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盟关注对华逆差,是现状也是契机丨记者观察

田鑫 直新闻 2023-10-06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中欧高层经贸对话 以行动凝聚共识




中国与欧盟9月25日在北京举行经贸高层对话,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共同主持对话。中欧双方围绕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的沟通交流,达成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


此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在中国新一届政府产生后,双方经贸领域主管官员首次面对面对话,时值欧方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之际,部分鼓噪 “去风险”声音仍时有出现的当下,此次对话备受中外媒体关注。


中欧经贸第十次高级对话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直新闻记者现场摄)


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何立峰表示,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巩固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东布罗夫斯基斯也在发布会中对此发表了积极评价。他表示,欧方愿与中方加强经贸领域务实合作,推动欧中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场细节是,此次发布会结束时间比预计时间更晚。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对直新闻表示:这充分说明中欧之间在疫情之后需要务实磋商的经贸问题之多,涉及的范围领域之广,所取得的成果之丰硕。

 

中欧经贸第十次高级对话新闻发布会现场(直新闻记者现场摄)

经济对抗可能只有输家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也是三年来首次恢复线下举行,与前九次相比,此次对话正值中欧经贸关系日益复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9月13日宣布针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会导致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紧张,而新的经济对抗可能只有输家。


针对近期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一事,双方同样在会上进行了讨论,中方在会上再次表达高度的关切和强烈的不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23日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欧盟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从根本原因上来说,欧盟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崛起,特别是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增速急剧上升,产生了一种焦虑心理,对于中国来说,不论是出于保护自身企业的合法权益,还是在全球贸易格局下,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立场,中欧之间会以沟通磋商的方式来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


“此次中方提出欧方应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对欧方进行了提醒,但依然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坦诚合理,不卑不亢,希望欧方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行事。”赵晨说。

慕尼黑车展一度被视为德国制造业的关键展示窗口。


中欧经贸前景如何?




今年是欧盟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已经进入事实上的互动高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自去年年底以来,访华的欧洲高层政治人物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三年疫情造成停滞或半停滞的对话交流获得重启,作为“稳定器”的经贸合作也持续回暖亮点频现。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如何?

虽然近来欧盟渲染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影响力的担忧,多次提及减少或摆脱所谓对华依赖,但中方始终强调,中欧合作大于分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4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赵晨表示,从此次对话的内容来看,首先,中欧之间相向而行的动力依然存在,双方务实解决问题的态度均很诚恳;其次,中欧之间合作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经贸、供应链、政府采购协定、金融和环境保护都诸多领域都涵盖在内,远远超过原设想的气候变化领域;再有,双方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多,从预警机制、对话机制,到合格中央对手方等新机制,层出不穷。


关注对华逆差 欧盟首先要转变思路




实际上,中欧在经贸问题上的争议点和分歧点都是显而易见的。来华共同主持对话的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这两天在中国访问时讲了欧方的关注重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外滩金融峰会发表演讲时称“去年欧中贸易逆差近4000亿欧元”,并表示中欧经济关系“非常不平衡”。


东布罗夫斯基斯25日在清华大学演讲中对中国贸易行为和政策作出表态,他表示,鉴于中方在公平竞争方面缺乏互惠做法,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调整,欧盟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做法。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国不是风险的来源,恰恰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坚定力量。无论是维护金融稳定、抑制通货膨胀,还是应对能源危机、实现绿色转型,中国都是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反而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本身就是在制造风险、扩散风险,没有人能从中受益。


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不公平的,经贸合作关系既不能简单依赖于找上门的需求,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贸易方式,赵晨对直新闻表示,应从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看待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欧盟对美国等其他国家出超,对中国存在逆差,但整体保持平衡,这是全球产业分工循环的自然结果,不能单独索求任何双边贸易中,欧盟均处于顺差地位。


赵晨认为,对于欧盟来说,改变思路,增强自信,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开放心态,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占领未来高科技发展高地,才是其应当考虑的重点经济问题。


作者 | 田鑫,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李怡,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丘慧,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