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西方制造涉疆谎言的背后全是经济盘算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6月赴英国参加G7峰会的拜登宣称,要与盟友一道对新疆所谓“强迫劳动”采取行动,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特约评论员 陈冰: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的首次出访,选择西方国家英国,且以参加七大工业国(G7)峰会为首选日程,说明拜登的所谓多边主义是有选择的多边,也就是要重新集结西方联盟,以共享的所谓民主价值观来扯大旗,来对抗中俄等国家。而所谓中国新疆“强迫劳动”,是美国政府瞄准的最新的靶子。因为欧美和英国、加拿大前不久以人权为名,已经联手上演了一出“制裁”新疆的官员和机构的闹剧,这让拜登政府感到用价值观来团结出现裂缝的西方国家有戏,所以想故伎重演。
拜登政府继续拿新疆说事,拿完全颠倒黑白的所谓“强迫劳动”来咋呼,有三重目的:一是拿新疆的所谓人权说事,来巴结参众两院,从而换取对他的基建预算案的支持或者部分支持。拜登提出的大基建方案,8年内要花2.35万亿美元,在传统基建、绿色能源和人力资本上发力,以提振美国经济。这其中涉及利益分配、税收增加、法律修订、地方政府配合等复杂问题,共和党和一些商界人士已经提出质疑,说拜登的基建预算太庞大,只能花得起四分之一的钱。他的大基建需要两党支持,不惜用新疆议题来讨好国会,够奇葩的。
二是对美国参众两院讨论的针对中国的2021全面竞争法案,也代表了拜登政府的意愿。所说的全面竞争其实是全面遏制。这个法案很可能得到参众两院的通过,最后送到拜登的桌子上来签署。拜登声称对新疆“强迫劳动”采取行动,对内表示对这个法案的基本认同;对外则是要集结联盟,共同对付中国。
三是要结束美国1994年以来的将人权和经贸脱钩的对华政策,要把人权和经贸重新挂钩,把人权作为白手套,来诋毁中国,从而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要挟欧洲向美国靠拢。这比特朗普直接要钱的策略更难缠,中美今后的交锋和波折将更多更复杂。
直新闻:如何理解美国用人权要挟来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他们炮制新疆所谓“强迫劳动”谣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美国现在想获取的经济利益,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赚钱,而是想设法解构中国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减少中国产品的出口额,让美国企业回归本土或分散到自己的盟国那里。他们经常说的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是更大的经济利益,就是要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让自己的企业和产业得到发展。当然,他们的战略遏制能不能实现,又是另一码事了,但他们在向这个方向使劲,甚至不惜使用阴招、诡计。
新疆的所谓“强迫劳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美国制造的新疆“种族灭绝”的谣言被戳穿后,他们转向到新疆棉花,说那是“强迫劳动、违反人权”,并实施制裁。在中国网民对一些使用新疆棉花赚钱但迎合西方政治的品牌提出批评、要求抵制时,西方接着鼓噪,说中国的营商环境不好,倒打一耙,说中国总是政治和经济相挂钩,让外国企业一筹莫展,是不是该从中国市场撤退?这就是在挑拨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
美国从1月份还下令禁止进口新疆棉花和西红柿,迫使全球供应链进行重组,尤其是在服装行业。当不少外企声明不会丢掉中国这个大市场后,西方开始捣鼓别的东西了,从棉花延伸到太阳能电池板,说遥远西部的新疆地区吸纳少数民族工人生产太阳能电池和零部件,存在潜在的“强迫劳动”和“侵犯人权”行为的危险信号。他们把中国的扶贫策略、就业政策,污名化为“强迫劳动”。新疆大全新能源公司,有1934名工人,来去自由,只有18名少数民族,没有维吾尔族人,但仍被美国列入“强迫劳动”的名单中。
为什么呢?这背后的经济利益是什么呢?要打击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因为中国公司控制了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的80%左右,美国只占5%左右。拜登在气候大会上宣称美国要大量采用无碳能源,在2035年全面实现用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清洁能源,意味着美国太阳能装机量每年要增加一倍以上。按照公平市场原则,哪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部件便宜、有质量保证,就该选哪里的,中国产品自然位居首位。但美国想借机发展自己的太阳能产业,增加就业,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制造出新疆太阳能企业存在“强迫劳动”的说法。这就给美国企业和盟国的企业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你是想在中国捍卫人权,还是想要便宜的太阳能电池板?美国参众两院从今年初就在捣腾“维吾尔人强迫劳动预防法案”,这个法案假定从新疆进口的产品都是用“强迫劳动”生产的,并禁止它们进入美国港口,众议院版本的法案把太阳能电池板列为优先执行项目。看看,人权的背后全是经济盘算,目的是要遏制中国发展。中美之间的争斗,将是长期的,持久的。我不用竞争这个词,是因为美国的做法根本就不是竞争,而是霸凌。
直新闻:东盟领导人和缅甸举行特别会议,达成停止暴力、展开对话的五点共识,这对处理国际问题有什么启示?
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也是好问题。在缅甸出现政治危机后,有两种主张。一种是美国的制裁策略,首先是谴责,接着是制裁,制裁的对象是代表军方力量的的官员、有关组织和公司。另外一种主张是东盟发出的,继续遵循共识决策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希望通过对话来解决危机,中国鼓励东盟开会,用政治的方式解决缅甸政治危机。
好了,现在东盟领导人与缅甸的会议举行了,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亲身出席会议,达成5点共识,包括各方应立即停止暴力、展开建设性对话,东盟将成立主席特使团促进对话,并将前往缅甸与各方会商。缅甸危机的解决方案得以推进,一个最主要的启示就是,对话是解决国际问题最好的途径,好说才能好商量。霸凌、制裁、武力胁迫等等,只能激化矛盾,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不断引发次生灾难。东盟没有喊人权,却在切实解决缅甸的人道灾难;美国总是以人权以势压人,结果加剧了缅甸的人道灾难。这实在值得深思。
作者:陈冰,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