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半个世纪保障香港生命水线,他们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中共中央宣传部
关于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
“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2021年4月21日)
一代代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创新、接续奋斗,充分彰显了他们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拼搏奋斗故事,激励了一代代特区建设者敢闯敢试、勇立潮头;他们的真挚爱国情怀,感召了广大香港民众饮水思源、爱国爱港;他们的几代接力传承,凝聚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香港繁荣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为宣传褒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争做先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日前,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来到广东省水利厅会议室,见到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代表们。他们大多已80岁高龄,穿着俭朴、步履缓慢。
50多年前,就是他们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用一张张设计图纸、一担担砂石建设起了造福千万人、意义深远的“对港供水生命线”。
拼命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王寿永,今年86岁,曾参与设计东深供水工程首期、三期项目。
1963年国庆节前后,正在广东省水利厅设计院工作的他,突然接到东深供水工程的设计任务。王寿永说:“设计院院长带我们到现场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后来我就搬到现场去了,一直到1965年3月份,我想等整个工程完成通水再回来。”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赶工期,设计人员的施工图画好一张就往工地送一张,“画到哪里,工地建设就推进到哪里”。许多人员整整一年没有与家人见过一次面、通过一封信。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王寿永告诉记者:“所有的同事都觉得拼命也要保证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不完成的话,香港同胞永远解决不了水的问题。那时工程总投资是3800万元,我们国家当时还是比较困难,拿出这么一笔钱也不容易。所以我们设计人员要保证不突破3800万,要成本控制。”
最初的东深供水工程全长83公里,用8级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46米,“倒流”注入深圳雁田水库,再供给香港。当时施工缺乏机械设备,也没有先进技术支撑,主要靠人力完成,要将水位逐级往上提升,困难可想而知,初期工程有1万多人参与建设,一些必要的设备靠各方支援,上海、西安、沈阳、广州等地50多个工厂为工程赶制机电设备。
时为广东工学院农田土木系大四学生的符天仪,也是这场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1964年春,符天仪和另外83名同学来到建设一线,“非常激动”是符天仪在接受采访时频频提及的感受。“我们当时就20来岁,接到学校动员令非常激动,就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来到工地。工地有一句话: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据符天仪回忆,刚到工地的时候一片荒凉,去了以后就开始施工。大家日夜开工三班倒,没有周末休息,就是在工程中的一些空档时间,大家休息一下。
因广东为台风灾害多发地,东深供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先后受到5次强台风暴雨袭击,两个围堰被冲垮。这让符天仪想起与她同窗四年的同学罗家强。
她说,罗家强对工作很负责任,冒着台风跑去工地查看情况。但不幸的是,他在帮另一位工人拉振动器时,从7米多高的施工台上掉下去,牺牲了。讲到这里,符天仪的热泪在眼眶里打转。
一家两代守护供水生命线
今年79岁的黄惠棠,将生命中的大半时间奉献给了东深供水工程。
1964年,黄惠棠加入到东深供水初期工程建设,并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一期、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
黄惠棠的儿媳妇陈娈告诉记者,“在工程开建初期,老一辈建设者们都是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一担一担地挑。”不仅如此,黄惠棠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家里两代人都为东深供水事业贡献力量。“作为后来者,我们要继续在基层一线传承供水工程精神,守护好这条供水生命线”,陈娈说。
据记者现场了解到,像黄惠棠这样的一家两代“东深人”,并不在少数。
在金湖泵站的纪念园里,有一座高22.8米的雕塑——生命之源。母亲一边低头哺乳着孩子,一边整理裙摆。“东深人”告诉我们,东江之水化为母亲的裙摆源远流长,而母亲的脸颊正是朝着香港的方向。
同饮一江水,深港一家亲
56年间,供水工程先后经历4次改扩建,年供水能力由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到24.23亿立方米,增长了超过30倍,输水系统由石马河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量”“质”双保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就特别问到东江的水质怎么样。“56年来,我们尽全力确保香港人民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坚定地说。
在深圳水库的大坝上,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航桅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他们摸索出一套24小时在线监测、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三级监测模式”,日夜守护东江水。
同饮一江水,深港一家亲。东深供水工程体现了国家对香港一贯的关怀和支持,见证了内地同胞与香港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
记者手记
★
采访结束时,王寿永老先生动情地说:“经过大家若干年的努力,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慢慢地富起来强起来,我觉得能够活到今天,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很感动!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不少人已经离世,虽然他们没法接受你们的采访,但这个工程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代表告别时,他们纷纷说“谢谢你们”。其实,我们和千万受惠的深港同胞们才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在这些老前辈的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的家国情怀、学习到了宝贵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精神。
向您们致谢,向您们致敬!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