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思南:美国因“9·11”反恐为中国创造了“机遇” ?错矣!

张思南 直新闻 2021-11-16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今天是“9·11”20周年,很多人认为这一天是后冷战时代的开端,由此而拉开的20年反恐战争也标志着美国由极盛转衰。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们今天还那么关注20年前的“9·11”恐怖袭击,不仅仅是因为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最惨烈的针对平民的袭击;也是因为“9·11”之后,美国拉开了一场持续20年之久的战争,深刻改变了国际社会的发展与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将这场战争命名为“反恐战争”;但在我看来,这场战争的真正名字应该是“一场美国在21世纪的全球军事扩张”。从一开始,这场战争虽然在名义上是反恐,但关注点不完全在于“反恐”。


2007年3月2日,美国前四星上将韦斯利·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美国早在2001年就拟定了一个庞大的战争计划,试图在5年内推翻7个国家,首先是伊拉克,然后是叙利亚、黎巴嫩、利比亚、索马里、苏丹,最后是伊朗。克拉克感到最震惊的地方在于,当时美军尚未进入阿富汗,而美国政府已经做好了入侵另外7个国家的打算,甚至据卡拉克本人回忆,美国政府高层也完全清楚这7个国家和“9·11”恐怖袭击并无关联。


克拉克多次被美国媒体指责为“阴谋论者”,但有意思的是,他所透露的战争计划与美国政府在过去20年里所表现出的全球扩张性高度吻合。克拉克提及的7个国家中,伊拉克、索马里、利比亚、苏丹、叙利亚五国直接遭到了美国的军事干涉,美国在2003年、2011年、2014年以军事力量入侵了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三国,苏丹则在2011年因美国的积极干预而分裂。事实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美国以武装力量介入的国家超过20个,占联合国国家总数十分之一以上。


这不免让我想到,当年在美国读书期间,一个退休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和我感慨到,谈起国际关系,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文质彬彬的外交官在会议室或是宴会厅中优雅地穿行;但谈起美国对外关系,很多人往往首先会想到的是美国的轰炸机和航空母舰。


事实上,所谓的20年“反恐战争”,其本质是美国毫无顾忌地以军事手段来推行自己的国家意志与利益诉求,诉诸战争来重塑国际秩序。对此,卡拉克也有一个解释:美国也许不知道如何应对恐怖分子,但美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推翻他国政府,“这就好像你手头上唯一的工具是锤子,那么所有问题在你看来都不过是钉子而已”。



直新闻:如果说“反恐”不是“9·11”之后20年美国对外战争的主要目的的话,那在你看来,美国持续的对外用兵,围绕的究竟是怎样的核心目标?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个好问题,涉及到我们该如何理解美国自“9·11”之后的战略。


从地图上来看,过去20年里美军入侵或者介入过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北非一带,横跨数千公里,地缘政治和地理环境上更是千差万别。然而这些国家却普遍有以下两个共同点:


第一,政权对外倾向性上,这些国家不是反美就是被美国认定为陷入动荡的所谓“失败国家”,政治上拒绝或者无力与美国合作。比如说在克拉克披露的“5年7国”战争计划里,伊拉克的萨达姆,叙利亚的阿萨德,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朗的哈梅内伊,无一不是国际反美的标杆性人物。而索马里、苏丹则是世界闻名的内乱严重的国度,长期陷于政治分裂乃至是内战之中。


第二,这些国家不是经济上已探明石油储备丰富,就是地缘上处于国际油气运输的咽喉要道之上,或者兼而有之。公开数据显示,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利比亚,以及苏丹,已探明石油储备加起来,占全球总量比例的五分之一以上,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而被索马里北控的亚丁湾和伊朗南扼的霍尔木兹海峡,则通行着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石油贸易,以及90%以上的欧美石油输入。但这些极具经济和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却因各自政府的反美立场或是持续陷入内部动乱而导致美国无法将它们兼容在以自己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之中。


回过头来看,美国在20年“反恐战争”期间入侵的大部分国家事实上和“9·11”恐怖袭击完全没有关联。一方面,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伊朗等国虽然有诉诸激进手段反美的历史,但这些国家都是“世俗伊斯兰国家”,与宣扬极端伊斯兰化的“基地”组织是天然的敌人。美国人并非不清楚这一点,相反,美国人正是深谙这一点,才会支持信奉瓦哈比教派的沙特和卡塔尔来对抗伊朗和叙利亚。


另一方面,美国在明知这一点的同时,却在一场针对极端伊斯兰化的“反恐战争”中,认真策划并认真执行了一系列针对世俗伊斯兰国家的战争计划。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强调,美国过去20年不断诉诸武力在世界各地颠覆政权,不是为了“9·11”之后的所谓“反恐”而服务;相反,“反恐”才是服务于这一系列战争的一个契机。而这一切,早在“9·11”之前,就已经成型于华盛顿政策制定者的脑海之中。


我之前提到的克拉克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及,这一“疯狂的想法”早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就出现了。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令美国决策者认为自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武力,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在5到10年内,在下一个崛起大国向美国发起挑战前,清理苏联时代的遗产,重整中东乃至是全世界的“秩序”。因此在我看来,根本不存在所谓美国自“9·11”之后的大战略,美国只不过是将冷战后自身无限膨胀的战略构想愚蠢地付诸了实践。


某种意义上,“9·11”恐怖袭击的悲剧对于美国的决策者而言,也许不过是个“早晚会来的契机”。即便历史改写,基地组织没有发起“9·11”袭击,也会有别的契机出现。毕竟,对于他们而言,真正需要的不过是“树立仇敌”,用民众的愤怒来发动和滋养美军咆哮的战争机器。



直新闻:有美国学者认为,“9·11”之后20年的“反恐战争”为中国发展创造了“战略机遇期”,中国才得以实现今天的成就,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所谓的“战略机遇期”。


如果是指“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出于在中东用兵的需求,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这的确是自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一系列中美对抗风波之后,对于两国间关系而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但如果说因为这个20年“反恐战争”所带来的的战略机遇期才决定了中国今天的发展,也未免太看不起中国,更是看不起美国。


根据美国布朗大学数据,过去20年内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共耗费2万3100亿美元,相较于美国超过20万亿美元的GDP而言,不算难以想象。事实上,把美国过去20年的军事支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14万亿美元,这还是包括了人员薪资、装备养护更新在内,对美国的国力总体体量而言也并非是某种沉重到影响“发育”的负担。


如果将中美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归咎于美国因为某种战略失误而导致自身发展停滞,那真是大可不必。首先,美国并没有因为“反恐战争”而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那样中途睡大觉。2001年,美国GDP是中国的近7.9倍,当年美国甚至出现了连续的政府财政盈余。其后尽管美国公共债务不断攀升,但整体经济发展从未完全失速。


而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2008年,中国GDP超过美国的四分之一。2012年,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的一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GDP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0%。


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发展快到让美国在全世界的观感中似乎处于一种“失速”的状态。事实上,过去20年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GDP翻了2倍,是发达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一个,只不过同期中国翻了11倍,而且势头依然不减。套用一个网友的段子:不是美帝不努力,怎奈中国实在是太能打了。


作者: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评论员。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