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留学生重返疫后英国:口罩问题依旧让人迷惑, 健康码有bug

秋水微澜 直新闻 2021-06-27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启程


2020年9月7日,我从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前往英国,和这四年来的每一次一样。但又不太一样,以前从未如此全副武装,也不曾有如此忐忑的心情,更不曾对前路充满迷茫和不安。


往日忙碌的国际航班一下子冷落了许多。



疫情打乱了许多安排,年初的计划在大半年后回看,竟觉得有些天真,又有些酸楚。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这次疫情依旧让我想了很多,让我开始意识到,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弥足珍贵,它们真真切切又独一无二,而我从前花了太多时间在缅怀过去和展望未来上。遥远的梦想,长远的规划,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节都无从谈起,倒不如,活在当下。


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光


我来,我见,我生活。



落地在希斯罗机场,会发现疫情确实改变了不少生活的细节:机场等候的座位被隔开,中间的隔板堪称是疫情期间最常见的装饰,之后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口罩:To Be or Not To Be?


上半年离开英国的时候,正是英国人民对口罩最反感的时候,彼时的中国留学生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想买口罩买不到,逛遍英国的大街小巷都找不到卖口罩的店铺,在亚马逊上买高价口罩难免被宰被骗;历经千辛万苦,或从国内辗转寄到,或是幸运地从犄角旮旯的商铺里淘到,又遇到一个不敢戴的新问题。


当时,许多公众号都在讨论为什么外国人不戴口罩,甚至敌视戴口罩的人。但是,网上的争论或是结论都不能撼动现实分毫。巴黎地铁上会有戴口罩的亚裔被推搡出车厢,在英国戴口罩的中国留学生会被咒骂,甚至发生过被英国青少年围殴的事情。


于是,中国留学生当中一度流传着一个非常的举措:先戴头巾,再戴口罩。


这一次再回到英国,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在机场的旅客大多数都戴着口罩,因为按照现行英国防疫政策,在室内强制要求戴口罩。亚洲来的旅客武装会更加严密,从面罩到手套,无一不全。但是,令人迷惑的一点是,相比起中国海关的全副武装,英国海关还是一如往常——没戴口罩。不过,海关的官员都坐在塑料隔板后面,所以,这也许就是他们不戴口罩的原因。后来,我去超市或是邮局等室内设施,发现大多数收银台都被高高的塑料隔板拦住,而端坐在塑料隔板后面的收银人员大多都没戴口罩。而我们宿舍的前台工作人员也是如此,不戴口罩端坐在塑料隔板后面。


既然说是室内场所要求佩戴口罩,那么善于“理解”法律法规的英国人民通常会遵纪守法。所以,最常见到的生活场景是英国人民手里拿着一个口罩,在快要进入室内设施的时候戴上,当从室内设施里出来的时候就迅速摘下。看着他们手里捏着一只皱皱巴巴的口罩,总不免担心二次污染的问题。


另一方面,戴口罩的方式也颇令人迷惑。曾经在上半年要求大家洗手的时候唱两遍生日歌以保证洗手时长的国家,似乎没有对于口罩如何正确佩戴进行科普。


于是,出现了以下佩戴口罩的方式:


(左上起顺时针方向分别为:相信科学,否认科学,不懂科学,相信魔法)





防疫:过松还是过紧


大多数时候,留学生来到新的国家都希望能够结交不同国家的朋友。但是,这件事因为疫情缘故正在变得越发困难。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于疫情严重性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或许背后有着各自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原因,但是落到生活中却变成一件件磨人小事。不能说非常痛苦,但是绝对时时刻刻让中国留学生绷紧神经,紧张焦虑。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宿舍微信群里最常见到的信息是找室友和换宿舍的。因为大部分英国学生宿舍都是合用厨房和卫生间,少则三四个人公用,多则十几个人公用。公用空间按照防疫要求是需要戴口罩的,或者宿管会发给大家每人发了一张贴纸,要求大家每次去厨房的时候都贴在门上,保证厨房里每次只有一个人。



但是现实生活很难保持这种理想状态,中午晚上大家都要做饭吃饭,然后赶着继续上课。所以,公共空间中关于社交距离的规定形同虚设。因此,微信群里常见的信息是:虽然我的外国人室友为人很好,但是他去厨房从不戴口罩,我每次去厨房都要擦好几遍,心好累,求问有没有全中国人的宿舍还有空位,想要换个宿舍……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宿舍的防疫管理绝对称不上严格。虽然去健身房要求预约,但是不预约也可以进去;电梯要求一次只有一个人,但是电梯门打开,里面一下子窜出四五六七八个小伙伴也很常见;公共区域要求一定戴口罩,但是不戴口罩,或是口罩戴在下巴上却大有人在。


与此同时,宿舍开始要求“没有访客”:



对于这一政策,外国室友们普遍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花了这么多住宿费却不能带朋友进来是难以忍受的事情。而且,随着本地的防疫政策不断加强,按照英格兰公布的三级防疫体系,本地在十月中旬从中风险地区升至高风险地区,宿舍对于“没有访客”这条规则执行起来越发严苛。外国室友们抱怨说,宿管会在进门的时候询问房间号,甚至会查看前一晚的视频监控。他们认为,宿舍这种做法类似“警察”,“相当疯狂”,不让朋友探望不利于自己的精神健康。


然而,中国留学生对此普遍表示欢迎,深切希望“不戴口罩又爱开趴的外国室友们”消停一点。





Hi~这是你掉的健康码?


事实上,英国是有一款类似于中国健康码的APP。这款APP,在上半年的时候,还没有。下半年的时候,这款被称为“NHSCOVID-19”的病例追踪APP曾被寄予厚望。但是,九月份的时候,它有点bug,有病例发现没法在APP上报。


而且,日常运用当中,大家很快发现,安卓系统用起来不是很丝滑,因为“暴露通知”并未内置于APP内部,而是在IOS系统的设置当中。更麻烦的是,“暴露通知”需要经常手动查看,虽然,据说APP会向密切接触者自动弹出自我隔离的要求,但是有时候手动查看“暴露通知”会时不时看到你曾经接近过病例:



但是,你可能一整天都没有出门,根本不可能与病例接触。更令人迷惑的,可能是住在你隔壁的室友的界面上显示的是:0。BBC在十月份曾经声称这款APP升级之后,已经修补所谓的“幽灵数据”问题。但是直到十一月份,我们依旧不知道我们身边到底是有病例,还是所谓的幽灵数据。


这一套健康码系统在十月份的时候还经历了一次“物理”升级,即英格兰的所有公共场所都要求在门口放置一个二维码,每到一个地点,大家都需要拿出手机,用NHS的这款APP扫码打卡。宿舍楼下也放置了一个,宿管还发邮件让大家记得去扫码。


总的来说,这款APP最棒的一点是,它支持多国语言,语言系统几乎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联合国。





社恐or社死


一方面,疫情对于社恐来说,因为要保持社交距离,生活变得容易许多,学校的公共休息室变得不再公共,省去了每日都与半生不熟的室友、同学聊天寒暄,不得不从英国的天气聊到英国的食物,再循环往复地社交。


另一方面,疫情也意味着“社会性死亡”的概率增加。在家里上网课,上身整齐笔挺,下面穿着舒适的睡裤拖鞋,要小心下课的时候不要起身倒咖啡,不然全班都会见到一条全是猫猫头的毛绒家居裤。


事实上,这大半年以来,我和导师们几乎用遍了市面上所有的视频软件。一开始使用的是skype,而后变成zoom,又在全世界都号称上着universityofzoom的时候,学校官宣了自己上课软件:MicrosoftTeam。基本上,这款软件很好地继承了microsoft的轴劲,因为我用了四年的outlook邮箱还是不得不每次确认自己用的这台电脑就是我的电脑。这种“轴劲”当然更增加了“社死”的概率。Team在不关静音的情况下,会自动识别说话的人,然后把他的视频放到中心位置。我有一个同学因为上课时没关静音,接电话的时候,被“机智”的Team将大头投放在中心位置,让全班围观了一下他打电话。


而这款软件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上课体验,特地设置了“举手”的功能,就是一个举手的符号,按下之后学生的头像后面就会出现一只小手。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上,你是绝不可能将“手”举整节课的。在网课里,在软件里,机器会帮你一直举手,直到你想起来要按那个“符号”把手放下。我疑惑了一整节课,为什么老师一直一直在cue我回答问题,而直到下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还要“放下手”。于是,作为一个深度社恐,却当了一整节课活跃气氛的“工具人”,每每深夜回想起来都很窒息。


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