的9种候选疫苗中,有两种来自中国。



目前,我国共有4款新冠疫苗已开启国际Ⅲ期临床试验,部分试验将在9月初完成首轮接种。


可以说,在疫苗研发方面,中国的进展和成绩,是受世界认可的。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非常活跃,并且一些疫苗在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有效。


汪文斌接着介绍说,为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正在加紧推进疫苗研发。中方早已宣布,中国疫苗研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中国的承诺是明确的,我们会说到做到。


“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一段时间以来,发言人每每回应有关疫苗的提问时,用到的高频词。


中方已在多个场合作出会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这次更是明确表示“我们会说到做到”。




疫苗如何定价?



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各国疫苗都正在研发过程中,“下一步如何定价,有着很大不确定性。”


汪文斌继续强调,对中方而言,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一定会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向世界提供。


9月初,在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研发的三款新冠灭活疫苗,首次亮相服贸会展位,引发外界关注。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汇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在正式上市以前,这个产品尚没有定价,但会充分考虑它的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和人们的支付能力来确定其价格。


8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指出,对于新冠疫苗未来的市场定价,新冠疫苗属于公共卫生产品,其定价不能以市场的供需矛盾作为定价依据,只能以成本作为定价依据。



也就说,从定价上,虽然疫苗的需求量多,但价格并不会因此水涨船高,而是考虑到疫苗的公共属性,从成本出发定价。


对于疫苗成本,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近日撰文指出,目前美英俄的疫苗,都不是灭活疫苗,是R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新冠病毒。而中国的灭活疫苗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成本及维持生物安全性的成本都比其他疫苗高。


据了解,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等方法杀死病毒,但仍保留了病毒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的一种疫苗。这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有着较长期研究基础。腺病毒疫苗则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搭载上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进入受试者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记忆,从而达到将病毒“拒之门外”的效果。


国药集团的灭活疫苗已经提供给一些高危人群自愿使用,目前已有10多万名高危人群接种疫苗,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



COVAX负责人之一、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执行长柏克利表示,为鼓励企业加速研制疫苗,COVAX在计算价格时加入了 “速度溢价”(speed premium)。也就是最先研发出来的疫苗,应该获得相对较高一些的价格,这是对研发的鼓励,也是市场的需求机制。


虽然中国疫苗的最终定价还未知,但从成本和效果的角度,可以看出中方的领先性。而从研发角度来看,价格贵也是贵得有理由。


张洪涛还指出,有说法称美国的新冠疫苗将是免费的,这并不准确。8月份,美国辉瑞和合作伙伴BioNTech(德国)宣布,已经与美国政府达成预先购买协议。但政府买单的只是批发价,疫苗运输、储存、注射是否还有额外的价格都是未知数。



中国在搞“疫苗攻势”?



汪文斌在回应最后提到,“我们还将以多种方式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包括捐赠和无偿援助。”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中方已经在多个场合作出相关表态。


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时表示,中方在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并投入使用后,将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


9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后表示,中俄愿与各方共同努力,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将疫苗作为普惠可及的全球公共产品。


7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我们愿在疫苗方面优先考虑菲方需求。”


此外,还有“带一路”国家、拉美国家,都表示愿意同中方开展疫苗合作。



有外媒评论,中国这是在搞“疫苗攻势”。坦白说,这样的指责并不新鲜。此前,中国在疫情期间对外援助,捐赠口罩等医疗物资。一些西方国家污蔑中国口罩有质量问题,抨击中国搞“援助外交”。如今再扣上“疫苗攻势”的帽子,这与此前的指责又有什么不同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种指责背后,既是有些国家“酸葡萄”心理作祟,也是他们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自然中国做什么都是错。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就疫情防控、疫苗研发与使用开展合作,这些国家并没有说中国不好。反而是某些西方政客,即使拿不出任何证据,也不妨碍他们一味“甩锅”抹黑中国。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点“在看”才能即时收到推送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