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冰:拜登普京前后脚访中东,谁是最后赢家?

陈冰 直新闻 2022-07-31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当地时间7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莱希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面。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直新闻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东,与拜登访问有何不同?


特约评论员 陈冰:全世界都在关注普京和拜登的中东行,看两个死对头谁胜谁负。但就中东访问而言,虽然两人访问的国家不同,但从影响力而言,可以说普京碾压了拜登。一些西方媒体也认为,普京访问中东,是“对拜登的一记反杀”,是“对美国的侧翼包抄”。


我们来看看两人不同:普京到中东,是“强化”“巩固”关系,而拜登是“重置”“和好”关系;普京是“加深”合作,拜登则说美国“不会走”;普京访问至少有四项具体成果,而拜登访问几乎是空手而归;在重点访问对象中,或者说关系微妙的访问对象,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在乌克兰粮食出口、维护叙利亚领土完整、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方面,有一定进展;而拜登访问沙特,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沙特增产石油,以抑制俄乌冲突后飙升的油价,但似乎没有取得进展,以至于美方不得不低调地搪塞,说拜登访问沙特,重要的不是拿出“可交付的成果”,而是与沙特领导人建立关系。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土耳其和沙特是普京和拜登中东行中的敏感国家。土耳其是北约国家,在俄乌军事冲突中站在乌克兰一方,并且给乌军输送了无人机,但也是北约国家中没有对俄实施制裁的国家之一,土耳其的经济也需要俄罗斯人来支撑,比如旅游业等等,因此俄土关系成为看点。


而沙特阿拉伯,曾经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但美国在中东北非发动颜色革命后,沙特不再信任美国,美国也有漠视中东国家的明显意图,从中东撤退,拜登还把沙特攻击为“贱民国家”,因此拜登如何与沙特领导人见面,能谈什么,都成为焦点。


拜登和普京前后脚访问中东,也说明中东在美俄的战略中地位重要,今后两国将在中东展开激烈竞争,而中东国家目前也没有在美俄之间选边站,仍保持着适度的平衡。

直新闻普京的中东行,备受关注的是俄罗斯与伊朗的全面合作协议,包括把美元踢出双边交易,你怎么看俄伊关系?


特约评论员 陈冰:俄罗斯和伊朗是传统合作国家,同时受美国打压和制裁,现在关系就更加密切了。这种关系,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有点相似。


普京访问德黑兰,取得不少实质性成果,一是加强经贸合作,双方都誓言要最大限度减少西方制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提到两国终将放弃在双边交易中使用美元。在双边贸易中驱逐美元,既是为避免制裁,也是要打击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降低美国的金融战杀伤力。


二是俄伊加强能源合作,签署了一份价值4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俄罗斯要帮助伊朗开发几个油田,并且帮助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天然气管道。伊朗的天然气资源仅次于俄罗斯,世界第二,将成伊朗的重要收入来源。


三是军事合作,若隐若现的无人机出口,或许对俄乌战场有一定影响,当然俄伊两国都加以驳斥。


四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表达同情和支持,抨击北约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如果放任北约扩张,他们将更有野心。这些均说明,俄伊关系更加密切了,伊朗也成为中东国家中坚定的挺俄派。当然,俄伊两国也存在竞争,比如在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与定价上。所以说,伊朗仍然保持着平衡,向俄靠拢但仍保持着自主性。

作者丨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