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2.0”郑钦文的火箭之路丨一撇一捺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刚刚结束的澳网女单决赛上,中国选手郑钦文以0:2的比分不敌白俄罗斯选手萨巴伦卡,从比赛过程来看,二人在大赛经验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萨巴伦卡凭借高速的发球、力量型的击球斩获冠军,赛前被中国球迷寄予厚望的“00后火箭少女”功亏一篑,但是,郑钦文的努力和付出仍然在中国网坛上留下了属于她的时刻。这位不到22岁的中国网球新星通过本届澳网不仅收获了来之不易的亚军头衔,还成功跻身到WTA世界第7。
2014年1月25日,在李娜的家乡湖北武汉,李娜曾经的教练余丽桥带着她的小弟子们观看了澳网女单决赛的整场比赛,在李娜夺冠的那一刻,这些只有10岁上下的女孩子们兴奋得欢呼起来,这其中就有日后也驰骋澳网的郑钦文。2024年,郑钦文面对前来助威的李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她(李娜)真的很标志性,我认为她是一个有力量的女性。老实说,我觉得她比我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要漂亮得多。”
“80后”李娜和“00后”郑钦文都出生于湖北,不同的是,李娜32岁才拿到大满贯冠军,可谓大器晚成,20出头的郑钦文则被誉为“火箭少女”。
郑钦文(左)是继李娜(右)之后最有实力的中国女子网球选手之一。图源:澳网官网
2024年举行的澳网中,郑钦文继去年美网后再一次闯入大满贯八强,同时也成为第四位闯入澳网八强的中国女单选手。而这一次,她的成绩更进一步。
郑钦文早前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网球的高潮已经到来,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选手。“我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我今天表现得很棒,我也很兴奋。我闯进了澳网决赛,我现在一时半会难以表达我的内心感受。职业生涯第一次进入澳网决赛,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郑钦文说。
翻查公开资料,郑钦文刮起“火箭少女”的旋风,其实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2022年之前,郑钦文的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排名还在百名之外。在她20岁之前,知道这位来自湖北十堰的网球少女的人并不多,是什么让她迅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郑钦文的家庭与体育运动颇有渊源,她的父亲郑建坪便是一名田径运动员。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郑钦文从小就对体育充满兴趣。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郑建坪带着只有6岁的女儿去看网球比赛,发现女儿“走了很久还不嫌累,还想继续走下去”,认为她很有毅力。于是,郑钦文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苦练之路。
得益于李娜的明星效应,湖北的网球训练水平不俗,但是作为地方非中心城市的十堰资源有限,难以满足郑钦文的训练需求。有鉴于此,郑建坪作出了一个决定:带女儿去武汉训练!
儿时的郑钦文 图源:@郑钦文Ana微博
郑建坪做好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后,转学、租房、陪读一气呵成。既然计划走职业运动员路线,谁来照顾孩子就成了大问题,郑钦文的外婆、妈妈随即全力投入其中。这些也只是人力和精力的投入,长期的训练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三联生活周刊曾经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郑建坪是做外贸、建材或汽车配件的生意,以倾其所有的金钱投入和家庭成员的专程陪护,“以牺牲自己人生来换取孩子的成功”,这样的决心恐怕不是普通家长能够做到。
在武汉训练时的郑钦文(左二)
从事体育训练的孩子特别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到最后。一位孩子在湖北网球省队的家长回忆道:“每到周五,一家人下午5点出发,开车7个多小时,第二天凌晨时分住进学校旁边的宾馆里,跟孩子一起度过一个短暂的周末后,周日晚上赶回十堰。”湖北的冬天也特别考验人的意志力,孩子手和耳朵常年暴露在室外生了冻疮,食堂的伙食也很差,尽管环境恶劣,但郑钦文仍然坚持了下来。
为了快速提高成绩,郑建坪带着女儿去找李娜曾经的老师、湖北籍网球教练余丽桥。余丽桥曾经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提到,一开始并没打算收这个个头不高、身材偏胖的小女孩,“但是她爸爸非常执着。托付了第一个人被我拒绝后,又找到一个我很信赖的大姐来说情,我没法再拒绝,去大姐家跟他们见了个面。在饭桌上,她爸爸带着一家三口给我跪下了,要让郑钦文认我做干妈”。
郑建坪当时的决心可见一斑。两年以后,郑建坪又将眼光瞄准了更加有前景的北京“匠心之轮”国际网球学校。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在“匠心之轮”有一位带领李娜成功问鼎澳网的世界级教练——卡洛斯。
卡洛斯与“匠心之轮”的招生广告
翻查资料,“匠心之轮”2003年10月成立,总占地面积65000㎡,拥有25片国际标准灯光网球场地——包括三座分别有2片欧洲A级红土场、5片硬地场地、4片迷你场地的室内场地和14片室外场地,训练条件在全国首屈一指。“匠心之轮”的实际掌舵人丁叮,还对受训的孩子有着清晰规划:10岁左右做第一次分水岭,根据孩子学习打球的天赋增加或者减少训练量,初中做第二次分水岭,到高中做第三次,区分他们最终是要走职业道路还是专业道路。而郑钦文被父亲带到“匠心之轮”,就是10岁这个年龄段。
北京的消费水平不低,租房、学费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为了在“匠心之轮”好好扎下根,郑建坪不惜将十堰的房产变卖。“房租一个月800元,训练费加上国内外的比赛费,一年要50万到60万元,这还没有算每天三个小时一对一的补课费。”这是一位孩子也在“匠心之轮”受训妈妈的心声。而郑钦文在训练上的开销一定比这位孩子多得多。除了参加在“匠心之轮”的团体课,郑钦文还有顶级教练的每日私教时间,郑钦文是当时那批运动员中教练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每个星期,教练组都会围绕她的进度专门开会,她在体能训练上的针对性也比其他人更强,“这当然都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
随着郑钦文的成长,“匠心之轮”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父母对女儿的期望。2019年,郑钦文举家前往西班牙受训。即便对于郑家来说,出国受训仍然是一步险棋。
当然,将父母的付出看在眼里的郑钦文,同样下定了决心,希望取得更大的成就,回馈家庭。早在2014年,12岁的郑钦文获得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12岁组别的单双打的双料冠军。同年,她代表十堰网球队参加湖北第十届运动会,拿下两个冠军。也就是这一年,同样来自湖北的李娜获得了澳网冠军。郑钦文在往后的采访中,回忆到当时的场景,“她(李娜)在我心里留了个小种子,我也想成为她那样的人,甚至更好。”
2018年,16岁的郑钦文参加了法网、温网和美网青少年组别赛,均进入前16强。青少年时期,郑钦文的排名最高达到世界第6。
2020年,不满18岁的郑钦文踏上职业选手的征程,并且在同年举行的国际网联巡回赛的科尔德农斯站、西班牙马尔贝拉站、捷克弗里代克米斯泰克赛站和意大利站上拿到四个冠军。就在她成为职业选手的第一年,其世界排名一路高歌猛进,从630名突破至前300名。
2023赛季,郑钦文球风日益稳健,这一年里,她经历了巡回赛夺冠和杀进美网女单八强的高光时刻,还获得了WTA年度进步最快球员称号。
2024年1月,郑钦文的世界排名进入前十。从世界630名到世界前十,郑钦文花了三年时间。这期间,郑钦文的上升虽有波动,但是速度惊人,被外界称为“火箭少女”。
造王者,佩雷·里巴
郑钦文在澳网上大放异彩的同时,一位教练的名字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那就是佩雷·里巴。他与郑钦文的渊源要追溯到2021年,算得上是郑钦文的恩师。在郑钦文还未满18岁的时候,两人就在西班牙开启了合作。2019年,郑家举家来到西班牙,辗转一段时间后,于2021年聘请了佩雷·里巴教练团队。在两年时间里,郑钦文从新秀一跃跻身世界前二十,在四大满贯均突破首轮并闯入巡回赛决赛。
胜利总不是一蹴而就的叙事。郑钦文在2023年的澳网、法网均止步于第二轮,二人无奈终止了合同。同年,佩雷·里巴在西班牙媒体《puntodebreak》的独家采访时评价说,“郑钦文有我从未见过的品质,但一开始她没有章法,后来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但我们从170名(WTA排名)迅速变成了20名,现在我们似乎注定要赢得大满贯,但一切都是一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我离开时还是非常满意的,但不仅是因为结果和排名,还有让郑钦文成为2022年的WTA最佳新人球员。”
2023年12月,佩雷·里巴和郑钦文再续前缘,仅仅一个多月后,郑钦文就杀入澳网决赛。
郑钦文与教练佩雷·里巴在训练中。
在不久前接受澳网采访时,佩雷·里巴曾经说到,尽管如今的郑钦文已经是很多人眼中的女王(queen),但是在他眼中郑钦文始终是一个“小孩(kid)”。
从儿时的教练余丽桥到“匠心之轮”的名教头卡洛斯,再到“造王者”佩雷·里巴,郑钦文的网球之路上遇到了多位颇负盛名的教练,她比许多同龄人幸运得多。
一项风险与效益并存的投资
作为2024年第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澳网为参赛选手提供了8650万澳元的总奖金,比去年多出1000万澳元。这一奖金数字不仅是澳网的历史新高,在四大满贯中也仅次于2022年美网的6500万美元奖金。
冠军方面,澳网的男女单打冠军可以拿到315万澳元,双打冠军可获得73万澳元奖金,混双冠军可拿到16.5万澳元奖金。尽管遗憾失冠,但是作为亚军,郑钦文其实也已经获得了172.5万澳元的保底奖金,加上随之而来的明星效应有利于拉升广告价值,相信2024澳网对于郑钦文来说意义非凡。
图源:澳网官方微博
作为职业球员,不停地参加比赛,不断地取得好成绩,他们才能维持教练组的费用和自己日常训练开支。就郑钦文而言,2022年的温网上,她进入了32强,收获12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97万元,这一笔资金帮助她更好提升团队竞争力。
而在去年夺得过法网女双冠军的深圳籍选手王欣瑜也通过成绩获得回报。王欣瑜的父亲王鹏曾经在接受直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女儿与搭档平分了59万欧元的奖金,除去教练组的费用和奖励,王欣瑜可以获得10万欧元的入账。(请见《“海峡组合”惊艳法网 王欣瑜从深圳走向世界》)
在郑钦文起飞之前,她的生活开销和训练费用几乎都靠家庭来承担。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刊文说,郑建坪曾透露每年在欧洲的训练和比赛开销需要300万元人民币。一位知情教练说:“整个教练团队的开销都需要负担,包括比赛时的机票和食宿等等。为了筹钱,她爸爸也努力向湖北省队争取了支持,郑钦文的经纪公司可能也会负担一些,但大多数还是得自己掏腰包。”
为了提高孩子成绩,郑建坪和其他家长们不惜倾其所有,“家庭越来越成为推动网球训练的主体力量。”这恐怕成为网球教育理念的共识。
女儿名气大噪后,郑建坪与其他成功球员的爸爸一样被媒体包围。
当然,这种教育理念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如20出头的郑钦文在教练人选方面并没有话语权,而这一权力在父亲郑建坪手上。当初佩雷·里巴离开郑钦文的教练团队,外界猜测很大原因是因为父亲“希望为她找到一位有大满贯夺冠经验的教练。”在帮助高芙美网夺冠之前,显然佩雷·里巴不是,而如今佩雷·里巴回归,也正是这位西班牙教练的业绩达到了预期。如何选择适合郑钦文的教练,是一道摆在郑建坪面前的风险题,而只有结果能说明一切。
就网球行业发展而言,网球职业化之路,相比于过去的“举国体制”,走专业化培养道路显然更具有灵活性。十年前,李娜“单飞”成功,树立了职业化培养模式的标杆。光上海一个地方,注册青少年运动员已经达到1700多人,创下历史新高。吴迪、张之臻、吴易昺、郑钦文、王欣瑜、王曦雨等人的成功更证明了网球职业化道路的持久性。
相信郑钦文们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孩子投入到网球这项运动中,这当然是有利于中国网球事业发展的。但是对于个体来说,这些孩子早早地进入严格的训练和残酷的比赛之中,丧失了许多同龄人该有的快乐,而最终能够成名的,寥寥可数。郑钦文就曾透露过,其实她很喜欢唱歌、跳舞和读书,可是她从小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训练上。
郑钦文在比赛中 图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