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匡宇:台湾中间选民再次强大到足以制衡蓝绿两大党

童頔 直新闻 2021-07-17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周日发布公告,该公司所属复星实业与台积电、鸿海及永龄基金会日前已签署新冠疫苗的销售协议,销售共计1000万剂BNT疫苗。而台积电、鸿海永龄证实,疫苗预计最快9月底后可送抵台湾。


今年5月以来,台湾地区新冠疫情暴发,一些县市、企业和民间机构提出希望向上海复星医药采购BNT疫苗。复星医药负责人当时明确表示,愿意将疫苗服务于台湾同胞,为岛内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但民进党当局迟至6月下旬才勉强同意台积电、鸿海及永龄基金会向复星医药集团洽购。据了解,台湾一些县市和民间社团目前也在与上海复星医药洽商采购疫苗事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匡宇认为,阻碍两岸之间疫苗合作的最根本因素是岛内的政治力量的阻挠,包括民进党当局一贯的“反中”思维,以及民进党内私人利益介入到公共政策议题。而此次的合作,将大大缓解岛内疫苗荒的问题,也让岛内民众更加认清,谁才是真正关心台湾人民。


疫情之下,民进党支持率锐减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民党支持率“不动如山”,而台湾民众党则异军突起,过去一个月内支持率上涨超7个百分点。在刘匡宇看来,各党派支持率的此消彼长有一定动态性,但窥其根本,证明民进党的分离主义本质上不利于台湾,威胁到台湾基本的和平和生存发展利益,而国民党由于在核心理念上的倒退,以及缺乏展示政党价值的平台和资源,也无法拓展自己的选民基本盘。相较之下,台湾民众党作为以柯文哲为核心的“小党”,在柯本人的光环加成下,支持率呈上涨态势,但要观察其未来发展需要更长周期。


刘匡宇认为,现在一个明显态势,就是蓝绿两大党都在不断丧失中间选民,这部分选民已经强大到足够去制衡两大党的政策选择。同时由于中间选民缺乏明确的、一致的政治认同,因此可能加剧各个小党的碎片化。


以下是采访实录。



直新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所属复星实业与台积电、鸿海及永龄基金会日前已签署新冠疫苗的销售协议。根据协议,复星实业将向上述采购方销售共计1000万剂疫苗。您认为,该协议为何最终能够通过?将对台湾地区抗疫起到哪些作用?


刘匡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我想这个协议的达成其实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大陆方面长期以来一贯的立场,就是我们非常愿意、非常积极主动地希望能够在疫苗等方面跟台湾进行合作,去帮助台湾人民。这个立场我们没有改变过,包括上海复星,它作为BNT疫苗代理商,基本的立场和基本的商业规则是一以贯之的。从去年下半年台湾方面的东洋去谈代理的时候,就是一样的规则。区别在于,当时双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意向,但是被民进党以政治的手段给挡下来了,导致台湾从此陷入一个长时间的“疫苗荒”,并且直接导致了它此次疫情危机。


事实上,岛内的这样一种政治力量的阻挠,是阻碍两岸之间疫苗合作的最根本的因素。那么政治利益又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民进党这种所谓“反中”的思维,它不愿意跟包含大陆有关元素的疫苗挂上钩,这是导致它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触碰大陆疫苗议题的根本性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台湾对外特别是跟BNT厂家、跟大陆复星谈疫苗的过程中,民进党的派系有大量的私人利益介入到这种公共政策的议题里去。这就导致了它的一些私部门的利益绑架了公部门,特别是民众健康的权利。不管是最初所谓的民意代表介入到这个事件,还是说这半年蔡英文当局强力地、违反科学地去护航它所谓的本土疫苗,在这样一个“反中”的大旗帜下,背后有很多私利的考量。


现在台湾疫苗的一个持有量,大概覆盖率也就是10%左右,是100多万人。如果说有了现在这1000万剂疫苗,再加上台湾近期有可能通过其他的捐赠途径获得的少量疫苗,那么可以让台湾的疫苗覆盖率在今年年内有希望上升到25%以上,也就是在防疫的概念上,或者说在群体免疫的概念上,达到一个所谓的有意义的量级,可以让台湾民众在这样一种困境下,很多人因为得不到救治,或者说因为打了不好的疫苗而出现问题的这种危机,得到一个很大的缓解。



直新闻:大陆此前多次表示愿向台湾民众提供防疫帮助,包括在购买上海复星代理的德国BNT疫苗时提供便利。有岛内舆论直言,如今鸿海和台积电与复星签约,证明民进党当局所谓“大陆阻挠”完全是借口。您认为,鸿海和台积电与复星签约,对于两岸有何启示?


刘匡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我觉得这个事件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充分体现了几个方面的规律,第一个就是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交往,包括经济文化商业的互动,对双方是互惠互利的,是符合两岸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包括台湾民众、台湾社会自己的利益,是符合历史的规律、人类的规律,所以说它是一个大事,它不是由某一个政党、某一个执政的政客的个人意愿可以阻挠的,所以说所谓去推行两岸的“脱钩”,我们从这个事件去折射来看,它是不可行的,因为两岸之间有这样一个强大的互相交往的内生原动力。


第二个方面就是两岸之间民意这种去沟通去接触的诉求,这种在心底里相互关联,这种认同,这种关心的感觉,不是民进党的绿色独裁、绿色恐怖、“台独”教育可以抹杀、可以遮掩的。换句话说,台湾人对于中国人这种身份属性,中国大陆人民对于台湾人民的天然的同胞情谊,这件事情不管是大陆方面对于疫苗的一贯的政策立场,还是台湾岛内很多的民众舆论,都不断地呼吁希望民进党能够开放大陆疫苗,因为他们知道大陆在这个方面是非常愿意帮助台湾人民的。这样一个民心之间的互动往来,这种关联性、天然的民族情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个方面,我们从这次达成的这样一个商业的规则来看,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两岸之间存在着一个以“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为核心的一套政治的规范体系,包括共识和默契,它有这样一套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在里边。我们从过去两岸关系40年的一个和平发展的走向,融合发展的脉络来看,符合这样一个规则体系的做法,就会得到成功,就会惠及两岸民众。那么岛内如果有人想逆这个规则体系而动,最后就会撞得头破血流,撞得灰头土脸,同样也会直接导致台湾民众利益受损。在这样一个规则体系下,两岸之间很多事情可以谈,是家里人可以关起门来慢慢谈,可以灵活地谈,可以达成很多因地制宜的合作方式,可以找到很多有效的解决的办法,这是被历史一一证明的,这也是一个新的例证。


通过疫苗合作的事件,我觉得最后还反映了一个就是到底谁更关心台湾人民,谁真正对台湾人民好,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民进党向来标榜所谓的“爱本土爱台湾”,但事实上我们看它执政的表现,却是大幅地流失台湾的民心民意,他们执政是完全以某些政客的个人利益和派系的利益为优先,以政党的“台独”政治路线为优先,而不是以台湾民众最整体的福利为优先。我们再看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台湾依赖美西方的一些大国,那么他们在疫苗的表现上可以说是相当不给力,要么就是不给台湾疫苗,要么就是给台湾一些可能会要人命的疫苗,这些很显然都并不符合台湾人的根本利益。



直新闻:台湾疫情趋缓,防疫指挥中心宣布三级警戒延长至26日,但部分措施13日起“微解封”。结果民众看不懂逻辑错乱的复杂措施与规范,地方首长也纷纷表态“逆时中”(不遵从防疫指挥官陈时中的政策)。您如何评估台湾目前的防疫措施?


刘匡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我们从台湾当局这半年多来的防疫政策来看,特别是近两三个月来,台湾的疫情再次暴发,并且出现了这么一个非常严重的扩大的趋势之后,台湾当局在防疫政策上的表现,它突出反映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归结到第一个字,叫做“错”。“错”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台湾当局特别是民进党当局它的执政治理能力的不足,也就是所谓的执政失灵,这就表现在它的政策上、在具体的防疫措施上步步出错。那么一错再错不断需要用新的谎言和错误去填补它过去的谎言和错误,为什么?因为防疫的正确经验,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很多的地区,都已经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有了总结,但是民进党因为政治上的考虑,有各种各样的小心思,导致它不愿意接受这些正确的做法,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政党利益来出发,去进行异想天开的政策上的演绎,这就导致在台湾出现了很多政策,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为什么一个社会的防疫可以这么搞?不去做普筛,也不去做仔细的流调,也不去把已经确诊的人好好看住、好好治疗。在这样一个步步为错的状态下,台湾的疫情很显然会不断向一个更糟的状况发展。


那么第二个字,就是乱。乱更多体现在台湾当前的治理体系的持续,这种治理体系本质上就是它的政治结构,我们看到当前台湾政治结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台当局跟它的地方执政县市在疫情政策上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同调,互相掣肘,互相争权夺利,互相攻击。可以说,民进党当局陈时中、苏贞昌等人,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反中”上,跟蓝营的执政县市斗嘴上,而没有真正把精力好好放在防疫上。同时在资源上、在权力上,他们又不断去卡地方县市,然后让地方很多明明疫情重的县市不能拿到足够的疫苗,而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疫情的绿营县市又得到了超量的疫苗,那么像这样一些很显然不匹配的错位的状况,就体现了台湾当前防疫的乱象。


包括近期这种所谓的“微解封”也是如此,台湾当局一拍脑门拿出了这么一个决定,但是地方上根本就行不通。有的往前走一步,有的还要往后退两步,整个社会就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所以说这些乱象也好,这些错误也好,本质上就是台湾当前的基本的政治结构和它的政党的治理能力,在碰到这种应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必然反应。



直新闻:岛内疫情肆虐,冲击台湾民众对民进党的认同。“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与过去3个月相比,民进党认同者锐减15个百分点,创下过去两年半来的最低纪录,流失的支持者比台中市人口还多。国民党认同者不动如山,台湾民众党则异军突起,在过去1个月内,支持度上升7.1个百分点。您怎么看此次疫情对于岛内政治生态的影响?


刘匡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我们如果谈论政治生态的话,它是要从一个更长期的稳定的结构来看,那么对于民意来说,当前台湾政治的这样一个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是有一定动态性的。


虽然说民意如流水,但是我们从民进党执政、蔡英文执政这两个任期来看,还是能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就是民进党的支持率在快速地大幅度下滑,特别是比起它最高峰的近乎垄断的局面,到现在出现这种所谓的断崖式下坠,已经来到了支持者不到三成的态势上。这样一个结构反映了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它采取的分离主义本质上是不利于台湾的,威胁到台湾的基本的和平和生存发展利益的。


那么它有这样一条错误的政治路线,再加上它的治理能力严重不足,就导致它无法有效地应对台湾当前各个层面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民众对它执政的不满。


第二个趋势我们看到,民进党流失的支持者,很多传统上并非民进党的选民。这几年他们看透了民进党的表演,看透了民进党的实质,他们现在不愿意再支持民进党了。但是他们支持谁?传统上来说,岛内有蓝绿两大政党,现在我们看到国民党的支持度并没有显著上升,始终维持在基本盘的水位上,这说明什么?


本质上说明国民党这几年来,由于它的核心理念政策上有所倒退,同时它也没有足够的平台和资源去展现自己的政策能力,那么它作为一个政党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台湾社会和民意的领导力、建构力又无法展现,所以它就无法去拓展它的选民基本盘。


第三点我们也看到,国民党也并不是没有“政治明星”的,比如侯友宜,相对于台湾民进党的柯文哲,这两个政治人物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地方县市首长中表现得是非常出色的。他们的出色倒未必是说防疫成绩有多么亮眼,事实上他们所执政的“双北”一直是台湾疫情的重灾区,但是尽管如此,台湾民众还是把很多赞许的目光、很多掌声、很多关注的热度都给了这两个人,为什么?


首先这两个人是在认真做事情,这就跟台湾当局以政治务虚去引导这种政策实践形成了一个比较鲜明的对比。另外一方面也是基于当前岛内反民进党讨厌蔡英文的民意氛围,像柯文哲这样的人,他敢于正面站出来,在民进党对他的围攻炮火中正面予以反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说是替老百姓骂了蔡英文,骂了民进党,所以老百姓觉得很高兴,那么就愿意去支持他。


但是这中间有个微妙的关系在于什么?就是我们看到民众对于蓝营的地方诸侯,比如侯友宜、卢秀燕的认可和支持,并没能够有效地转化到国民党党中央这样一个层级,也就是说在政党政治上,国民党的内部存在一种割裂。


另外一方面,台湾民众党作为一个以柯文哲为核心的小党,很显然会受到柯文哲这种光环的加成。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过去台湾20多年的历史,很多小党此起彼伏,所以说我们要想看它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


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态势就是,蓝绿两大党都在不断地丧失中间选民,中间选民现在越来越多地存在所谓的观望情绪。我们看到当前台湾中间选民占比如此之高,有两个时期,一个是2018年蔡英文第一任执政的末期,第二个是现在蔡英文第二任执政的中期,也就是说蔡英文两次执政在她的声望冲到高峰之后都迅速地回落,迅速丢失掉中间选民的支持。


现在台湾又来到一个中间选民有将近40%的比例的时刻,它已经强大到足够去制衡两大党的政策选择,但是同时又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一致性的政治认同,这就可能会导致台湾除两大党之外,其他各个小党更加碎片化和分化,这是目前我看到的一个态势。


作者:童頔,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