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姜丽丽:国家对香港的支持,从来都是一以贯之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直新闻推出《香港名人看回归25周年》系列专访,邀请各界人士,从他们的视角,看香港回归25年的发展变化,感受香港的新气象、新契机和新希望。
本期直新闻采访到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秘书长兼副院长姜丽丽研究员。她是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与司法(法大)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司法部《仲裁法》修订起草工作专班专家,兼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女性仲裁委员会(WIA)委员。曾任职于北京仲裁委,参与中央司法改革,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且成果且多数转化为中央政策和相关规定,办理过近千件仲裁与调解案件,擅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纠纷解决。
仲裁作为一种古老的争议解决方式,其产生是早于诉讼的。姜丽丽介绍道,“仲裁实际上就是和平理性地解决冲突的终极方式,无论是私人之间的,还是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而根据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发布的《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受全球疫情、仲裁发展等影响,仲裁再次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跨境争议解决办法,而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中,香港位列第三。由此可见香港在国际仲裁领域上的优势和地位。
香港为何在仲裁领域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如此高的美誉?姜丽丽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航运中心,这些领域恰恰是国际商事贸易领域最需求争端解决的领域,而且“仲裁服务是面向国际、辐射全球的,在全球经贸格局当中,香港的地位又是相对中立和超脱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有利于形成它以国际争议解决服务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在中央支持下,2022年5月,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在中环正式开幕。亚非法协是亚非地区唯一的跨政府法律咨询组织,涵盖几乎所有亚非主要国家。该组织支持建立的区域仲裁中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大力推广国际商事仲裁,并为国际仲裁的进行提供基础设施。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和对外贸易量的不断增长,内地城市对于仲裁的相关需求也逐渐增多。未来,香港和内地城市将如何在仲裁领域进一步融合合作?姜丽丽分析认为,过去25年来,香港和内地在仲裁领域的交流一直是非常丰富、非常密切、也卓有成效的。由于内地的商事仲裁制度发展相对落后,香港为内地仲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参考,在人才培养方面二者也有非常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而对于香港的法律从业者来说,仲裁领域是很好的一个介入内地法律服务市场的途径,“谁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抓住了机遇,可能在未来就会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多的市场机会,更多的成长机会。”
作者:朱恩地、曾子瑾、俞哲旻
校对:黄家驹、俞哲旻
编辑:刘莹
排版:郑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