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蔚:“爱国者治港”在香港全面落实后,谁最着急?

吴蔚 直新闻 2021-06-25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国新办周五举行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有关情况发布会。你认为这场发布会有哪些关键信息值得解读?

特约评论员 吴蔚:全国人大3月11日出台的重大涉港《决定》,为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指明了方向。次日国新办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围绕“3·11决定”的出台进行解释说明工作。这也是惯例了,去年全国人大出台“5·28决定”时,也遵循了同样的安排。


先看这场发布会的出席阵容,除了国务院港澳办张晓明、邓中华两位副主任外,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他们的答记者问共同构成了这场发布会的脉络:国家为什么要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以及如何完善。


“3·11决定”共有9条,是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并授予其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以“决定+立法(修法)”的“两步走”方式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这意味着全国人大常委会下一次召开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完成相关的修法工作。


张晓明在这场发布会上有不少掷地有声的表态,比如:“俢例风波”演变为社会动乱,充分证明香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有的人说的选举制度要不要民主、民主步伐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而是涉及夺权与反夺权、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让的余地。


张晓明这句话其实折射了中央对香港问题的总体判断,香港出现的政治问题是一个会影响政治生态、土壤构成的根本性问题,这意味着如果中央再不出手,这片土壤将会滋生更多“咄咄怪事”。


此外,张晓明进一步阐释“不搞清一色”的确切涵义。一个是从政治角色及社会分工的角度进行阐释:不爱国的人不能进入特区政权、管治架构,不等于说他们就不能在香港正常工作生活了。另一个,就是从政治光谱的角度作出澄清:反中乱港分子和反对派特别是“泛民主派”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反对派特别是“泛民主派”里也有爱国者,他们将来仍然可以依法参选、依法当选,注意,是“依法”。


值得关注的是,张晓明将中央此次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比喻为一次对香港的“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特点就是创口小、探入深、术后恢复比较快。在我看来,这传递了中央的三个治港初心:首先是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这个手术当为则为不能犹豫;其次是这个手术必须针对病灶、直面痛点、靶向治疗、实事求是;最后,这个手术又必须是微创的,有利于“患者”迅速康复,而不是在病床上再躺个一年半载,毕竟香港已经经不起空耗了。



直新闻: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指手画脚,以一种“集体表态”的方式表示关注与抗议。你对此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吴蔚:我先反问一句:“爱国者治港”原则在香港全面落实,谁最着急?当然是那些妄图颠覆香港的“恨国者”,是那些躲在幕后蠢蠢欲动的境外势力。中央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斩断了境外势力在香港培植政治代理人的念想,堵上了香港本土激进政客“挟洋以揽炒”的漏洞。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越是抗议,越是证明中央做对了,越砥砺我们坚定地做下去。


这个所谓的“集体表态”其实指的就是G7外长发表的联合声明,别看哥几个摆出了“异口同声”的姿态,实则每一张嘴巴后面都有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在这颗利己主义的大脑指挥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把打得噼啪响的算盘。


四年过去了,特朗普没有“让美国再次伟大”,却让西方引以为傲的制度自信与盟友伦理摔了个四脚朝天。当拜登宣称美国重回舞台中央的时候,他急需一个抓手,将一众离心离德的昔日盟友重新聚拢。结盟主义的延续需要一个目视所及的对手,越希望联盟稳固,就越需要将这个对手描述得面目可憎。拜登说: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咱们真是躺着也中枪,在我看来,最严峻的恐怕是美国与西方盟友们的关系。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是国家主权、是中央政府事权,外国无权干涉。也正因为他们能做的不多,因此进入了“口无遮拦”模式。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的150多年和回归24年里,英国与美国先后都试图在香港实现某种他们定义的所谓“国际共管”。但中国再次发出严厉警告:香港的问题,没有退让余地。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