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文化野望,施政报告如何勾勒?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提出在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迎来良好局面。林郑月娥对正在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香港充满信心。在施政报告中,“文化”被多次提起,未来香港将打造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计划令人振奋。
“中外文化艺术中心”定位:中华文化是基石
我认为施政报告对未来把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作了顶层设计的。一是目标明确、定位清晰,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香港未来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可期可见的。二是策略具体、优势整合。施政报告中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归纳起来有三大策略。首先设立“文化体育与旅游局”,赋予特区政府文化领导和统筹的职能,从更高层面整合优质资源,提升香港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层次。第二利用香港自身特点。香港以文化多元著称,有实力完善和优化多元文化空间。同时中华文化是香港文化的基石,也是香港文化最大魅力所在,在多元文化空间中继续挖掘和凸显中华传统文化在香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大有可为。最后建设文化新地标,既能极大地增强香港文化艺术的辨识度,又为香港真正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舞台提供保障。
在融入湾区中焕发新的文化面貌
香港的传统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地方文化色彩也很浓重,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将焕发出新的面貌。我认为在发展和促进文化艺术建设中,首要是加快香港与内地的人才培养和交流。香港高校可以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或者与内地其他城市的高校合作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包括文化管理和创作人才、粤剧人才、电影制作人才等,培养兼具熟悉中西方文化的产业人才。
第二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回归。可由特区政府主导,利用传统节日等,举办大型的传统文化活动。
第三是加大宣传,借助各项重大国际性和区域性大型活动和展会,建立和强化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角色和形象,更多地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作为香港新时代文化的表现形式。香港与广东、澳门一起承办的2025年全运会也是很好的建设香港文化交流中心的机会。
第四是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生活社区改造相结合,浸润其中,城市、社区环境更和谐、更有中国味道。
第五是把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可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结合新科技或开设多样的课程让青少年一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价值认同度。
香港在融入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可以充分发挥传统中华文化底蕴和创新科技手段,加上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优势,有条件繁荣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陈锦云,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创办人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