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永年:在中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全过程的

毛昱 直新闻 2021-11-15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近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了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专访,对 “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进行解读。


郑永年指出,西方的民主制度设计的核心是选举,中国民主制度设计的核心是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人民可以通过中央到地方的政协系统、全国人大系统、还有智库、工商联等等机构和组织参与政策制定,任何时候、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可以参与讨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他还谈到,在西方舆论中,反华、民粹主义的声音往往要大于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声音,这也导致西方社会不能够很好地了解中国式民主。中国还需找到“国际通用语言”,将中国式民主的实践经验形成全世界都能够理解的理论概念,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的声音传递出去。


以下是采访实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驾护航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毛昱:在10月13日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什么叫做全过程人民民主,您是怎么样理解这个概念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西方设计的民主是一种选举民主。选举民主表示选民只在选举的一刻行使了民主的权利,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西方民主跟中国民主的初衷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当家作主,但是慢慢地西方民主演变成投票民主,民主的过程仅仅体现在4、5年一次的投票中。在中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全过程的,这就叫“参与式民主”。一个政策从制定到正式出台的全过程里涉及很多讨论。尤其是有了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后,人民可以通过中央到地方的政协系统、全国人大系统、还有智库、工商联等参与政策制定,任何时候、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可以参与讨论。因此我们设计的民主制度跟西方的选举民主制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民主是参与式民主,西方的民主是选举式民主。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毛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该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全过程民主的保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人民代表是从基层逐级选出,人民代表产生的过程就体现了人民的政策参与。这种政治参与不仅体现在选举的过程中,还体现在各个人大代表的政策立论、讨论、修改的过程。除了全国人大,中国还有政协、共青团、妇联、中国共产党党代表大会在全国的分部等,从全国到省级、地级,逐级地呈现人民民主的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 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毛昱:您认为西方式民主和我们现在中国所提倡的这种民主之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样的优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西方民主,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一人一票。它目前的选举制度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主要西方国家来看,以前只有一个国家的男性、有产者、给国家交过很多税的人才有投票权,而妇女没有投票权,更不用说少数族裔了。当代任何性别、阶层,只要是符合年龄条件的人都可以投票的民主选举制度实际上是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得到普及的。


但是民粹主义在今天的西方越来越盛行,例如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崛起、美国共和党民粹主义的操纵等等。以美国为例,民粹主义崛起是因为美国政治跟经济是分割的、分裂的,没有做到均衡发展,因此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西方民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过于资本主导。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40年,美国经济的大饼越做越大,但是大饼并没有分好。美国的中产阶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占整个社会人口的70%,现在萎缩到只占社会人口的50%左右,这就是问题所在。像(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说过,西方的民主已经变成“福利拍卖会”,谁的叫价高,就投票给谁,而“福利国家”是难以支撑下去的。


中国则刚好相反,中国的经济无论从传统的经济哲学或者当代实践来看都是一体的。我们能做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我总结了一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同时实现了“三个可持续”: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的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的制度支撑与领导。


从美国为首的西方来看,这三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模仿中国模式,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解决方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如何均衡发展的大框架已经有了,但也不意味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改进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实现了全面小康,完成了阶段性扶贫任务以后,又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个新目标。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如果在政治领域我们要做全过程民主的话,在经济领域我们也要做到全过程公平,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讲好中国故事 要找到“国际通用语言”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毛昱:西方现在对我们的民主制度很不了解,或者说看不懂,我们可以怎样的方式让西方更好了解我们的民主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我们现在善于用的方式是把很多民主实践,讲成一个个小故事。但是这种方式是存在问题的,它没有形成一种国际通行的语言。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把中国的民主实践变成概念,变成大家可以沟通的理论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是也不能说每一个西方人都不理解中国。西方也有很多人理解中国,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生活,还有许多外资到中国投资,因此不能假定整个西方都反对中国,要客观地看问题。可惜的是在全球话语体系里,真正对中国的看法比较中肯的人的声音很小,而民粹主义、反华的声音却很大。


作者:毛昱,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