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反差落差!国际传播关键要解决这“三差”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圳卫视直新闻为此特别推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系列评论。早前发表的第六篇《重塑国际话语权,“人文社科无用论”可以休矣》指出,成功重塑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在于兼容并蓄,以开阔的胸襟吸收世界人文社科成就并为我所用,同时结合中国实践,结出中国人自己的璀璨成果,真正意义上为全世界贡献“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下是系列评论的第七篇。
从近段时间来看,这种紧迫性集中体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各种动机,在国际舆论场对中国进行的造谣和抹黑。在疫情问题上“甩锅”中国,在香港、新疆等议题上说三道四,甚至炮制谎言,对于这些带有恶意的,妖魔化的言论,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中国不仅要怼,而且要有理有据,及时并且自信地回击。在国际舆论场上,中国的声音不能缺席,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都是我们回应这些谣言的底气。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打破一些西方国家的舆论围堵是持久战,而且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战斗”的参与者。无论是中国官员在国际场合对中国方案、中国主张的宣介,还是智库学者对中国理论的阐释,以及媒体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再到留学生和中国游客在海外的表现等等,都是中国形象的一块拼图,完整展示的正是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而这样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则是回击谣言的最有力武器。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在最前线的媒体人,笔者对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阐述特别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31日的讲话中强调,要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多年来,笔者和同行们对国际传播中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深有体会。到底怎样才能让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被听到而且听得清,毫无疑问是摆在中国媒体人面前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对于国际传播效能的思考,首先要明确的是说给谁听。一些不怀好意、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的造谣者,不是我们对话的最终对象,国际社会的广大群众才是这场舆论战的“裁判”。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是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后来者,一些西方国家比我们更了解怎样的话题和噱头能够在当前的国际舆论场上掀起风浪,换句话说,他们更会“蹭热点”。现在一些针对中国的谣言炮制,大多数是打着所谓“人权”的话题,或者是揪住全球疫情的热点大做文章,表面看起来理直气壮,要为全人类代言,实际上少不了不安好心的人在其中夹带私货。打破这样的怪圈,除了要正面还击和粉碎谣言,更要跳出“陷阱”,主动设置议题,重新划定我们的舆论场。谁能吸引到全球舆论的注意力,谁能把故事说得更好,谁才是国际传播的领跑者。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最新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开放自信也要谦逊谦和。我认为这种谦逊谦和的第一层含义是包容,针对一些偶然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进行“误读”的现象,我们不妨放平心态。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来看,“误读”实际上是国际传播的正常现象。1983年,泰玛•利贝斯(Tamar Liebes)和埃利胡•卡茨(Elihu Katz)进行了一场跨文化研究,并撰写了《意义的输出》一书。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传播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同样的内容,由于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信息的解码大相径庭。在他们的案例研究中,当年火爆全球的一部美剧《达拉斯》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比如美国观众关心的是剧中人物的个性和行事风格,有阿拉伯和摩洛哥背景的观众则是注意到剧中人物生活方式和家庭关系,而俄罗斯移民却是从意识形态出发,认为这部美剧是“对现实生活的错误呈现“,展示的是“被筛选”过的内容,而且他们认为这样的电视节目有“洗脑“的潜在目的。
因此,从理论层面来看,被“误读”是横亘在跨文化以及国际传播之间的难以回避的现象,重要的是我们对这种“误读”进行预判进而规避风险。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比如在讨论东西方文化差异时,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东方的集体主义常常被提及。不同于中国以“集体主义”的宏达叙事视角,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民众更喜欢从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来看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而非宏观层面的国家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李子柒能够“出圈”,收获海外粉丝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谦逊谦和的第二层含义我认为是倾听和理解。正是因为信息接受者对传播效果产生的关键影响,更提醒我们应该尝试了解并理解我们的传播对象。我们是否真正知晓不同国家的民众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在别的国家被热议的话题是什么。中国故事毫无疑问是多姿多彩的,从这些故事中找到与国际沟通的“共同语言”,不失为一个提高传播效果的途径。比如环保和气候变化议题,从我个人感受来看,在国际场合中,不管分歧和杂音有多明显,在涉及气候变化问题时,面向中国的几乎都是合作的声音。2015年,笔者在世界经合组织总部出席一场活动,恰逢中国向联合国提交2020年后的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其中的一些数字和目标可以说是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表率。当时世界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会场上提及了这份中国方案,全场响起的长时间掌声和欢呼声,让我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类似的,近日外媒对云南大象的关注也可以印证这样的观点。
最后笔者认为,尽管舆论斗争形势严峻,但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2020年至今,笔者在英国留学一年,个人经历让我体会到,中国正在以无法阻挡的趋势,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商学院,淘宝等中国电商奇迹成为热门研究课题,在文化传媒学院,外国教授对中国年轻人活跃的b站等如数家珍。即使没有中国人主动参与,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而这些研究和讨论,毫无疑问将一步步推进世界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
作者:丘倩怡,深圳卫视直新闻英国特约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